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汉市2017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控

2017-02-26徐曾娴汤少云杨新华

湖北植保 2017年6期
关键词:赤霉病武汉市降雨

徐曾娴 汤少云 苏 斌 杨新华 张 凯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0016)

武汉市2017年小麦赤霉病发生与防控

徐曾娴 汤少云 苏 斌 杨新华 张 凯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30016)

小麦赤霉病属气候型病害,过去在武汉市2年~3年暴发危害一次,但近6年连年大发生,如果不大力推广抗赤霉病品种,单靠化学药剂控制其危害风险较大,故武汉市不宜种植常规抗性不强的品种。

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防控措施

小麦赤霉病是武汉市常发的气候型病害,20世纪80年代曾造成毁灭性灾害,平均每2年~3年就暴发危害一次。但从2012年以来,连续6年大发生,一般田块减产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2017年属超强厄尔尼诺年,4月上旬以来降雨频繁,非常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反复浸染流行,虽经积极组织防控,小麦赤霉病仍在全市各麦区爆发流行。

1 发生情况

2017年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局部流行成灾,据5月4日各地调查统计,全市赤霉病发生面积1.2万hm2,严重田块病株率27%,病粒率6.1%,除了对产量造成影响,还可能造成人畜中毒。

2 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分析

2.1 菌源基数高

小麦赤霉病是武汉市常发性病害之一,每年都有发生,尤其是近5年发生程度在4级以上,每年都有较高的菌源基数,武汉市植保站2016年3月21日在黄陂区、新洲区等地调查,稻桩带菌率为46%,具备大发生的菌源条件。

2.2 天气条件对病害发生流行有利

小麦赤霉病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抽穗扬花期平均气温15℃以上的雨水情况。据气象资料显示2017年4月,武汉市月均温17.9℃,比常年偏高 0.9℃,月降雨 215.7mm,比常年偏多82.3mm,雨日12d,尤其是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16.6℃,比常年偏高1.5℃,总降雨172mm,比常年偏多140.5mm,这种气温偏高,雨量偏多的阴雨连绵气候极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和蔓延。特别是4月4日~6日,4月8日~10日,连续6d降雨,而武汉市小麦一类苗处于破口抽穗期,4月16日~17日,4月19日~20日(降雨量达23.1mm),也出现了连续降雨,与武汉市二、三类苗破口抽穗期相吻合,非常有利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这是导致今年武汉市小麦赤霉病普遍发生,且发生程度较重的主要原因。

2.3 主要品种抗性差

武汉市小麦以郑麦、鄂麦系列品种为主,其中郑麦品种高感赤霉病,鄂麦品种一般为中感。

2.4 天气条件不利于防控工作开展

小麦赤霉病的关键防治是要抓住抽穗杨花期的预防工作,一般在小麦齐穗时用药普遍预防一次,如果抽穗杨花遇到雨水,则必须在降雨的间隙抢晴防治。在防治技术上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受超强厄尔尼诺现象影响,2017年武汉市小麦抽穗杨花期间降雨频繁,不利于组织开展防控工作。一些地方在降雨间隙实施了抢晴防治,但因为降雨的间隙较短,后面的雨水冲刷作用,降低了前期施药的防治效果。

3 防控对策

小麦赤霉病防治在技术上要充分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防控组织上要体现“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特点,建议在小麦赤霉病的防治工作上抓好以下措施。

3.1 选育并推广抗病良种

从源头上解决小麦赤霉病防治难的问题,如果暂时没有抗病品种,建议改种其他作物。据统计,从2012年至2017年共6年四月降雨日都在10d以上,持续连阴雨既有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又不利于药剂防控,因此武汉市不宜推广种植常规感病小麦品种。

3.2 抓好抽穗杨花期间的药剂保护

在小麦齐穗时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福美双等高效药剂普遍预防一次,如果抽穗杨花期遇雨,则必须在降雨的间隙抢晴补防。

3.3 抓好统防统治

小麦赤霉病防治适期短,任务重,要充分利用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工作,提高防控效果。

3.4 降低地下水位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排涝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创造不利于小麦赤霉病发生的环境条件。

S435.12 文献识别码:B

1005-6114(2017)06-053-002

2017-09-21

徐曾娴(1971-),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Tel:18907163133。

猜你喜欢

赤霉病武汉市降雨
小麦赤霉病农药专利资源评析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Veejet80150喷头特性及其在降雨机中的应用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龙王降雨
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