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腹胀的预防作用

2016-05-04朱晓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腹胀妇科

朱晓辉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预防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53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定时贴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腹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1.3%, 对照组为30.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为(5.2±1.4)d, 对照组为(6.8±1.9)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贴压能有效促进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缩短肛门排气恢复时间, 减少术后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住院时间缩短, 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

【关键词】 耳穴贴压腹腔镜手术;妇科;腹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81

妇科手术约75%经腹腔镜完成,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腹胀为腹腔镜术后常见并发症, 可影响吻合口及腹壁切口愈合, 重者可致麻痹性肠梗阻、肠粘连等。耳穴贴压简便易行, 可促进术后排气, 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2013年8月~2015年7月本院采用王不留行籽耳穴贴压预防妇科患者腹腔镜术后腹胀, 促使肛门排气恢复,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 年龄19~57岁, 平均年龄(32.1±8.3)岁, 其中子宫次全切除术34例, 宫外孕手术30例, 卵巢肿瘤手术42例, 均为全身麻醉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 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Ⅰ~Ⅱ级, 腹内压<20 mm H2O (1 mm Hg=0.133 kPa), 血钾浓度处正常范围。排除合并术后出血、肠粘连、肠梗阻及外耳感染、溃疡、湿疹等不宜耳穴贴压者。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患者知情并签字同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各53例。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腹腔镜妇科手术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定时贴压, 具体如下。将王不留行籽贴附于0.5 cm×0.5 cm大小胶布中央, 耳穴探针取穴交感神经、脾、大肠、小肠, 王不留行籽穴位贴敷, 于术后6 h按先上后下顺序首次按压, 动作轻柔, 由轻到重, 至出现局部胀痛、发热、酸麻等感觉;耳穴贴压时间为每2小时1次(睡眠时间除外), 按压2 min/次, 至患者恢复肛门排气时停止耳穴贴压。

1. 3 观察指标

1. 3. 1 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1] 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6 h开始听诊, 1次/h, 记录耳穴贴压起至肠鸣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 肠鸣音正常指标为肠鸣音4~5次/min。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患者从耳穴贴压起至肛门排气恢复时间, 由患者或其家属记录。

1. 3. 2 腹胀评估标准[2] 无腹胀: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前无腹胀感;轻微腹胀:术后肛门排气恢复前有轻微腹胀感, 但切口无胀痛;中度腹胀:患者腹部稍膨隆, 诉切口胀痛, 但可忍受;重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 伤口胀痛感明显, 烦躁不安, 出现呼吸困难等。

1. 3. 3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 术后肠鸣音、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9.3±1.7)h, 对照组为(15.8±3.2)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为(16.4±2.3)h, 对照组为(30.8±3.7)h,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术后腹胀发生率为11.3%(6/53), 对照组为30.2%(16/53),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为(5.2±1.4)d, 对照组为(6.8±1.9)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因麻醉、手术操作、禁食、二氧化碳刺激、术后卧床、镇痛泵应用等抑制术后胃肠功能, 可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恶心、呕吐等, 致使隔肌上升, 影响机体正常呼吸、循环功能以及吻合口、腹壁切口愈合[3], 不及时有效处理会引起肠粘连、麻痹性肠梗阻、肠源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威胁患者生命, 甚至可引起死亡[4]。早期采用针对性措施预防术后腹胀, 对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机体功能康复有重要作用。

腹腔镜术后至肛门恢复排气一般约需72 h。耳穴全息理论认为全身脏腑在耳部均有反应点, 敏感点刺激、按压可有效促进机体气血通畅, 调节肝、脾、胃肠等脏腑功能, 促进肠蠕动, 实现早通气、早进食并减少术后并发症[5]。王不留行籽性平、辛, 入肝胃经, 有疏通行脉、清热解毒、调整脾胃、扶正祛邪功效, 耳穴贴压缓解胃肠道反应, 术前12 h至术后3 d耳穴压豆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6], 耳穴择时贴压可刺激胃肠道蠕动, 有效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缩短肛门排气时间, 预防腹胀发生。

本研究中, 观察组术后24 h腹胀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腹胀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耳穴贴压能有效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 促进肛门排气, 减少术后腹胀等并发症发生, 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应用简便、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陈素兰, 陈长香, 张盼.按压足三里促进腹腔镜附件肿物术后肠蠕动效果观察.护理研究, 2011, 25(16):1436-1437.

[2] 殷佳静.穴位贴敷结合耳穴压豆对妇科腹腔镜术术后肠蠕动的临床观察.医学与社会, 2015, 28(6):306-307.

[3] 韩叶芬, 赖丽娟, 李砺, 等.穴位按摩联合艾灸防治妇科腹腔镜术后腹胀.护理学杂志, 2014, 25(16):49-50.

[4] 刘春兰, 孟鑫, 高岚.腹腔镜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临床护理, 2014, 8(9):53-55.

[5] 张丽红, 曹春玲, 李井柱, 等.耳穴贴压对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镇痛效果的影响.中国针灸, 2013, 33(4):339-341.

[6] 张阳德, 林伶, 陈紫炽.耳穴按压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中国内镜杂志, 2011, 17(10):1014.

[收稿日期:2015-12-01]

猜你喜欢

腹胀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急诊护理干预对妇科急腹症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剖宫产术后腹胀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应用护理干预预防腹胀的效果分析
四磨汤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腹胀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