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研究

2017-03-06李红菱

关键词:语块外语教学语料库

李红菱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研究

李红菱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语块教学被认为是提高语言流利性和地道性的有效途径,在语块研究与外语教学领域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在任务的驱动下,将语块教学与语料库紧密结合,创建以自主学习为手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适合中国外语教学环境的语块教学模式,将最终实现语块的整体性加工,促进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语料库;语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对于语块的名称和界定,学术界尚无明确的定论,基于各自不同的研究目的,学者们往往从多方位的视角对语块进行范畴划分,因此造成标准不一,名称各异的现象。根据英国卡迪夫大学教授雷伊(Wray)的统计,学术界中语块的名称多达 50种,包括“词汇短语”、“程式语”、“多词语块”、“预制语块”等。虽然叫法不同,但语块在其基本范畴的表述上大体上还是一致的。概括来说,语块主要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构成的、连续的、具有完整意义或明确功能的语言组合体。语块具有相对固定、整体储存、易于提取的特点。因此在语言运用过程中充分利用语块,能够较大程度地减少大脑处理信息时的负担,既有助于理解速度的提高,也能够让语言表达更加流利、通畅。

一、语块与外语教学的关系

基于语块能力与二语学习相关性研究,许多学者认为,语块所具备的特征和功能,能够促进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能力的发展,在外语语境缺省的条件下,使学习者能够接触、了解更多的习惯表达,从而进一步增加语言输出的流利性和地道性。然而,一些研究者却发现,由于自然语言环境的局限,成人二语习得者往往缺乏语块意识,从而在语言运用中语块的功能与作用常常被忽视,造成语言输出的障碍。鉴此,一些研究者认为在语块习得的过程中应该引进教学干预的手段,以促进语块的强化吸收和灵活运用。其中,最引人关注的理论当属英国语言学家刘易斯(Lewis)的词块中心教学法。刘易斯认为语言教学应该以语块为中心,以搭配、引语、固定表达、句子框架等类似的多词语块为重点。他强调词汇短语在教学大纲词汇单位中的基础地位,倡导以输入大量真实语块作为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1]。英国语言学家纳廷革(Nattinger)和德卡里科(DeCarrio)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们倡导“词组法”教学,把词汇短语看作是语言教学中最理想的单位,由此强调互动对话过程中语块的习得[2]。国外学者的大量研究为语块与外语教学的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国内对于语块与外语教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理论探讨和实证探索。理论探讨多关注语块理论为外语教学带来的启示以及在教学中能够体现出来的优势。我国语言学家王立非等以语料分析的形式对中国英语学习者写作中的语块使用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从语言交际的角度证实了语块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3];楼捷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了语块的教学优选性以及整存整取和逐词分析两种教学策略的关系[4]。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亦有一些研究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语块教学的有效性。王娟、杨跃通过实验教学证实多模态语块突显教学能够显著促进学习者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5]。盖淑华则以支架式词块教学方法探讨了二语语块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关系[6]。

综合上述研究来看,虽然国内迄今展开的语块教学研究给外语教学带来了启示,注入了生机,但是绝大多数研究并未提出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及具体的教学步骤。外语教学中应如何进行课堂设计重点培养语块能力,还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证研究来提供合理的建议。

二、任务驱动下的语料库语块教学的可行性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目前已经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还未彻底完成。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仍然处在不断地探索之中。语料库语块教学模式的提出,顺应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符合二语习得的基本规律,在实践教学中具有良好的操控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首先,语块具有整体存储、整体提取的特征,因为无需经过语法的分析与生成,因此在日常语言交流中能够降低语言处理费劲程度,从而实现社会交互的功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往往割裂了词汇与语法的关系,使两者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于是造成学习者语言使用过程中逻辑混乱、词不达意的现象。实际上,语言的记忆、存储、输出和使用并不是通过单个词语来实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掌握具有特定模式和一定的语法规则、适用于不同语境并能够表达不同意义的语块才是非英语语言环境下英语学习者的有效途径。因此,将语块融入英语教学,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其次,语言知识的学习并不是一个教师传授、学生聆听的简单过程, 而是一个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和探索的过程。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料库能够提供给学习者大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具体的数据分析,为建构和重构图式的途径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语料库中丰富的实例通常以数据或语境共现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不仅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强化学习者的记忆。学习者可以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真实的语言材料,开展诸如甄别、选择、分类、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有效的学习活动来考察语言的实际运用,最终归纳出语言使用的规律。基于语料库设计出的各类教学任务,可以引导并促使学习者不断提升和改善外语知识与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语言知识的建构、处理、改造和试验,从而形成完善、长久的知识体系。

三、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的构建

语料库的发展,为语言学习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和语境,而对于语料库中广泛存在的语块习得又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学习者语言的流利性和准确性,因此,如何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构建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基于语料库的语块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例句展示(Presentation)、操练(Practice)、产出(Production)三个组成部分。该模式完全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学习者对语料库的语料进行观察、归纳和总结,之后通过对相应语块的操练实现语言的输出。然而,同时必须看到,一些学习者最初并不具备较高的“发现式学习”的能力,面对庞大的语料库资源,往往感觉力不从心或者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该充分发挥其指导者的身份,为学习者提供多样性、连续性、完整性的任务,使得学习者在任务的驱动下去发现、探索和应用。鉴于以上几点,现尝试性的构建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

“以任务为驱动、语块为主线、语料库为工具、自主学习为手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本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具体来说,“以任务为驱动”就是教师根据教材中每一单元的相应教学目标进行任务设计,之后将具体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整合分配给学生,促使其在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发现性、探索性的自主学习。“以语块为主线”是此教学模式的内容要求,学生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以语块习得为重点,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紧紧围绕教师布置的语块任务,语块的学习贯穿整个过程。此种模式,有别于以往传统的依靠教材词组表学习语块的教学模式,“以语料库为手段,自主学习为手段”更加强调语料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为语块学习拓宽了视野和范围。“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一步为此教学模式中的参与双方进行了角色定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分配者以及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学生才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力量,逐渐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整个教学模式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1)任务前阶段:此阶段主要为任务设计和布置阶段。一般情况下,任务通常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对整个班级进行分组,尽量保证小组之间总体水平的平衡以及组员之间的合理分工。教师在介绍主题的前提下,向学生明确各项任务以及最终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学习成果汇报与交流的方式以及各组学习的评价标准,最后给出与教材各单元主题相关的核心词汇。

鉴于语料库学习的复杂性及语块识别透明度的差异性,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进行语料库学习的相关培训,用具体实例演示语料库中语块的识别与归纳。此外,语块选择的优选性标准要比单词复杂得多。教师应事先向学生阐明语块选择的两大核心标准:共现频率和语义透明度。一般来说,共现频率可以通过语料库检索的方式得到量化。共现频率越高,语块使用的价值越大。因此在归纳总结时应选取共现频率较高的语块。另一方面,从语义透明度的角度来看,语义透明度较高的语块只需要通过附带学习就可以掌握,只有语义透明度较低的语块才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因此需要更多的关注。教师要向学生明确语块的优选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高频不透明、高频透明、低频不透明和低频透明。

(2)任务中阶段:此阶段为学生通过语料库进行发现性、探索性自主学习的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词汇任务,登陆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输入相关的词汇,之后对所获得的语料进行仔细观察和辨别,找出指定词汇的常用搭配语块和高频率共现词,在此基础之上概括该词汇的使用规律,并依据语料中的使用范例设计出相应的语块应用练习,例如:造句、翻译、课文复述、短文写作等。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通过小组之的间交叉互动,查缺补漏,找出疑问,并及时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结果以书面报告形式呈交给教师批阅。

(3)任务后阶段:此阶段为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阶段。为了对学生自主使用语料库进行语块学习的成果有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各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将自己组员的学习成果呈现出来。为了方便其他同学理解,讲解需采用 PPT演示文稿的形式,期间可与其他同学开展积极互动,以避免讲解过程的僵化与死板。教师可根据各组汇报中使用主题词汇和相关语块的频率及准确性进行评价,同时要求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及小组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综合三次评价给出各小组的最终分数。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这一阶段尤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无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对于学生在探索性学习过程中的正确发现和概括总结,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评定和赞扬。而对于那些在归纳和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应及时加以修正,并辅以语料库中的实例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此外,教师还需设计一些丰富多彩的语块强化练习内容,为学习者提供更多关注、识别和利用语块的机会,如造句、翻译、课文复述等。也可以给定学生一定数目的语块,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后将其串写成一篇文章;或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联想,以接龙的形式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评估,如果发现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出现偏差,应及时对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基于语料库的任务驱动型语块教学模式弥补了传统演绎式教学方法的不足,符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该模式中,语料库的应用以及语块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教师的驱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得益彰,为外语教学研究开创了新的视角。这一模式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 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学生则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和研究者。通过语料库自主学习,学生能够发现、总结和归纳语言运用的特征和规律,从而从传统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语言研究者,既有利于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营造合作、互动、开放式的语言学习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Teacher Training Publications, 1993: 115-125.

[2] Nattinger J R, DeCarrio J S.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13-133.

[3] 王力非, 张岩.基于语料库的大学生英语议论文中的语块使用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 2006(4): 36-41.

[4] 楼捷.认知视角下外语语块教学策略探讨:整存整取与逐词分析[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1): 52-57.

[5] 王娟, 杨跃.多模态教学干预语块学习与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J].北京: 中国外语, 2014(6): 43-52.

[6] 盖淑华.最近发展区中的词块习得实证研究一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实验报告[J].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5): 68-72.

(责任编校:叶景林)

G642

:A

:1674-327X (2017)01-0059-03

10.15916/j.issn1674-327x.2017.01.018

2016-10-13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W2015314);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改革项目(03020607)

李红菱(1974-),女(满族),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语块外语教学语料库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科技汉语语块的类型和特征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语块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