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拓展阅读
——自私而无畏的“母爱”

2017-02-26祁云枝

初中生世界 2017年18期
关键词:蔷薇抗争重生

祁云枝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拓展阅读
——自私而无畏的“母爱”

祁云枝

岩蔷薇,顾名思义,是生长在岩石上的蔷薇。

初夏时节,深绿、油亮的叶片顶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蔷薇花瓣开始铺在裸露的沙砾或岩石上,红的如霞,白的若云,黄的似锦……五枚圆形的花瓣,按顺时针方向依次叠压,然后在花心部位沉淀出深色的晕纹。微皱的花瓣轻薄如纱,“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

很难想象,这柔美的岩蔷薇,拥有着如火般刚烈的性格,它会自燃,而且是故意的!

岩蔷薇名字里虽有“蔷薇”二字,花朵形状也和单瓣蔷薇很像,却和大家常见的蔷薇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是半日花科的植物。

生长在摩洛哥、西班牙中部山区岩石上的岩蔷薇,生存环境无疑是恶劣的。在与炎热斗、与贫瘠斗、与同伴斗、与狂风雷电斗的峥嵘岁月里,岩蔷薇练就了自燃的本领——把自己和周围的植物一并烧成灰烬,为下一代赢得宝贵的生存空间。

从种子钻出地面开始,岩蔷薇的叶片会持续分泌一种类似于香脂香气的挥发性精油。当岩蔷薇觉得自己的种子快要成熟时,她会将枝叶里挥发性精油的储量增加到几近饱和。这个时候,一旦遇上干燥的晴天,外界气温超过32摄氏度时,在“导火索”骄阳的照耀下,岩蔷薇就会把自己燃烧成一把壮烈的火炬!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是高温下刻意燃烧的火炬!

在这场蓄意的纵火案中,牺牲的不仅仅是岩蔷薇妈妈,生长在她周围的植物,都无一幸免。因为,自私而无畏的岩蔷薇妈妈知道,岩石上的生存空间寸土寸金,谁能占领空间,谁才能获得生存。因此,在给自己的孩子穿上“防火服”(种子壳外的隔热层)后,岩蔷薇妈妈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自杀式燃烧,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哦!或许,她更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

这自私而无畏的妈妈,在用自己的生命为孩子换来生存空间后,还不忘化作草木灰,滋养孩子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看,母爱真是太伟大了!正应了罗曼·罗兰的那句话:“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在母爱的营养中,小小的岩蔷薇种子在来年会率先破壳、发芽、展叶、开花,等轮到自己做了妈妈,在孩子“长大成人”快要离开自己时,这代岩蔷薇也会“重蹈覆辙”,像上一代母亲那样,在骄阳下让自己和周围的竞争者同归于尽,用身体的大火,为自己的孩子圈出充足的生长领地,如此代代相传……

在人们的眼里,植物世界是平静而温顺的,仿佛所有植物都会默然顺从、逆来顺受,但岩蔷薇的自燃,恰好说明,在这个世界上,植物与命运的抗争,其实是非常惨烈的。

在自然界,不只岩蔷薇敢于和命运抗争,南美洲大森林里的“看林人”杜鹃树,生长在西班牙的自焚树以及我国新疆天山地区的白鲜等,都拥有自燃的无畏本领。

树木的自燃,对森林来说,也不全是坏事。自燃,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和速度,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合的空间。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在自然状态下,每隔5~20年就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在得到人工保护后,80年间未发生过火灾。然而,这看似一团和气的背后,却导致了此地森林的生长过缓,新生林减少。1988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该公园的森林从此充满了勃勃生机。

可见,草木的自燃,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

(选自2015年第10期《阅读与作文》)

鉴赏空间

动物界的弱肉强食是众所周知的,为了生存和繁衍,动物之间争夺地盘和配偶的厮杀从未停止过。可是,又有谁知道,常人眼里平静而温顺的植物界也存在着与命运的惨烈抗争,岩蔷薇的“自燃”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自燃”的草木不仅仅是岩蔷薇,你不得不叹服大自然的神奇。

文章开篇即引出说明对象——岩蔷薇,进而直奔主题,点出了岩蔷薇“刚烈的性格”——会自燃。接着,以优美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向读者介绍了岩蔷薇燃烧的整个过程,使读者知晓岩蔷薇以燃烧来抗争自然、延续后代的独特生存技能。在此基础上,作者又介绍了自然界中“拥有自燃的无畏本领”的其他植物。这样,由点到面,让读者对植物“自燃”有了更为全面而科学的认识。最后,列举美国黄石国家公园80年间未发生火灾的例子,从反面说明植物自燃这一现象的生态意义。

读有所思

1.文章以“自私而无畏的‘母爱’”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岩蔷薇的“自私”和“无畏”分别表现在哪里?

2.文章最后说:“可见,草木的自燃,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自我毁灭,而是一种更有意义的重生。”该如何理解“更有意义的重生”?请用原文语句作答。

猜你喜欢

蔷薇抗争重生
Enabling the Movement
Enabling the Movement
蔷薇满架,好眠一夏
花开恣意是蔷薇
微软重生
顺命或抗争,接着《天注定》往下讲
女权主义REBORN重生
趣玩:南下重生
蔷薇白发抄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