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的时代实践价值与新型大国关系

2017-03-02王亚文

山东青年 2016年12期
关键词:霸权主义合作共赢

王亚文

摘要:大国关系一直是各国各社会阶层人们都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国之间关系如何,影响着各个国家、社会与人们的生活。传统大国关系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一直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站在新的时代实践背景下,习主席提出了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新型大国关系的理念源于中国传统优秀“和”文化,并符合当前时代实践发展的要求,同时其中蕴含着尊重各国独立性;正视差异,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价值追求,为新时期处理国际关系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因此,新型大国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新型大国关系;霸权主义;合作共赢

在时代的进步实践的发展中,中国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分析国内外局势的新特点、新变化,对我国处理外交关系上提出了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在吸取传统大国间零和博弈的历史教训及准确把握新的时代条件变化和机遇的基础上, 2013年6月习近平提出的共同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表明了我们国家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合作共赢。在当代,这种大国间和谐共生的理念,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各国的安定与人们生活的幸福,但是中国这一理念并没有被世界人们所普遍接受,这对和谐共生理念的宣传与推广是一大挑战。

一、传统大国关系的价值追求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一直是传统大国处理关系的原则,在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理念的指引下,霸权国家(守成大国)把自己看成是一个承载、涵容、决定一切的阿基米德点,守成大国成为世界体系的主导者,以牺牲他国利益来达到自己国力强大的目标,没有意识到其他国家的主体地位,只是把其他国家看做自己的附属及扩大本国实力的一枚棋子。这一思想意识对当时的影响很大,就造成他国一旦崛起,必然反抗的结果,因此,传统大国间一直处于零和博弈的状态。例如:二十世纪初,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7世纪的荷兰与英国,荷兰与法国,16世纪的葡萄牙与西班牙,西班牙与荷兰。[1]

美国向全世界推广的“普世价值”理念,实质是霸权主义理念的衍生品,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为后盾,以自己国家的价值追求、国家制度、文化背景为标尺,向全世界全方面渗透“普世价值”,干涉他国内政,泯灭其他国家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企图追求所谓的“同”。但是绝对的永恒的普世价值是不存在的,它不过是美国试图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而迷惑其他国家的幻像。

传统大国关系霸权主义的价值追求停留在达尔文主义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理念的影响时期,致使各国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不断的通过掠夺他国而壮大自身的实力,造成恶性循环。当前,我们处于世界全球化的时代,不仅是经济全球化,同样也是政治、文化、生态等全方面的全球化,把世界各国链接在一起,任何一国的发展,都离开其他国家的发展与合作交流,各国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国际间不仅仅有竞争与冲突,更多的则是全方位的合作、共赢。因此,传统大国的霸权主义的价值追求以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在新的时代实践中寻找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中国提出的新型大国关系的价值追求

中国是在稳定的国际体系中和平崛起的,是在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和平稳定国际体系的受益者。因此,中国不论是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走上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强国之路。时代在变化,實践在变化,各个国家的国内外形势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新时期,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准确分析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为我国的外交工作提供了新思想、新理念、新出路。习近平强调在处理大国关系上要良性互动,做到合作促共赢;在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坚持亲诚惠荣(重点突出);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一)尊重国家主体的独立性、平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直是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准则,“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这是我们在与他国外交时首先且必须要遵循的准则,我们要以国家主体地位平等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不管是在处理人际关系还是国内事务时,都很重注“礼”,人际交往中,我们要遵循一定的礼仪制度,人们之间的交往才会和谐,处理国内事务时,遵循一定的礼仪制度,就会保证公平、公正,国家社会才会和谐。我们的文化价值理念对我们处理国际事务时同样有用,国与国之间的交流,范围更广,情况更复杂,这就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交流中的“礼”,作为独立的国家主体,我们首先应该在平等的主体地位上与去交流,不应分个三六九等。尊重他国主体的独立性,保证国际之间的平等交流,这会使国际间关系的和谐。这一任务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

中美关系的悲观主义者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含义,是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的老大”。[3]针对这种国际上担心的中国崛起后会走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道路,习近平明确表示:“这种担心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已经多次向国际社会庄严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1]习近平指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梦是追求和平的梦;中国梦是追求幸福的梦;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2]

(二)正视差异,包容互鉴

“先秦时代的道家、儒家和墨家的‘和哲学可以看出,追求‘和谐与人类永久和平,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始终为之奋斗的目标和核心价值理念。”[3]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富有丰富的内涵,在新时期我们要赋予和合思想新的时代实践价值,在当代现实的外交实践中,“和合”思想包括和平、包容、开放、共生等内涵。习近平主席汲取和合思想的文化理念,并结合当今的国内外局势的新变化、新特点,建立了符合实际的形式多样的和合外交道路。因此,习近平在大国关系上强调要良性互动,做到合作促共赢;在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中,坚持亲诚惠荣(重点突出);在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中,坚持正确的义利观。[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合外交思想注重国际间的“和而不同”,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国与国之间在各个方面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要正视国际间的差异,学会包容互鉴。中国本身就是差异性的集大成者,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具有各自特点的文化,但他们和谐的生活与一个中国,这就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点。“实践从来不是天主宰人或者主体改造客体的二元活动,而是自然性的、人性的、社会历史性的因素复杂互动的多元机制。”[4]同样,世界上也不是只有一两种体制和制度的国家,而是存在多种多样的国家,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国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不是封闭的主体,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发展的,正是因为之间有差异,才有我们相互借鉴的地方,各个国家才会有不断完善的动力,他们在世界上是平行共生的。我们在国际交流中要灵动,吸取并运用那些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利的东西为我们所用。

中华文化务实,西方文化理性,中华文化注重圆融和合、灵动,而西方文化注重规则、条块分割。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不应成为中西方斗争与冲突的根源,而应是加强中西方交流的中介。我们要懂得“大气生生,小气杀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和”的时代实践价值的体现,每一文化都有各自的优势,都是文化集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取对方文化的精髓,结合本国实际,就会形成富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国际间的交流会更加的和谐。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但是,我们要明确知道,虽然我们正视国际间的差异,并包容互鉴,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失去自我,意识形态领域是中西方交流不可触碰的界限,中国要坚定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

(三)合作共赢

中国是在国际稳定、和平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是国际秩序稳定、和平的受益者,而美国是借助第二次世界大战跃居世界舞台的中心。因此,中国在外交上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而美国更看重军事手段、权力政治、零和思维。”

世界各国都是历史实践中的因素,他们之间不是封闭的个体,而是互动、互生于开放的多维互生的大实践境域之中。尤其中美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不僅对中美两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同样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因此,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对我国是重中之重。

2013年中美两国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5200亿美元,美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市场,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出口市场,两国建立了战略与对话、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等90多个对话与合作机制。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内涵的一个概括就是“合作共赢”,站在大实践境域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到中美两国在各个方面都是平行共生的,“合则两利,斗则两伤”,[5]一个健康发展的中国对美国有利,一个健康发展的美国对中国有利,两者互动、共生于同一个世界中。

三、结语

在传统的大国关系中,守成大国以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价值理念为基础,以自己为活动准则,无限度的抹杀其他国家主体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这样必然会在造成国家和地区的动荡,霸权国家没有用长远的眼光来审视自身的发展,无限度的掠夺、压迫、剥削,会使资源浪费减少,人民困苦,环境破坏严重等,不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壮大[6]。

在新时期,国家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的拓展,不再局限于政治、经济、文化等传统的领域,当今时代网络媒体的大发展,使得国际网络空间的交流已成为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海上空间、资源持续影响着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因此,我们要站在大实践境域的起点上,重新审视我们的国内外局势,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处理好国际交流,同时适应时代的发展,要逐渐重视网络媒体、信息、海洋领域等各方面的国际交流。我们要意识到各个国家都是历史实践中的因素,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发展,因此他们是互动、互生于开放性的大实践境域中的,霸权主义思想会导致国家和地区的混乱和争斗不休,只有各个因素互相尊重主体独立性和平等,正视差异、包容互鉴,合作共赢,汲取实践中的积极因素,新型大国关系会圆融和合的促进各个国家的发展与保证世界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人民日报》2013年3月20日.

[2]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

[3] 袁纯清,《和谐与共生》,[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93页.

[4] 徐岿然,《思辨理性的符号迷失于文化创新的大实践境域——从大实践境域和信息理性的角度鉴别、会通古今中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5] 王缉思.大国关系[M],中信出版社,2015.

[6] 李文.稳定性体系下的新型大国关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10).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猜你喜欢

霸权主义合作共赢
课堂教学应警惕教师的“霸权主义”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问题探析
高校图书馆馆配市场中三方博弈与合作共赢
“握拳而立”
新闻聚合APP著作权侵权的行为规制
经略中东:中国展示新型大国风范
韩国媒体眼中的中国霸权形象
从科索沃战争看超级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