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日升昌看晋商之金融创新

2017-02-27崔宇琛

经济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两权分离

崔宇琛

摘 要:创新是晋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称雄于国内外商界的主要原因,也是推动中国近代金融发展的主要力量。晋商在金融实践中形成的多元股份制、两权分离制和风险防控制等成就,对我国金融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日升昌 多元股份制 两权分离 密押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55-02

平遥是位于山西晋中地区的一座古城,我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就诞生在这里。1823年,清道光初年,一个叫雷履泰的商人开办了日升昌票号。从那以后的100多年间,由山西商人陆续开办的票号曾一度控制了整个大清国的金融流通。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这些票号从事着存款、放款、汇兑等现代银行的重要业务,在清代中后期国家财政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和支撑作用。晋商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得益于他们在金融实践中的创新。

一、创造性地使用了形式多元的股份制

股份制是一种公司的组织形式,发起人通过发行股票募集资金筹建企业。入清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以往那种合伙制、伙计制等形式出现了种种弊端。日升昌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于清乾隆、嘉庆之际,逐渐形成了股份制的经营模式,亦称股俸制。

“出资者为银股,出力者为身股”。银股以银子入股,持有者拥有商号的所有权,可以继承和转让,要对票号的盈亏承担责任。身股又称顶身股,以人力入股,是对票号中资历高、贡献大和业务能力强的人员的好处,是一种利润分红的激励制度。日升昌的身股分为19个等级,票号根据员工的综合才能进行相应的身股奖励。票号一般一个账期进行一次分红,大多数员工的身股会有所增加,但是对于业绩差和有错误的员工,身股也会下调。如遇到票号亏损,顶身股者不需要承担亏损的责任,仍然可以拿到分红。随着这种制度的推进,有些票号规定,对于普通伙计也可拥有身股,参于年终分红。

身股是日升昌在人力管理方面的创新之举。“人银俸股,东伙同心”,由于股份制把人与财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有力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东家和伙计的利益融于一体,成为利益的共享者和风险的承担者。晋商的票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能称雄于中国金融界,并将业务扩展到国外,股份制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确立了责权明确的两权分离制

明清时期,晋商迅速成长崛起,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受地域等因素影响,所有者很难对经营者进行直接约束,两权分离是晋商在经营上的又一创新。两权分离制作为一种经营机制,其内容和形式都有着一套系统而严密的具体规定,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日升昌票号的组织结构为东家、掌柜和伙计三种人,奉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信条。他们择优聘请经理,将票号的财务、经营及人事聘用全权交给他们。“财东自将资金全权委诸经理,系负无限责任,静候经理年终报告。平素经营方针,一切措施,毫无过问”。日升昌还规定,“财东只能在决算分红时行使权利,平时不得以商号名义在外活动,只有掌柜才能对外代表商号”。掌柜每年年终汇集营业报告表,造具清册,向财东报告。每三年为一个账期,与财东决算一次。

以日升昌为代表的晋商票号,严格实行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彻底分享的两权分离制度。这种大规模的放权,让经理们获得巨大责任感的同时,也拥有了巨大的荣誉感。经理们自然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竭尽全力管理票号。

这种两权分离的制度实现了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分工,使票号的经营管理者具有很强的专业化特征,他们熟悉票号业务,了解市场行情,对于票号的运作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其次,有效调动经理层的工作积极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安排,使资本家与经理人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经理人员在经营中具有充分的运作权力,这样对有效发挥管理者的专业经营能力无疑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实行了严格的防范金融风险制

1.“预提护本”制的实行。谨慎稳重是晋商在经营上的一个特点,为防御风险,晋商设计了一套较完善的办法,日升昌就实行了“预提护本”制。就是在账期分红时,从红利中提留一定的比例,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倒账损失。建立风险基金的目的在于专款存储,一旦发生损失,以此作为补偿,以防出现空底,即现在的“空壳企业”。

除预提护本外,晋商还实行了倍本、厚成、公座厚利等制度,用来扩存资本规模和企业实力。“倍本”是指在帐期分红时,按股东份额比例,所提留的一部分红利。“厚成”即让账面资产价值远远低于实际价值。如此一来,这些留下来的账款、商品或其他财产只能是未来的盈利因素,而绝不会成为亏损因素,这种结帐方式使绝大部分资金都变成为积累资金。“公座厚利”是在员工身股和财东银股的红利未分配之前就提取一部分利润,类似于现在的公益金、公积金。

2.密押制度的建立。票号用以汇兑款项的主要凭据是汇票,晋商的票号遍布全国各地,对汇票的使用量非常大。票号实行“认票不认人”的制度,因此汇票的防伪性极其重要。经过不断地摸索,形成了一种密押制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做了精心设计。

日升昌票号创造性地使用汉字来代表数字,这种密押制度可谓是匠心独运。用“谨防假票冒取,勿忘细视书章”12个字,对应每年的12个月份。用“堪笑世情薄,天道最公平,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善恶总有报,到头必分明”30个字,对应的是每个月的30天。用“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10个字,对应的是银两的数目。“国宝流通”,对应的是银两的数字单位“万千百两”。如在6月20日为某票号汇银4000两,它的密码就是“取人城宝通”。更重要的是,这些密押也不是一成不变,用过一段时间,再行变更,若有人想要破译或者伪造,更是难上加难。除此之外,汇票的防伪措施还包括,隐含在汇票里的水印、印章,还有汇票书写的固定笔迹,层层构筑起了汇票的“防火墙”。通过以上防伪措施的实行,日升昌票号在一个多世纪的经营过程中从未发生过一起误领、冒领等事件。

余秋雨在《抱愧山西》中这样描述日升昌:“就是这样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尽管日升昌小小的院落无法与现代银行的摩天大楼相比,日升昌仅有的分号也无法与当代覆盖全国的金融网点相比,但我们可以从日升昌看到当代银行的影子,感受到日升昌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虽然它在百余年的风雨飘摇中,有过成功的辉煌,同时也经历了失败的无奈,但它的成长留给后人许多值得探讨和反思的话题。

参考文献:

[1] 高春平.晋商案例研究[M].中化书局,2007

[2] 孙丽平,高春平.晋商研究新论[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

[3] 董继斌,晋商与中国近代金融[M].山西经济出版社,2002

[4] 刘建生,晋商研究述评[M].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5] 贾丽平,从晉商文化看晋商成功[M].中国合作经济,2005

(作者单位:太原市第五中学 山西太原 030012)

(责编:李雪)

猜你喜欢

两权分离
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支持效应还是掏空效应
机构投资者、两权分离与公司资本结构
公司内部代理问题分析
民营金字塔结构、产品竞争市场与企业创新投入
终极股东两权分离投资者保护与过度投资
我国上市公司两权分离与盈余管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