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舞台表达形式

2017-01-13米平平

艺海 2016年12期
关键词:继承与发展传统服装

米平平

〔摘 要〕针对中国传统服装在舞台上表现形式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我国传统的汉服、唐服等服装特点出发,采用分层讨论的方法,分析了我国传统服装在实景舞台、影视舞台和生活舞台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得知传统服装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多样性和综合性。

〔关键词〕传统服装 舞台表达 继承与发展

传统服装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是为了纪念过去,也是传承文化,同时也包含艺术的成分。传统服饰在当下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也是一种传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比如结婚仪式上的中式服装:穿着凤冠霞帔或是长袍马褂;大学生毕业照中的汉服。传统服饰不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会是出现在舞台上。生活中,服装的展示可能会有诸多的不便,但是在舞台上,根据舞台故事发生的背景,可以酣畅淋漓地通过舞美灯光、服装服饰表演来再现当时朝代的审美和情景。

一、传统服饰

传统服装能够反映朝代的文化和一些标志,同时也是人们了解一个朝代很好的开端,通过了解一个朝代的服装,来了解一个朝代的审美和文化。

(一)殷商服饰。在古代很多地方的服装都会有尊卑和男女之分,后世对于服装有一个口语化的名字叫做“衣裳”,这种称呼就来自于殷商,在这个时期,人们的服装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为衣,下为裳。在衣裳的腰身部位和衣袖部分的设计都是紧窄的,长度到膝盖之处,方便活动。

(二)秦代服饰。秦朝在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始皇认为以士徳得天下,崇尚黑色,所以秦国服装的主色是黑色;在服装的样式上主要是袍服,袍是一种始于战国的长衣,袍的样式一般是大袖收口,头上还有冠,腰间有佩刀。秦朝战袍也非常有特点,一般是由布帛、金属和皮革缝制而成,脚上穿的是布底鞋,高级将军则是长襦、长裤、彩色铠甲。

(三)汉代服饰。汉服主要是袍、襜褕、襦和裙。在汉朝,有钱人可以穿绫罗绸缎,一般的人家短衣长裤,穷苦人家则是粗布做的短衣,称为短褐。礼服主要是祭祀的时候穿的服装,通常比较华丽,祭祀礼服还分为冕冠服和长冠服,前者是天子、三公诸侯及卿大夫的祭祀礼服,一般祭祀天地神明。

(四)宋明代服饰。宋朝服饰在大体上还是延续了唐朝的风格。官员与士大夫一般穿对襟长衫,袖子大,袖口、领口以及衫角都有镶黑边,头上一顶方桶形的帽子,被称为东坡巾。对于老百姓而言,服装一般是圆领的长袍,颜色主要是黑白两种。明朝着装上开始恢复汉朝的服饰,男士主要的穿着是宽大的长衣,而且还流行六、八瓣的缝合的小帽。女装也是袍子,只不过贵妇们多穿红色的,而一般的女子则穿桃红、紫、绿等一些淡颜色的长裙,另外还要在腰上系着绸带。

(五)清朝服饰。清朝的长辫子、长袍马褂、满族服装等等成为当时的标志,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西方人对国人的印象依旧停留在此。清朝是由满族人统治的,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汉人,在皇亲国戚的满族人的服装上主要是满服,女多着旗袍,头戴发饰,脚踩花盆底鞋,男的多是长袍马褂,绝大多数官员在服装图案上来区分等级。至于清朝的汉人,多数还是身着汉服,在原来汉服的基础上基本上没有区别。

(六)民国服饰。在民国时期,人们的思想逐渐开放,孙中山先生领导人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与孙中山先生有关的服装也随之诞生了,被称为中山装。女性旗袍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原有的基础上,缩小了腰身,剪短了袖子,大腿部也进行了开叉的处理。一直到现在,中山装和旗袍还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服饰。

二、中国传统服装的舞台表达形式探究

中国传统服装服饰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阻碍,尤其是寻找传统服装服饰继承的载体是一个关键,而《云南印象》是目前最成功的案例,作品中对云南少数民族的服装进行了酣畅淋漓的诠释,相继诞生了丽江印象、漓江印象、大明宫词以及长安歌等等。把传统服装服饰以现代艺术的表达手法寄托在舞台上,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推广,更便捷地传播到世界各地,更有效地将历史与文化再现在舞台中,丰富人民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继承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在实景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实景舞台主要分为有声舞台和无声舞台,有声舞台包括话剧、戏剧、歌舞表演等,舞台演员有台词的一类舞台表现形式。无声舞台则指的是模特展示、默剧演出等,舞台上的演员不发声的一类舞台表现形式。

有声舞台中,无论是话剧还是戏剧,歌舞,主要是设定情景、配合场景与人物对话来进行表演。比如在话剧中会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角色,尤其是在不同时期的朝代中,服装服饰的重要性不可替代,特定舞台上演员在表达人物性格和内在的同时,配合恰当的服装服饰与妆容发型,可以极大地增强人物角色特征。如西安大型歌舞剧《长安歌》,它的朝代背景是唐朝,所以服装都采用的是唐朝服装,在服装定做的过程中,为了美的体现,对于唐朝服装都做了改进,尤其是发饰,在高度和发簪的数量上都有提高。

无声舞台中模特的服装服饰展示可以再现朝代魅力,增强服装服饰的舞台美感,比如说民国的女士旗袍,如今通过一定的改变,更加彰显东方女性美的改变,已经走向了世界的舞台。无论是当红明星还是超级模特,身着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旗袍,走红毯的过程中,将中国文化展现给世界。模特展示还可以作为一种巡展的形式,将历代服装服饰再现舞台,将各个朝代最富代表的绚丽服饰展现出来,配以相应的灯光、舞美、音乐,将舞台效果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获得比单纯的静态展示或解说更佳的效果。最著名的就是中国著名艺术家胡晓丹先生创作的“流动的紫禁城”,该演出以气势宏大的故宫为背景,演出形式既有舞台剧,又有历史博览的内容,通过对流动的服饰、舞美、音乐及声、光、电等现代技术巧妙结合,演绎出了紫禁城的建筑、艺术、历史、文化,展现了中华千年传统文明与主流文化的真谛,使观众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之美。从1995年1月在北京保利剧院正式公演以来,历经20余年,演出足迹遍布60多个国家地区,至今久演不衰,是最经典的中国传统文化展示形式。

(二)在屏幕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屏幕舞台不仅仅限于电视、电影,移动屏幕终端、大屏幕广告牌等也是目前常见的屏幕舞台。在电视舞台中,我们常见的是历史剧。历史故事的重演与再现都有一定的朝代背景,因此剧中人物的穿着必须与历史朝代中的服装大体一致。最经典的就是以清朝为故事背景的《还珠格格》,以汉朝为发展背景的《卫子夫》等。还有流行的网络剧、穿越剧等,这些不按朝代服装服饰规则进行搭配组合的例子不能作为主流,只能是昙花一现。传统服装服饰在电视舞台上的表现形式都是以电视剧呈现出来的,在电视中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电视制作方必须坚守服装道具严格按照朝代背景来进行,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在电视舞台上传承传统服饰。

除了电视电影舞台之外,一些综艺节目中也常常出现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身影,比较成功的案例就是《年代秀》,在《年代秀》综艺节目中,通过节目组设定具体的年代,然后主持人和嘉宾一起回忆过去,并且还会通过穿着具体的服装表演具有年代标记的节目,增强节目效果,同时也更好地展现了各个时代的服装。

(三)在生活舞台上的表现形式。在现代生活中,随着国门打开之后,我们与世界交流的日趋频繁,追溯传统文化,再现国学影响力,日趋潮流。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回归中式婚礼、年轻人开始追求国服,再现汉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生活舞台上,我们已经日渐形成一种趋势和流行,对于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的理解、包容、再现与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探究中国传统服装的舞台表达形势的意义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珍宝,通过探析中国传统服装的舞台表达形势,可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并且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我国的各朝各代的服装进行一定的舞台形式表达,是对我国传统服装进行继承,也是在继承的同时进行发展。通过探析中国传统服装服饰在舞台上的表现形式,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带一路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国新面貌展示在世界舞台中,在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更加自信地看待自己的传统文化,保留传统文化,再现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文明。

参考文献:

[1]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吴丹 ;《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4期

[2]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滕腾;《大舞台》;2015年第9期

[3]基于汉服领襟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创新应用与研究;卢晓晓 姚琛;浙江理工大学;2015年

[4]浅析宋代服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王晨佳子 张莉;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5]中华民族风格服装服饰国际化探索—礼服设计;刘馨怡 齐德金;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

猜你喜欢

继承与发展传统服装
时尚元素与传统服装结合的中国风服装设计刍议
印度传统服装的魅力
基于民族传统服装设计的高职教学研究与实践
设立“传统服装日”,先要找准文化定位
论旗袍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浅析
论旗袍与现代服装设计的结合浅析
“一带一路”与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传统服装出口的影响探讨
对民歌《龙船调》及两首《新龙船调》的音乐对比分析
湖北民间织绣工艺的现代产业化可能性初探
瑶族舞蹈的道具运用与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