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有效措施思考

2017-03-01陈广超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9期
关键词:管理机制节水灌溉

□陈广超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及有效措施思考

□陈广超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农业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现代化建设进程也逐渐得以强化,如何平衡环保管理机制和管控模型,需要相关部门结合自身发展现状进行集中处理和分析。文章结合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参建的新余江口水电站案例,对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策略,旨在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问题;措施

0 前言

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具有国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曾获国家重点工程九江长江干流江岸堤防加固整治工程(大禹奖)等,为国内水利水电建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 工程案例分析

江西江口水电站位于江西省境内,是一座兼有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工程项目的坝址以上控制流域约为3900km2,产规化蓄水位为72m,总库容约为8.90亿m3,水库死水位66m、洪水位75m(校对洪水位76m)。主坝为碾压式均质土坝,坝体的上下游坝面都采用干砌石进行护坡维护,坝顶高程为78m,坝顶全长467m,坝宽11m。另外,不同副坝的上下游坝面分别为块石护坡和草皮护坡。引水系统位于主坝与左岸溢洪道之间,对于当地灌溉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灌溉节水项目中设备和技术管理缺失

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部分施工团队并没有给予设备管理项目和技术管理项目足够重视,在新设备和新技术投入机制的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认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技术和新设备应用时,有许多需要关注的细节,施工单位往往存在关注盲点。其中,滴管、喷灌等项目只有在经济作物灌溉时才会使用,并且技术应用标准化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加之,小型农业水利灌溉项目中技术的推广力度并不足,整体配套设备运行维度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2.2 灌溉节水项目中机制管理缺失

管理机制缺失也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在其进行全面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到位以及管理机制缺失导致管理进度放缓,不仅会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另外,在其实际管理模型中,管理职责不明确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企业由于没有对权责有较为深度的认知和管理,监督措施和管理效果不理想,也会增大项目调度的难度,导致工程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受到严重的影响,对整体施工效果造成掣肘作用。

2.3 灌溉节水项目中经济效益管理缺失

对于工程项目来说,工程项目只有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才是工程项目的最终需求,但是,一部分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中,受到环境以及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就导致一部分地区节水要求和相关管理效果得不到有效落实,新技术和节水管理模型无法开展,使得整体管理效果和管控模型失去效力。

2.4 灌溉节水项目中工程建设管理缺失

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不仅要考量其可行性,也要对管理项目的运行维度和推广基础进行深度分析。但是,在节水项目中,由于设备不符合实际需求、设备质量不符合管理层级结构、标准化运行维度和处理机制不合理等问题逐渐突显,整体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的工程建设体系缺乏有效性。不仅会降低灌溉项目的使用寿命,也会对技术的推广带来制约性因素。

3 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运行过程的优化策略分析

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更加贴合实际管理框架的运行机制,积极建构有效的优化措施,提升技术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1 统筹规划和升级设备、技术管理

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建立统筹规划,针对设备、技术以及人员进行综合管理。第一,强化设备管理机制。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后,要针对设备进行系统化管控,积极落实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维度,不仅要提升设备的准入机制,也要对设备后期存放进行集中处理,建立健全责任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管理维度的有效性,确保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提升整体管理效果。第二,要强化技术管理机制。相较于传统的管理模型,技术升级是较为重要的项目运行环节,要结合实际管理层级结构,确保管理要求和管理模型的有效性,要积极落实资源管理维度,满足地下水资源管理要求,结合节水实际需求建构有效的技术模型。从可持续发展机制出发,强化统筹处理机制的实效性,建构全面分析的管理机制,利用相关技术对农业结构以及节水灌溉结构进行综合化调整,确保社会和经济的共同发展。第三,要强化人员管理机制。在实际管理模型建立过程中,要结合实际需求提高人员培训项目的实效性,积极落实动态化人员培训项目,不仅要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水平,也要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质量维护意识,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团队的整体施工素质,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3.2 有效提升项目机制管理

相关企业要积极落实资源保护机制,强化区外引水以及区内拦蓄等项目的落实情况,并且积极践行资源合理化配置机制,在满足小型农业灌溉水利项目的同时,能充分满足节约水资源的相关要求。值得一提的是,在补给方式选择方面,要针对排水渗漏和降雨等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借助渠道补给和地下水越层补给等方式提高补给效果,建立健全增加有效的且系统化的整体规划,确保管理要求和管理效果的最优化。另外,在建立项目机制的过程中,要结合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提升灌溉管理要求和管理模型的科学性以及可行性,一定程度上提升资源有效率。

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项目要求,对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进行统筹处理,积极落实节能环保政策的基础上,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效落实项目机制管理的同时,提升整体规划的完整度。

3.3 切实维护资金管理机制

在农业生产项目逐渐建立和落实的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水利灌溉节水要求,拓展基数运行模型,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管理层级和控制机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为农业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管理维度和管理效果的同步优化,提升灌溉节水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水平。另外,在资金管理项目得到落实时,可以利用集体出资、农民筹资以及国家相关部分给予补助的方式,保证工程项目有序开展,整体管理效果和管理维度的综合升级。只有强化节水管理机制的运行效果,才能真正落实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的发展要求。也就是说,在现代化建设机制中,只有提升应用模型的有效性,才能保持维修、养护以及工程应用这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减少成本投入,实现生态系统的优化循环。

3.4 升级工程建设项目的可持续性

在工程建设项目运行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管理要求和管控措施,积极践行更加有效的技术模型。利用低产田节水措施提高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发展计划,满足相关要求,并且选择配套的设备类型以及灌溉方式,进一步提升整体项目的运行效果。工程人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并制定有效的工程项目计划,秉持能源合理配置以及资源优化控制的原则,确保技术合理调控的基础上,实现节水体系的综合优化,从而保证整体利益的有效提升,也能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

4 结尾

总而言之,在小型农业水利灌溉节水项目建立和运行过程中,相关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落实相应管理规范,针对具体问题建构切实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技术模型有效性的同时,保证水利灌溉节水项目能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水利灌溉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张跟朋.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和对策[D].山东农业大学,2013.

[2]王腾,程和平.旬邑县农业水利灌溉现状与节水技术措施探析[J].大科技,2015,22(29):147-148.

[3]赵丽.浅谈六工镇农业水利灌溉中节水的有效措施[J].珠江水运,2015,26(3):70-71.

[4]宁卫忠.浅析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与节水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3,29(24):165-166.

[5]王莉,迟亚倩.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领域中的应用实践探微[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6(35):2022-2022.

[6]丁建军,黄国辅.以农民土地合作破解水利灌溉困局——以湖北沙洋王坪村为例[J].农村经济,2013,22(8):122-125.

S275

A

1673-8853(2017)09-0022-02

2017-7-20

编辑:赵 鑫

猜你喜欢

管理机制节水灌溉
试论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完善与创新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