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三香汤对功能性腹胀患者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

2017-03-04李妮矫符思王微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腹胀

李妮矫++符思+++王微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三香汤对功能性腹胀(FB)患者中医症状改善及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FB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中药组予加味三香汤,对照组予安慰剂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冲服。2组均治疗21 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48 h胃肠通过率(48 h GITT),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药组腹胀、嗳气、纳差积分及中医症状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10、0.003)。中药组总有效率为82%(33/40),对照组为30%(6/20),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共30例完成胃肠传输试验,其中48 h GITT延缓者占54%(16/30)。中药组48 h GITT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FB患者多存在肠动力异常情况,加味三香汤能够改善FB中医症状,促进肠动力,改善肠道传输功能。

关键词:功能性腹胀;腹胀;胃肠通过时间;胃肠传输功能;加味三香汤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10

中图分类号:R2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023-03

功能性腹胀(functional bloating,FB)是一种反复出现的腹部膨胀感,伴或不伴腹围增加,属于功能

性肠病,以腹胀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肠鸣、排气增多、频繁嗳气,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腹胀发病日益增加,普通人群中约有17%~30%受腹胀症状的困扰[1-2],其中43%的患者需要采用药物缓解[3],临床上因腹胀前来就诊的患者比例也逐年升高。笔者以加味三香汤治疗FB,观察其对胃肠传输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5年7月本院中医脾胃科门诊或住院部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分为中药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将每一随机序列号编码相应的中药配方颗粒或安慰剂颗粒,入组患者根据抽取号码分配相应的药物。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准。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罗马Ⅲ功能性胃肠病》[4]FB诊断标准,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下2个标准并排除其他消化道器质性病变者可明确诊断:①3个月内至少每月3 d反复出现腹胀感或肉眼可见的腹部膨胀;②未明确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IBS)或其他功能性胃肠疾病。

1.3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肝郁脾虚证辨证标准。主症:腹胀,胃脘或胁肋胀痛,食少纳呆。次症: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善太息,肠鸣矢气,腹痛即泻,泻后痛减,舌苔白或腻,脉弦或细。至少满足1项主症及2项次症。

1.4 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及肝郁脾虚证辨证标準者;②年龄18~60岁;③患者均签属知情同意书。

1.5 排除标准

①既往有腹部手术病史者;②合并心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③糖尿病患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⑤近1周内服用影响胃肠动力药物者。

1.6 治疗方法

中药组予加味三香汤。组成:藿香10 g,香附10 g,广木香10 g,党参12 g,炙黄芪10 g,麸炒白术15 g,枳实12 g,厚朴10 g,焦槟榔15 g,莱菔子20 g(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康仁堂制药公司,批号 2013061090s,10 g/袋),每次1袋,每日2次,冲服。连续服用21 d。对照组予安慰剂颗粒(成分:食用色素、苦味剂,与加味三香汤外观类似,康仁堂制药公司,批号 2013060080,10 g/袋),每次1袋,每日2次,冲服。连续服用21 d。

1.7 观察指标

1.7.1 中医症状评分 参照胃肠症状评分(GSRS)量表[6]制定。治疗前后对腹胀、肠鸣、嗳气、纳差进行计分。所有症状从严重程度、发作频率2个维度进行评分,2个维度分数总和即为各症状评分。评价时限为1周。严重程度:无症状计0分;空闲安静时可感觉到症状存在计1分;症状持续存在,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计2分;症状持续存在,影响日常生活工作计3分;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难以忍受计4分。发作频率:无计0分,1~2 d/周计1分,3~4 d/周计2分,5~6 d/周计3分,每天发作计4分。

1.7.2 胃肠传输功能 治疗前后进行胃肠传输功能检测(GITT):患者于治疗前后晨起进食过程中服用含有钡条的胶囊,服药后48 h拍摄立位腹部平片,根据腹平片钡条滞留情况计算48 h GITT。48 h GITT(%)=排出钡条数÷摄入钡条数×100%。正常范围>90%[7]。

1.7.3 安全性指标 记录服药后是否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事件。

1.8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相关标准拟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临床痊愈: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明显减轻,95%>疗效指数≥70%。有效:症状减轻,70%>疗效指数≥30%。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9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检验;计量资料以—x±s、中位数、百分位数(第25~第75百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非参数符号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2.1 2组基线资料及完成情况

2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8±17)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由于患者依从性不一致,60例患者中,30例完成胃肠传输试验,中药组和对照组各15例。

2.2 2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中药组中医症状积分总分、腹胀、嗳气、纳差症状明显改善,中药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0、0.000、0.010);肠鸣症状改善组间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4 2组胃肠传输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30例FB患者中,48 h GITT延迟者54%(16/30)。中药组48 h GITT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3 讨论

FB发病可能与肠道气体堆积、肠道敏感性增高、肠道液体潴留、腹腔内脂肪、腹壁肌肉运动异常及内脏感觉动力功能异常有关[2,4]。肠动力异常是FB的主要发病机制[3]。有研究表明,FB发病与胃肠功能障碍、肠道菌群异常、精神心理异常、内脏高敏感性有关,而与肠道气体产生量无关[8]。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胀、嗳气、纳差得到明显改善,而肠鸣改善不明显。中医肠鸣症状在现代医学范畴属于肠鸣音,一定频率的肠鸣音是生理现象,超出范围的肠鸣减弱、增强或减少、增加是病理性。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肠鸣症状有2类:一类为腹胀伴肠鸣矢气频繁,但矢气后腹胀不缓解,服用中药后腹胀、肠鸣矢气频繁均有缓解;另一类为腹胀伴肠鸣矢气不舒,接受治疗后部分患者频繁的肠鸣矢气减少、腹胀随之减少;部分患者肠鸣矢气增加、得肠鸣矢气则舒、腹胀缓解。由此推测该方药对FB患者的肠鸣症状可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使异常的肠鸣得以趋向正常。

本研究表明,FB患者大多存在肠动力异常,表现为肠动力不足、肠道慢传输,与既往的研究结果[8]一致。加味三香汤能够促进肠动力,随着GITT的改善腹胀症状得到缓解。笔者既往研究发现,加味三香汤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肠功能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9]。加味三香汤主要由党参、黄芪、广木香、藿香、香附、莱菔子、枳实、厚朴、焦槟榔组成,具有较强行气、益气功效,使腹胀、嗳气、纳差等气滞、气逆症状得到改善。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白术具有双向调节胃肠动力作用;党参能够提高胃肠损伤小鼠体内的胃泌素及胃动力素;木香、藿香、枳实、莱菔子、槟榔等具有兴奋肠道平滑肌、增加平滑肌收缩力、促进肠管蠕动并解除肠管痉挛的作用[10]。

参考文献:

[1] PAOLA I, CRISTINA B, FABRIZIO T, et al. Bloating and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Where are we and where are we going?[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14,20(39):4407-4419.

[2] SULLIVAN S N. Functional abdominal bloating with distention[J]. ISRN Gastroenterol,2012,2012:721-728.

[3] SANDLER R S, STEWART W F, LIBERMAN J N, et al. Abdominal pain, bloating, and diarrhea in the United States: prevalence and impact[J]. Dig Dis Sci,2000,45(6):1166-1171.

[4] DROSSMAN D A.羅马Ⅲ功能性胃肠病[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450-452.

[5]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6] KULICH K?ROLY R, MADISCH A, PACINI F, et al.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 (GSR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Reflux and Dyspepsia (QOLRAD) questionnaire in dyspepsia:a six-country study[J].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2008,6:12.

[7] 柯美云,张秀兰.不透X线标志物的胃肠通过时间测定及其临床应用[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7,3(3):33-34.

[8] 张红英,王进海,李永,等.功能性腹胀发病机制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6):789-792,802.

[9] 符思.结肠癌术后胃肠功能减弱中医药治疗经验总结[C]//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首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endprint

猜你喜欢

腹胀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肝硬化腹胀的临床疗效
及早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研究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剖宫产术后腹胀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护理干预预防腹胀的效果分析
四磨汤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骨折后腹胀发生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干预
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预防作用
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预防作用
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胀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