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2017-02-27程迎接

艺术评鉴 2016年20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

程迎接

摘要:湖北民歌《龙船调》流传很广,不仅许多歌唱家经常演唱,近年来,一批作曲家根据《龙船调》的民歌素材创作了一些声乐作品,其中雷子明词、方石曲的《新龙船调》和贺沛轩词、李昕曲的《新龙船调》比较典型。这些创作的新歌彰显了民歌《龙船调》的强大生命力和艺术魅力,给我们在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上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龙船调》 《新龙船调》 继承与发展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流行于鄂、渝交界地带的利川等地,后经演化而成划彩龙船的一种唱腔①。上世纪五十年代,利川的文艺工作者将该曲经过整理,以《龙船舞》的形式参加“恩施首届民间歌舞文艺会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后来历经多次的表演,逐步取消采莲船的表演只唱歌曲,并正式定名为《龙船调》。《龙船调》经历代演唱家不断演绎,唱红全国,并享誉全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一、民歌《龙船调》音乐分析

民歌《龙船调》②是五声徵调式,曲式结构清晰, 可以界定为再现三段式, 其结构图示为:前奏+A(a+b)+B(对白3小节)+A(a1+b1)

前奏4小节是以十六分音符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有着优雅欢快的情绪,见下谱例:

尔后是土家妹娃儿的歌唱,这是歌曲的主题句,规模为7小节,结构不规整,旋律以三度和级进音程为主,节奏上加入切分使旋律具有活泼型的动感特征,刻画出妹娃儿欢乐的心情。接着是两个带有衬词乐句的男女对唱,节奏仍然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旋律在级进和三度的基础上出现四度和六度大跳音程,使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更进一层。

第二乐段以纯粹的3小節说白构成,男女的对答中显示出妹娃儿的朴实和羞涩,显示小伙的率直和大胆。乐谱中的节奏型可以理解为在对白中以船桨敲打船舷作为对白的节奏式背景。

再现段中,延续了主题句的切分节奏和土家族音调特征,表达出融洽的生活场景。

通过分析民歌《龙船调》音乐,其特征可概括为:每一句的旋律线条以下行为主;行腔基调具有土家族民歌典型特色,以la-do-re 三音列为骨干音行腔,旋律中多次停顿在羽音上,但全曲却终止在徵音;调式主音出现不多,这是这首民歌也是土家族民歌的显著特点,整首歌调式主音sol( 徵) , 出现了10 次,但8次系经过音, 第二句的半终止在sol,最后的全终止在sol,曲中围绕la(羽)、re(商) 两音的运转手法, 使这首民歌成为具有浓重la (羽)、re(商) 色彩的,对比性强烈的sol ( 徵) 调式民歌。

二、方石作曲的《新龙船调》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由雷子明作词,方石作曲的《新龙船调》,2007年推出后,被称之为是民歌《龙船调》的姊妹篇。《新龙船调》在民歌《龙船调》歌词描绘的简略情节基础上增强了一定的叙事性。词中既回忆了当年的“龙船调”,又增加了现代的“龙船调”;既有对当年妹娃儿和艄公的回忆,又有现代妹娃儿和艄公的情感表露。歌词增加了人物心理刻画,将部分衬词予以重复发展,并增加新的衬词,使得整首歌曲像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引人入胜。

(二)歌曲特征分析

1.音乐整体规模扩大,曲式结构复杂

全曲整体规模由原民歌的26小节扩大为118小节,发展了原民歌结构的三段式,为带回旋风格的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2.对原民歌音乐主题材料的引用与发展

(1)用民歌《龙船调》的主题旋律作为贯穿全曲的核心材料,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发展。比如,将原民歌主题中典型的do-mi和do-la三度音程及其转位六度音程作为核心音程,遍布全曲,达到与原民歌旋律的紧密关联。

(2)调式音列一脉相承

原民歌是羽调式为中心的下行三音列re-do-la 进行,但结束句为徵调式。作曲家在《新龙船调》创作中前段落是la-do-re三音列上行为主,半终止以商调式为主导,后段为先四度上行再下行变成la-re-do三音列,形成以宫调式和徵调式交替为乐句的结束音,但全曲的主体调式为羽调式。可以看出在创作技法上对于原民歌调式风格在继承上又体现着发展。

(3)节奏节拍统一中有变化

原民歌为四二节拍,以一拍四音的均分节奏为主,加之切分和附点节奏的推动,在中等速度中表达出欢快明朗的情绪,最长音为二分音符。而这首《新龙船调》为四四节拍,以八分音符均分节奏为主,曲中有大量的切分节奏,整体速度稍快,给听众以欢快激动之感,不算结束音,最长音为全音符。不难发现,新旧两首《龙船调》在节奏节拍方面既统一又有着变化。

3.对原民歌核心对白的发展

在原民歌中“妹娃要过河,那个来推我?我就来推你嘛!”完全是人物的对白,并从曲式结构中独立划为中段,而在《新龙船调》中,这一经典对白被作曲家处理为呈示部,分别进行合唱的A段和男女对唱的B段,变说为唱,体现着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

三、李昕作曲的《新龙船调》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由贺沛轩作词,李昕作曲的《新龙船调》,是在2009年“天下湖北美”湖北形象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一首优秀歌曲。这首《新龙船调》叙述的背景还是土家人生活,主人公变为阿哥撑船载着幺妹顺风踏浪去赶集,描写了见闻城里城外的美景,抒发了对好年景、好生活的赞叹,对家乡的热爱。从词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经典《龙船调》的力图突破,这个突破不生硬、不别扭,与时代的变革和当下人们的生活相吻合。

(二)歌曲特征分析

1.音乐结构上对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这首《新龙船调》的整体规模与原民歌相似,曲式结构为三段体,中段规模略小。但其第一乐段与原民歌结构不同,作者设计为规整的起承转合式结构,这是与曲首表达的幸福、安宁的生活氛围是相适应的,全曲结构图示如下:

2.对原民歌材料的继承与发展

(1)对原民歌主题音乐的隐含式借用

原民歌主题的核心音和切分节奏隐身于这首《新龙船调》的第三乐段,如果将该句以清角为宫的转调手法还原,即可再现原民歌的主题句的核心,见下谱例:

这一手法的运用是需要与全曲的调式风格相统一,反映出作者创作中的力图突破传统的思维。

(2)原民歌旋律素材的巧妙引用

从显性的乐谱来看原民歌的la-do-re调式三音列,在全曲出现了七次,分别是A段的5次和C段的2次,这在使全曲继承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在中段未直接出现以上音列。如果将中段第一句以变宫为角的方式可转调为F商调式,即可发现以mi-sol小三度的音程为多,原民歌中有特点的大三度似乎在曲中没有发现踪影,但全曲包含了比较多的mi-sol和la-do小三度音程,可在原民歌第7小节第一拍中找到踪影。

(3)调式风格的变化

从调式上看,全曲与原民歌一致的地方是乐句终止以羽调式为多,徵音在全曲出现较少。不同的是原民歌终止在徵调式,而本曲终止在羽调式,原民歌曲中调式的变化不多,这首《新龙船调》在创作中,作曲家设计了多处调式转换,在民族调式中清角为宫、变宫为角转调手法在本曲中均有体现。

四、结语

湖北民歌《龙船调》流传很广,不仅许多歌唱家经常演唱,近年来,还有一批作曲家根据《龙船调》的民歌素材创作了一些声乐作品,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两首《新龙船调》(雷子明词、方石曲版本和贺沛轩词、李昕曲版本)。这两首代表性创作歌曲与民歌《龙船调》在规模、曲式结构、衬词运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歌《龙船调》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也给我们在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上以新的启示。

注释:

①赵娟:《从<种瓜调>到<龙船调>》,《音乐创作》,2013年第10期第149-150页。

②本文五线谱例据《湖北民歌集》1962年版简谱曲谱重新制谱。

③方迪星:《谈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艺术风格》,《艺术教育》,2011年第11期第96页。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
开辟学校文化建设新境界
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汉语言中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冲击和影响
从和服反观汉服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
浅论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当代戏曲艺术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广西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研究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