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建筑采暖设计的共性问题

2017-03-04梁蕴峰哈尔滨铁路局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化工管理 2017年28期
关键词:热媒散热器水力

梁蕴峰(哈尔滨铁路局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探究建筑采暖设计的共性问题

梁蕴峰(哈尔滨铁路局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近年来民众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对建筑采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强化建筑采暖设计研究,有助于推动建筑业发展。截至目前,大部分建筑能耗主要为采暖,我国采暖技术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在保证建筑物采暖效率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能源消耗。有鉴于此,本文中主要分析建筑采暖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具体解决措施,提高采暖设计质量。

建筑;采暖设计;共性问题

建筑采暖工程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与综合性,采暖工程实际开展流程较为复杂与繁琐,涉及到如何使用其他工种与学科,只有有机融合不同学科内容并优化,才能确保建筑采暖工程质量,大幅度降低建筑投入使用后出现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概率,如采暖管道渗水等。实际中把握采暖工程设计要点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中主要分析建筑采暖设计的通病问题。

1 采暖设计概述

我国北方建筑设计过程中采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主要指的是施工单位根据业主意愿及要求对建筑进行集中供热,通过供热有效控制室内温度,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建筑采暖设计要素主要包括热媒设计温度、水力平衡比及系统补水。

1.1 热媒温度设计

热媒设计温度通常根据舒适度、安全性及节能性等原则综合考虑、计算后确定。散热器热水系统的主要因素就是热媒设计问题,通常要求供水温度≤95℃,同时确保常压状态下热媒不会出现汽化。当降低热媒温度后,适当增加散热器数量可以大幅度提高舒适度。

1.2 系统补水设计

建筑采暖设计必须控制分室温度。尤其是分户热计量的住宅用户,特别需要采用分室设计的方法,保证室内有足够温度,充分满足客户的供暖需求。但目前主要采用集中供暖配置方法,通过水力平衡计算的方法,避免影响系统失调与恒温阀。

1.3 水力平衡比

水力平衡比主要针对散热器数量来说,系统水利情况直接决定采暖设计方案的效果。热水采暖系统各并联环路间的计算压力损失相对差额≤15%。精确计算水力平衡比有助于提高建筑采暖设计安全性与可靠性,还能大幅度提高建筑采暖设计的使用寿命。

2 采暖设计通病分析

2.1 设备选择及布置

目前市场上散热器种类很多,这意味着用户有着很多选择,散热器种类选择异常重要,直接影响到采暖效果与系统使用寿命。市场上散热器鱼龙混杂,一部分散热器质量不过关、存在安全隐患,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且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无法有效发挥散热器性能与作用。而造成采暖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内腔砂粘,其主要原因就是工艺不合理、设备加工粗糙。

2.2 竖向压力的问题

若是实际建筑热水采暖高度≥10m,此时为保障采暖效果,需要采用竖向分区方式。竖向分区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散热器承受的压力,但实际使用中频繁出现散热器渗漏问题,直接阻碍采暖顺利进行。部分设计人员将分环当作竖向压力进行分区,这种错误的做法,虽然可以实现水力平衡,但不能分别对高低压区进行施压。

2.3 采暖管道问题

采暖管道位置偏差较为常见,主要在于位置计算措施。原因主要有:未能统一时间开展室内、外管道设计;室外管线坡度不合理,设计时必须对室内外坡度进行设计,满足管道布置需求,但设计时不能确保坡度计算的准确性,造成放空阀与泄水阀位置不合理,出现阻气现象。

3 建筑采暖设计问题的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应从四方面进行论述,给出具体解决措施,提高采暖设计质量及使用寿命。

3.1 控制热媒设计温度

热媒设计温度要考虑热源、距离及其他可能因素。如,通过较低温度以此热媒的换热得到二次热媒,或是为提高耐用性选择塑料管,或设计参数直接采用85/60℃。但是,想要再次降低散热器的热媒设计参数已经不可能,原因在于比较基础选择95/70℃,热媒平均温度降低10℃,散热器数量需要在原基础上增加五分之一。实际中存在很多通过降低散热器采暖热媒设计参数的现象,主要为部分开发按建设单位提供设计条件时,热媒设计参数并没有按照热源实际运行工况进行,如设计方案中提出供水温度仅有70℃。设计人员如果不深入分析,计算时就会选择这种低参数展开,造成散热器数量大幅度增加,造成成本增加,实际中出现同一热源的不同建筑物散热器数量相差极大,有时甚至出现悬殊的两倍,引起温度失调。

3.2 控制水力平衡比

前文中讲述过,水力平衡比相对散热器数量来说,系统水力工况直接决定采暖效果。实际设计中存在极少数设计人员不重视水力平衡计算,造成问题出现。如某普通住宅采暖设计时,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单管顺序式,为干管异程,卫生间、厨房散热器选择高频焊钢制,其余房间散热器均采用四柱型铸铁。一段时间住户反映室内温度偏低,设计人员初次判断建筑保温质量存在问题,因此在整个建筑中均匀增加散热器,经过计算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0%。再次供暖后,同一热源供暖的其他建筑物均正常,但本工程系统末端,特别是下层温度扔依旧偏低。通过现场调查队系统开展水利平衡验算,结果表明不平衡度较大。卫生间与厨房立管管径均为DN15,其余立管均选择DN20,入口处53#立管带6层,含有27片散热器,存在大约580Pa的阻力损失,系统末端64#最不利带7层,含有63片散热器,其中高达3700Pa阻力,再算上供回水干管中的阻力损失,计算得知两根立管的不平衡度高达800%,远超过相关规定。在各层均匀增加散热器后使得这种垂直失调加剧。我与设计人员共同调节系统,建议采用精细调节的维修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但难以解决先天性问题。这点充分表明粗放设计的系统虽然可以供暖,但其存在很多难以调节的问题。

3.3 控制系统补水效果

再如一供暖建筑,总面积为25wm2,为居民小区,其中存在水利失调的室内系统末端底层住户,采暖期间底层住户存在很奇怪情况:每晚8、9点钟后,室内散热器就出现降温情况,直到后半夜散热器停止散热,次日清晨后逐渐恢复热度。深入调查分析后,出现此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顶层住户有这样一个习惯:临睡前与次日清晨都会手动放风,加重自动排气阀后,这种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供热系统中依旧含有大量空气,需要彻底解决此问题。深入分析后,原因在于供热系统设计过程中并未设置膨胀水箱或膨胀容积,通过大功率补水泵实现补水定压,利用电接点压力表控制水泵关停。压力表设置在管路上,考虑指针摆动情况,上下限值的鉴定间距不能较小,这就造成泵停后重新启动需要一段时间。启动所需的这段时间内,考虑水的不可压缩性及系统泄漏,系统中总会进入空气,这些空气直接积存在流量较小的系统末端顶点。该工程已经没有条件设置膨胀水箱和足够容积的气压水罐,直接选择采用大于系统泄漏量的小功率补水泵,补水泵功率≤750w,确保整个系统连续运行,若流量>系统泄漏量,经过限压阀回流至软水箱,有效解决此问题。

3.4 选择合适的散热器

充分考虑系统特性,选择符合当地特点的散热器,最大程度规避散热器的不足,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散热器的作用。这里简单介绍两种常用的散热器。(1)铸铁散热器。这是一种广泛应用且具有极强应用范围的散热器品种,其主要不足表现为:体型庞大、不紧凑,如一些陈旧型号:铁铸四柱、铸铁长翼型等,这类散热器不能满足现代节能要求与装饰要求;激烈市场竞争条件下,部分生产厂家通过偷工减料的方式降低成本,经常无法达到额定散热量;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就是内腔粘砂;加工与铸造工艺过于粗劣,组对接口存在渗漏情况。目前已经成功生产类似高档钢制散热器及内腔无粘砂的铸铁散热器,目前已经形成生产能力,其有着广泛实用性,有着较大发展空间。(2)铝制散热器。这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散热器,实际中也会出现腐蚀穿孔的情况。除了材质构成外,很多东西都会对铝产生腐蚀,如水质偏碱、氯化物超量等,虽然提出内防护的要求,但工艺难度偏大,且检查繁琐。铝制散热器不适合以锅炉为直接热源的集中供暖系统,因为热水锅炉水质标准要去其pH值为10-12,会对散热器产生腐蚀,但是可以用于热网集中供热、用户侧为经热交换的二次热媒系统。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采暖设计时必须遵循规范与设计准则,在确保采暖质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完善实际方案,提高采暖设计质量,充分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大程度提高施工单位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提高施工单位核心竞争力。此外,建筑采暖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施工情况,制定出最符合客户要求的设计方案,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实现采暖系统高效运转。希望通过本文论述,可以为同行提供一定经验借鉴与参考。

[1]吴艳香.采暖设计中一些常见问题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32.

[2]王琳.建筑中庭冬季供暖的设计改造[J].建材与装饰,2017,(21)∶112-114.

[3]李升华.浅析改善采暖设计中的症结所在[J].民营科技,2011,(03)∶78-82.

[4]张立夫.住宅采暖设计中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南科技,2013,(10)∶162-164.

[5]田建军.有关建筑采暖设计通病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81.

猜你喜欢

热媒散热器水力
末级压出室水力结构对多级离心泵水力性能的影响
贫甲醇泵的水力设计与数值计算
◆ 散热器
散热器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 散热器
聚酯装置热媒炉低氮燃烧技术改造
热媒炉出炉温度过高的影响及对策
水力喷射压裂中环空水力封隔全尺寸实验
埕岛油田热媒系统使用现状及整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