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

2017-03-01钱冠群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7年9期
关键词:圩区防洪洪水

□吕 荣 钱冠群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水利农机服务站)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之我见

□吕 荣 钱冠群

(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水利农机服务站)

圩区的治理对当地农业的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区域防洪排涝来说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相关的单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要保证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圩区的作用。通过圈圩筑堤的方法来实现圩区的治理是最常见的方法,但是在进行治理的过程中还是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圩区治理的效果和质量。只有保证圩区治理的质量,才能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影响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给圩区治理带来一定的借鉴。

圩区治理;区域防洪和排涝;影响

0 引言

圩区是位于平原或者是江河湖泊中的低洼地区,一旦遇到暴雨或者是水位上涨的情况就可能出现涝灾,这样对于圩区内部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来说是很不利的。为了保证圩区正常的工农业生产,一般选择圈圩筑堤,设置水闸、坝站,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人们正常的生产与生活。但是在对圩区进行治理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圩区治理的质量,对圩区安全来说是致命的,所以要重视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在进行圩区治理的时候从各方面小细节做起,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圩区治理的质量,这样在遇到洪水情况的时候,不影响圩区内部企业的生产运行和人民正常的生活。

1 圩区的基本特点

1.1 水系地貌

圩区是主要分布在湖泊的沿岸或者是大江大河的沿岸,为了防止河水或者是水位上涨对田地侵袭而筑的堤称为圩。圩区主要是分布于南方地区,比如:长江沿岸的低洼易涝地区、受到潮汐影响的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肥沃,并且降雨丰富,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不二选择,但是这些地区由于地势很低,又受到降雨和河水的威胁,所以很容易出现涝灾,一旦出现涝灾,对人们的农业生产将是毁灭性的。所以在农业生产的圩区进行筑堤,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人们在该区域正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正常的生活。在中国圩区的面积很大,在这些地区应该保护的人口数更是达到了4.80亿,这样大的人口数量和耕地面积使得治理形势变得严峻,所以在进行圩区治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相关环节的质量,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圩区质量的效果。圩区大部分都是位于平原上,而且地形平坦,大部分圩区的地势都是低于江河湖泊水位线的,这样在遇到汛期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洪涝的影响。有的圩区地下水位很高,一些农田受到常年的冷侵,这对旱作物和水稻的生长都是很不利的;还有就是由于降水的不均匀,一些地区的圩区受到干旱的影响,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很不利的。

1.2 水循环

圩区内部的水循环是一个完整有序的动态循环系统,圩区地表的水资源经过太阳照射后蒸发,再通过降水、水汽输送以及下渗和径流等环节不断进行水分的循环运动。对于圩区而言,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保持内部水分的动态平衡。水循环首先是水分的蒸发,然后经过水汽输送环节,能够满足圩区范围内生物体的用水需求,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水汽凝结形成雨雪,降落到地表,这些水有的被生物体吸收,有的成为江河湖泊,有的成为圩区的地下蓄水体。水循环的存在使得水分的变化和含量趋于整体稳定状态。

2 涝灾的成因和治理面临的问题

2.1 圩区水灾成因

圩区的水灾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洪灾,二是涝灾。上面提到过圩区的地势比较低,而且地势平坦,这样就很容易受到水灾的影响,河流上游的水在流经平原的时候如果是水位很高,这样就可能形成洪水,如果是河道的承受能力不足以约束这些洪水,那么就形成了洪灾,圩区的农作物和人们的居住场所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严重的话就可能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圩区的地势平坦,在遇到大雨的时候很难在短时间内将水全部排出,就会形成流水不畅的情况,这样就很可能会形成涝灾,对农作物的正常的生长和人们正常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圩区都是拥有堤坝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堤防,但是这些形式堤防的质量很容易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还有些堤防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质量不过关,这样在圩区受到大雨的冲刷或者是洪水的时候堤坝就很容易出现缺口,一旦出现缺口就会对圩区的农业生产和人们正常的生活造成很严重的影响,圩区内的地势低,很难将水排出,这样双重的因素就会使得圩区的洪涝灾害更加严重。圩区所处的环境降水丰富,使得本来水位就很高的地下水的水位变得更高,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这也是一种涝灾。根据调查发现圩区内的农作物在受灾的时候产量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因此,相关的单位要认识到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的重大影响,以及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只有在圩区治理的过程中保证施工的质量,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堤坝防洪的效果,这样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

2.2 圩区涝灾治理面临的问题

2.2.1 因涝致洪现象的出现

圩区当地的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利用圩区内的土地进行生产。这样就需要筑圩挡外洪,但是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安全。圩区的地势较江河湖泊中的水位是很低的,再加上当地丰富的降水量,就会使得圩区的防洪难度增加,而且还很容易受到洪水的侵扰,一旦出现堤坝质量不过关或者是水位很高现象的时候,圩区的农作物和人们就会受到洪水带来的灾害,这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是很不利的。圩区内一旦受到洪水的侵袭,在短时间内时很难将水排出的,圩区内的排水只能依靠机泵,这样圩区内受到洪水的影响的时间就会变长,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的影响是很大的。

2.2.2 洪涝发生的频率加快,洪水位不断创新高

根据调查发现,近几年中国圩区内发生洪涝灾害的次数不断增多,大多数的洪灾都是由于梅雨造成的,这样的现象是在以前没有过的。还有更严重的一点就是在发生洪涝灾害的时候洪水水位不断上涨,而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这样情况的出现对圩区治理来说难度是很大,洪水水位不断上升使得过去修筑的堤坝很难抵挡洪水的侵袭,这样会使得洪水出现的频率大大提高。这些年由于洪涝灾害对圩区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长江下游沿岸圩区众多,受区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加速的影响,圩内的居民和企业数量规模均大幅增长,圩区遭受洪涝灾害的经济损失大幅增加,对圩区的防洪除涝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圩区治理的难度。

3 圩区除涝规划设计

3.1 除涝排水系统的组成特点

在进行排水防涝的时候要从各方面想问题,要先思考产生洪涝的原因,圩区中的地势低,而且很难将里面的水排出来,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所以相关的单位在进行排水设计时要先从这方面入手,比如:建造排水沟渠、蓄水设施、出口的排水枢纽,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圩区在受到洪水的侵袭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水排出或者是利用。只有将圩区内的水顺利排出才能保证圩区内农作物的正常生产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这也是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基础。

3.2 除涝排水规划原则

分片排涝,等高截流,由于圩区的地势特点较为平坦,所以在进行排水的时候很困难。但是面积大的圩区还是存在一定高差的,这样在进行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让高出的水都流向低处,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低处的排水困难,所以在排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分片排涝,等高截流。因此,高处的水要想办法从高出排出,低处从低处排出,这样才能减轻圩区内排水的压力。

留湖蓄涝,排蓄结合。圩区内人们大部分都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可以造湖进行蓄水,这样不但可以减轻洪水对圩区的冲击,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业生产用水。所以在排水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排水和留水相结合,这样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排水的效果和质量。

对于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的圩区,地表硬化比例大幅增加,圩区内部可调蓄水量减少,对应需求的排涝能力也大幅提高;圩区排涝能力的增加又促使了局部区域的洪水壅高,洪水出现的频率大幅度提高,给圩区防洪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风险。科学规划圩区的排水设计,增加圩区内部的蓄水能力,留湖蓄涝,排蓄结合,依然是高效解决圩区防洪排涝能力的途径。

3.3 除涝排水设计标准

在规定除涝排水设计标准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和发生洪涝的频率,充分考虑圩区内部以及周边区域城镇化发展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标准的科学性。

4 总结

圩区治理对区域防洪排涝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人们的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清楚产生洪涝灾害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改善排水系统的各个环节,同时提高并保证堤坝的质量,才能使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1]郭磊,裘骅勇,刘明国等.浙江省太湖流域防洪治涝规划关键技术——适宜的防洪控制水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1,9(3)∶52-56.

[2]张俊华,刘美华.南通市中小河流治理实践与思考[J].人民长江,2012,43(18)∶36-38.

[3]蒋耀,张真.加强常州市中心城区防洪减灾能力建设的思考[J].江苏水利,2011,(2)∶29-31.

TV212.5+3

B

1673-8853(2017)09-0018-02

吕荣(1964.7-),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工作。

2017-7-5

编辑:刘 青

猜你喜欢

圩区防洪洪水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该做的和不该做的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嘉善县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初探
嘉兴市秀洲区圩区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