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语文微课教学

2017-03-03刘鹰

求知导刊 2016年36期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内涵微课

刘鹰

摘 要: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微课已成为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青睐的教学手段。文章叙述了高职语文微课的内涵、意义和现状,提出了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手段的途径,旨在说明微课的广泛应用必将加快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步伐。

关键词:高职语文教学;微课;内涵;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微”时代。微课以其短小精悍、灵活多样而赢得了语文教师和高职生越来越多的青睐。但是高职语文微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目前高职语文使用微课教学的现状是什么?如何有效运用微课教学手段?这些都是高职语文教师需要了解的问题。

二、高职语文微课的内涵

高职语文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高职语文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具有以下特点。

(1)教学时间简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间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集中。相对于授课内容较宽泛的语文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精简,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教学主题突出。一个微课就一个主题,如果多个主题,就不是微课了。

(4)制作方便。微课内容精简,由教师自己熟悉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组成,制作方法简单,方便学习。

(5)成果易传播。因为微课内容简短、主题突出,所以,研究成果容易转化和传播。

三、高职语文教学运用微课的优势和意义

1.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课程包容性强,在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微课的运用有利于推动高职语文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2.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是学生的母语,学生自主学习的难度不大,而且艺术性、趣味性较其他学科突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微课大多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创造语文情境,给学生的感官带来极大的刺激,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如果对某一个知识点没掌握,还可以课下反复观看微课,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促进语文教师專业发展

教师通过对所教内容进行思考设计,制作微课,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水平。此外,微课制成以后,通过一定的平台进行传播,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学习资源,相互借鉴, 弥补自身的不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高职语文教学运用微课的现状

1.理解偏差

部分老师会把微课理解为公开课、示范课和实录课。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源于微课比赛,只是以参赛为主要意图,为什么要设计、开发微课和设计开发之后应该如何使用都没有清晰的认识。

2. 设计偏低

(1)缺乏相关脚本设计。高职微课设计,先是选题,然后是教学设计,接着是微课脚本的撰写,最后才是拍摄和制作。一些语文教师缺少相关培训,缺乏撰写微课脚本的意识和能力,直接根据教学设计来制作微课。这就使得微课视频存在思路不清晰、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特色不明显、师生互动体现不够等问题。

(2)不注重微课与现实课堂的整合。微课设计偏重学习内容的呈现而忽略了与现实课堂以及学习过程的整合。微课的设计要从关注资源本身转向关注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有机结合。未来的微课设计将不再停留于内容的传递,而更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记录。语文微课作为语文课堂中的核心教学资源,在与课堂整合过程中,需更注重教学设计,同时要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使微课价值最大化。

3.形式单调

目前高职微课形式还比较单一。我们在一些微课比赛网站上可以看到一些参赛作品。他们大多是以课堂教学片段为主,制作的方式方法也大多采用摄像机课堂拍摄或录播教室录制。微课作品形式上比较单一。

4. 应用偏弱

不少微课作品的制作并不是为了应用,导致现有不少微课作品在应用上普遍较弱,只是为了比赛而制作,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缺乏有效的支持服务。微课的使用平台功能比较单一,缺乏有效的互动机制。

五、高职语文教学微课运用的策略

1. 教学设计短小完整

高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5~16岁之间,他 们的心理发展快,思维非常活跃,思想不容易集中,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一部分高职生的学习意识淡薄。为此,语文学科应针对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各项机能。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设计多元化的微课,将课程内容细化、简化,讲解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以此保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短小精悍的微视频调动学生多感官,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从而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2.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中心

在进行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和学习资源组织时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明确什么是他们想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选题设计切入点要小

高职语文微课选题设计切入点要小,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当,有针对性,针对一个重点或难点展开。比如,笔者在设计《归园田居(其一)》的微课时,抓住诗眼“归”字作为切入点。从三方面详细阐释了陶渊明“归”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陶渊明的田园情结。教师创造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感受,体会作者放弃权贵重回田园后心旷神怡的美妙心情,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4. 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过程

(1)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微课资源,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学习前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文学常识、学习方法等进行预先了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在学习《赤壁赋》时,教师可以把苏轼的简介、写作背景、诗歌诵读制成微课,上传到校园网络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

(2)课中。进入到课堂学习,微课最大特点是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有效性。以《再别康桥》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就诗歌“三美”原则制作一个微课。在课堂上,教师不用再过多讲解,只用播放这个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假设学生在对诗歌的理解存在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集中讲解,这样一来,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3)课后。课堂学习结束以后,如果仍有少数困难生在课堂上对知识难以消化吸收,可以让其在课余时间再次观看微课进行学习。而对于基础较好、兴趣较浓的学生,仅仅只是课堂的学习可能还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制作一些拓展性的微课,方便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2]张一春.精品微课设计与开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

猜你喜欢

高职语文教学内涵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浅谈中职英语的阅读教学
高职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究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高职语文教学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木木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