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民扶贫 如何把根扎下
—— 基于修水县、石城县移民新村的调研

2017-03-01曹国庆陈美球

中国领导科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修水县长乐新村

曹国庆 陈美球

移民扶贫 如何把根扎下
—— 基于修水县、石城县移民新村的调研

曹国庆 陈美球

本文通过剖析江西修水县良端移民社区和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经典案例,总结异地移民社区特征,提出促进易地移民扶贫、培育新社区治理机制、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就近解决就业等对策建议,对我国集中连片扶贫攻坚工作提供借鉴意义。

异地移民;扶贫;人文关怀;就业;对策

我国深山贫困人口占据相当比例,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移民扶贫是良策。江西省修水县良瑞移民社区和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是大规模集中安置和就近小规模安置的两个典型,课题组通过对这两个案例的深入剖析,在总结移民扶贫社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易地移民扎根社区的对策建议。

一、易地移民扶贫社区特征

易地移民扶贫社区是在政府统一安排下快速形成的社区,村民向市民的转变骤然,有其显著特征:

(一)市民、农民的双重属性明显,普遍存在对政府高度依赖的心态

一方面,农村承包山林田地保留,村级组织也暂时保留,村级集体成员权益不变,原有的农村各类惠农补贴等政策继续沿用;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又是参照城镇居民,可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政策待遇。这对社区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得农村的相关管理政策,又要熟悉城镇居民管理。由于移民扶贫是政府组织的整体搬迁,往往导致移民对政府高度依赖,一切问题都指望政府解决,大事小事都找组织。不论是农村的承包山林遭盗,还是找不到工作、邻里纠纷,都找社区管理者解决。

(二)移民弱势群体多,社区管理难度大

移民来自不同的深山区、地灾区,不仅风俗习惯不同,方言也相差较大,不同村庄的村民容易产生误解与矛盾,彼此之间存在排斥心态,一时难以合群,邻里关系紧张。而且,移民中的贫困人口占据较大比例,社区留守人口多是老人、妇女与小孩,弱势群体面广,受教育程度以及对城镇生活环境和现代生活方式适应能力偏低,不会正确使用健身器材,损坏频度高;个别不识字的老人面对没有明显差别的楼房,常常找不到自己的家;在绿化区随意开荒种菜等。此外,社区管理制度的执行也有一定难度,如物业费问题,尽管按最低标准收取,但仍然难以收齐。

(三)实现充分就业难,生计问题突显

“经济收入没保障”是移民的最大担心。一方面,生活成本明显增加,原来在农村,粮食、蔬菜、烧柴都能自给自足,生活成本低,搬入社区后,什么都要花钱。另一方面就业难。原在农村,60~70的村民还是干农活的主要劳动力,而在城镇没有用工单位会聘用60岁以上劳力,最尴尬的是50~60岁的“老人”,在农村他们都是壮劳力,多是家庭的顶梁柱,但由于缺乏非农技能,在城镇很难找到工作,有一种强烈的无奈感。由于打工是农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移民后,家庭收入多元化,总体讲是增加明显。不论是修水县良瑞移民社区,还是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移民后家庭总收入普遍增长50~80%。

(四)传统精神寄托失落,对新的社区治理权威需求尤为迫切

村民整体搬入移民社区后,由传统乡村熟人社会走向了半熟人社会,道德权威和宗族长老不再成为能有效维持秩序与安全的力量。一时缺乏精神寄托,行为就容易冲动,来自同一村庄的村民容易形成各自的利益“小团伙”。这对移民社区治理结构的尽快形成提出了迫切需求。

二、促进易地移民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要尽快让易地移民扎根社区,就必须正视移民扶贫社区的特征,强化社区建设和创新社区管理,构建政府、市场、非政府组织多元主体的协同机制,改变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和移民对政府过度依赖,切实降低社区的管理成本。

(一)生计出路的解决是核心

生计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决定着移民能否在社区安心居住。一是要尊重移民社区生计多元化的现实,多方位提出就业服务。课题组对修水县良瑞移民社区的家庭主要收入来源进行调查,发现“外出打工”的比例最高,约占四成;“做临时工”和“自己做生意、创业”比例相近,分别占二成,而“就近打工(晚上回家住)”和“就近租地务农”分别各占一成。这就要求政府对移民社区的就业指导不能“一刀切”,应因人而异,全方位考虑,既要在非农就业信息与岗位上提供方便,还要充分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对目前难以流转的耕地,村民会继续耕种,如在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骑摩托种地”现象很普遍。因此,迁出村庄的房屋不宜全部给予拆除,在农忙时节回去劳作,也有个栖身之地和农具、农产品存放之处。二是创造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促进移民充分就业。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依“扩就业空间、造就业机会、创就业方式”的思路破解就业难题,一方面,引进了华欣体育用品公司等7家劳动力密集型企业落户,通过岗前的技能免费培训,实现就地上岗,提供就业岗位152个,其中安置移民和贫困户转移就业97人,月平均工资1800元左右。另一方面,允许在家加工,按质验收,依件计酬。

(二)“阵痛期”的渡过是关键

移民社区应把“阵痛期”缩短,实现平稳过渡。一是要创新社区管理机制。修水县在移民社区管理组织机构上,由原乡镇各抽调一名科级干部组建一个临时小区管委会,负责重要事务的协调,在管委会下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党支部,负责社区具体事务的管理,保留原来行政村党支部,并明确“五不变”(村建制不变、村干部职数不变、村干部待遇不变、村级组织不变、村级债权债务不变),实现了村民管理的延续性。当社保、医保等相关政策存在城乡差别时,允许在农村与城镇中选择。二是充分发挥村干部的作用。村干部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原有村庄共同体的传统精神,在村民事务管理与矛盾调处中具有先天优势。修水县不仅充分发挥了现有社区干部的作用,还充分利用老村干部的权威,他们虽然年龄已高,但在村民心中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威望,有着很强的协调能力,良瑞小区主要事务中心的负责人多由这些人担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社区自我管理机制是保障

社区自我管理机制的构建,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改变移民对政府依赖的客观条件。一是构建社区矛盾自我调处机制。移民社区居民来自不同的村庄,人员构成相对多元,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不同,彼此之间容易发生误会,特别是当移民的心理预期与现实产生落差时,心理失衡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家庭矛盾、社交障碍、个人挫折,都需要有疏导途径,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即使同一个家庭也存在一定的矛盾,年轻人视易地移民扶贫为改变命运的机遇,而老年人则视为背井离乡之痛;对移民后遇到的各种不如意,年轻人和老年人常常相互抱怨。为此,修水县良瑞移民社区和石城县长乐移民新村分别设立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和居民办事大厅,由社区工作人员、德高望重的调解员等组成社区矛盾调处工作组,专门为移民排忧解难,调处矛盾纠纷。二是充分发挥社区居民的主人翁作用。“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石城长乐移民新村为了调动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成立了由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家族长老等熟悉属地风俗、个人威望较高、协调能力强、善于运用“乡规民约”的人员组成的社区事务理事会,制定了“公开、透明”社区管理机制,包括管理议事机制、民主监督机制、财产管理机制、服务群众机制,对社区管理取得了明显效果。修水县良瑞移民社区通过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伴我行”等活动,引导社区老人养成城镇文明生活习惯,提升社区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人文关怀与社区文化的建设是灵魂

精神脱贫与物质脱贫同等重要,精神脱贫离不开人文关怀与社区文化的建设。一是加强人文关怀的组织建设。任何对移民的人文关怀活动都需要相应的组织来实施。良瑞移民社区建设了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卫计服务中心、阅读培训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议事服务中心等,负责组织丰富多彩的人文关怀活动。二是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大部分扶贫对象都是弱势群体。重视弱势群体的关怀,才能实现扶贫的目标。在易地移民扶贫中良瑞移民社区举办“留守儿童课余辅导班”及寒暑期“青鸟课堂”,帮助留守儿童学业,获得了很好的群众口碑。三是营造互帮互助的社区氛围。互帮互助是构建社区文化的基石,也是形成社区凝聚力的有力举措,石城长乐移民新村鼓励本地居民免费给移民户提供用于种植蔬菜1~2分地,从而降低了移民的生活成本,针对平时社区多以老人小孩为主、壮劳力不够的特点,成立了互助组织,谁家办红白喜事需要劳力或遇到困难,大家相互帮忙,进而增进了相互间的信任与感情。

(本文作者: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江西农业大学MPA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江生亮

朱时华·书法作品

猜你喜欢

修水县长乐新村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堂
江西修水县三帝殿傩神及傩案班考述
长乐姑娘陈佼怡 新晋欧洲华姐冠军
一片冰心育桃李 六秩弦歌谱华章——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简介
大宋小神探 夜黑黑,敲窗声
长乐未“羊”准妈妈节日期间注意事项
评比的春雨,浇灌新人新村新貌
“五老”宣传队走乡串镇唱新村
发挥“五老”队伍作用 创建“三无四有”新村
不分内外育人 建设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