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当领导:领导干部敦品励行三十二力通则》评介

2017-03-01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领导力领导者领导

赵 德 润

《学习当领导:领导干部敦品励行三十二力通则》评介

赵 德 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学习当领导——领导干部敦品励行三十二力通则》,这部鸿篇巨著的可贵之处,在于通过总结新时期治国理政经验,系统论述了国家运行体系和管理模式。本书论述的领导干部敦品励行三十二力通则,领导力是管总的,是一切工作的统率和灵魂,是国家一切事物朝着既定的美好方向前行的关键所在。世界上再好的谋略和计划,如果没有人坚强地引领和执行,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领导力是努力让最聪明、最有创造性、最能从人民中汲取营养的人才聚集在党和政府周围。如果领导者尊敬人民、把人民的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并且永远坚守自己的诺言,这样的领导者必定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党和国家的事业也必定无往而不胜。

领导力是领导者和领导集体把握组织的使命并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不懈奋斗的一种能力。领导力是治国理政思想和谋略的高度体现,可以改变国家和地区的命运,影响世界的走向。古往今来,当领导力让人们看到国家的兴旺和社会的进步时,就会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领导力取决于领导者的品质和个性,其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具有崇高理想、坚持法制原则、有高度决策力和执行力的领导集体,其成员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等能否优势互补,直接关系着领导力成败。

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疑要依靠政治优势、经济实力、国防建设、科学技术、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竞争力,但核心竞争力在于领导者和领导集体全面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和能力。

古人讲:“君子为政之过,以修养为本。”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把自我修养看作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和根本。道德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提高领导者个人素质和修养至为重要。领导干部要做到理论修养要精,政治修养要强,道德修养要高,纪律修养要严,作风修养要实,如此才能守护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本书在强调领导力的核心和统率作用的同时,着重分析了为政者六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创造和创新的能力。发展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的伟大创造。

第二,筹划和判断能力。领导者必须具有战略思维,善于深谋远虑,运筹全局,遇到矛盾和问题善于出主意,处理棘手的问题善于及时决断,能够在错综复杂的情况下判别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从多种谋略中选出最好主意,从多种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不为一时一事的得失所困惑。善于排除干扰,控制局势,使其向有利于事业的方向发展。

第三,灵活应变能力。把握复杂多变的国情世情,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在形势、条件已经改变的情况下,或者遇到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应当处变不惊,既不能无所适从,又不能掉以轻心,应当沉着冷静,应对自如,灵活机动,果断处置。当然,果断处置决非草率从事,随意武断,而需要的是慎重地作出合乎实际的决断。

第四,改革决策能力。领导干部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能力,在于对环境变化的准确把握,及时提出新观念、新方案和新办法。应有对新苗头、新事物、新问题敏锐感知的能力,尤其在出现某种新的动向时有特别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获信息,形成新观念、新思路、新设想。思维要活跃、富有胆识,不迷信权威,不为过时的老观念、老框框所束缚,同时要敢想、敢说、敢为,不断探索改革新路子。

第五,组织协调能力。组织管理才能表现为精于运用组织力量,能够把各种不同水平、不同意见的人恰当地结合起来,形成配合默契、步调一致的集体活动。这样,领导干部才能有效地调动各方力量,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犹如一个交响乐团,在乐队指挥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下,演奏出美妙的乐章。

第六,学习与亲和力。学习是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习近平、李克强青年时代就读过许多古今中外经典名著,与人民打成一片,成为读书学习和联系群众的楷模。领导者在与人民交往中,要敬畏人民,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努力成为人民的知音,必然会获得人民的真心拥护。领导力是支撑领导行为根本保障,其着力点是领导过程。换言之,领导力是为确保领导过程的进行或者说领导目标的顺利实现服务的。在领导力中,感召力是最本色的领导能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使命感、令人肃然起敬的道德修养、充沛的激情、渊博的知识、超强的能力和独特的形象,他就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感召力是处于顶层的领导能力,前瞻力和影响力是感召力的延伸和发展,是处于中间层面的领导能力;而决断力和控制力是处于实施层面的领导能力。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证明,中国政权的平稳交接,国家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已日益形成程序化、制度化、法治化和常态化,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在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过程中进一步走向成熟,也是国家运行体系的伟大创举。这一伟大创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一样,令世界瞩目。

然而,对许多领导干部而言,他们的领导能力发展不够均衡,在某种或某几种领导能力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来分析,如何解决领导能力“短板”,从而实现领导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仍然是摆在他们面前严肃的课题。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至违法乱纪等问题,影响了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损害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正常秩序。铁腕反腐正在使领导干部队伍和整个中国发生强劲的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可以预见,随着各级领导干部整体素质、领导水平、领导能力的不断提高,“四个全面”的战略目标一定会实现。

(本文作者: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馆馆员)

责任编辑:王鹏凯

猜你喜欢

领导力领导者领导
领导力的“蓝海战略”
领导力愿望清单
2016重要领导变更
《领导力21法则》
海汇村布行业中的真正领导者
金圣节能清净剂 节能减排领导者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
我军早期著名的领导者黄公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