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隐喻的心理语篇建构

2017-02-26王纯磊

外语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连贯意图隐喻

王纯磊

(宿迁学院,宿迁 223800)

基于隐喻的心理语篇建构

王纯磊

(宿迁学院,宿迁 223800)

隐喻的语用潜质可以在心理语篇建构中发挥特定的作用。隐喻客观体现话语输送者的心理语用意图,其信息容量充足,受语境及心理的管束和支配。在话语接受者寻求可接受的心理理据过程中,隐喻不仅能实现匹配语境,还能构建虚拟的心理语篇。

隐喻;心理语篇;现实语篇;心理建构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语篇的研究与理解备受语言学家与心理学家的关注。心理语言学家将语篇理解解构为“一种有结构、有意图的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创造活动”。语篇研究关联语篇生成和语篇理解的两极,语篇理解是一个多层次、多侧面的心理加工过程。实现心理语篇构建的影响要素是多维的,其中,基于隐喻的心理语篇构建是分析语篇的一个有效视角。有关隐喻多元化研究态势在20世纪70年代形成两种基本观点:一是隐喻被界定为修辞手段;二是隐喻被界定为认知方式(Lakoff,Johnson 1980:45;Hoey 1991:211)。目前,国内有关隐喻的研究鲜有结合心理语篇的构建展开,较多研究局限于现实语料的表层,即便涉及到语篇,也仅仅关注语篇组织的衔接与连贯。因此,隐喻的心理语篇建构功能不仅是隐喻研究的一个缺失,也是心理语篇研究的一个突破口。本文拟从心理认知的层面探讨隐喻的心理语篇建构功能,以便丰富和完善语篇的理论研究,为隐喻研究拓展新的视角。

1 心理语篇的性质及其建构理论

思维的符号表现形式是文字,有序的命题排列构成句子,句子的线性分布构成连贯的语篇。Beaugrande和Dressler提出认定语篇的7条标准:第一是衔接;第二是连贯;第三是意图性;第四是可接受性;第五是信息性;第六是情境性;第七是文本间性(Beaugrande,Dressler 1981:104)。这7条标准是对语篇判定的直观表述,但是心理语篇的性质是在心理语篇属性维度上,即心理结构、心理意义、心理风格以及心理效果等方面与现实维度的高度契合,通过架构心理语篇维度可以突破现实语篇的静态语义等值思维模式。心理语篇的建构途径是在强调心理属性和认知的前提下考察语篇的衔接技巧、连贯特征、意图心理的可接受性、信息的全息性以及文本间性(马蓉 2013:144-150)。

心理语篇既是阅读者的主观思维活动,也是现实语篇内容的直接映射。考察心理语篇与现实语篇的关系离不开考察语言信息的传递与接收,这个过程涉及读者一系列的解构、认知与推理。心理语篇与现实语篇之间的联系并非是语言形式自动产出来的机械功能,而是基于人类认知自觉地对阅读内容的心理再现过程。我们认为,现实语篇构建的标准应该是基于动态的、系统的心理语篇的话语轮换机制,“衔接”和“连贯”是话语轮换机制中的核心要素。同时,意图性、文本间性、情境性和可接受性也在制约话语轮换的逻辑和心理语篇个性。据此,现实语篇反映出心理语篇内部对发话人和受话人实际话轮的把控,尤其是动态话轮的调适:一是心理意图的充分表达,表达的载体是信息;二是构建连贯的现实语篇和生动的内容;三是心理语篇决定现实语篇间的衔接方式与连贯策略(王纯磊 2012:146-148)。这是一个从认知角度描写心理语篇的建构过程,对于现实语篇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另外也可以借用该框架来探讨隐喻在建构心理语篇中的作用。

2 隐喻的心理语篇建构

基于句法衔接和语义连贯的心理语篇是形成任何一段现实话语或者语篇的前提。但对一般话语或语篇而言甚至包含隐喻话语或语篇,除了衔接和连贯之外,还有更重要的要求,即心理认知上可以解构与建构。

2.1 全息性的隐喻形式心理语篇建构

全息性是连贯语言心理活动的重要心理表征,在心理语篇建构过程中,心理世界的思想意识、语言能力、审美观和交际目的等相关因素都会发挥导向或制约作用。心理语篇的全息性体现在话语表达时,对受话人未知或出乎意料的信息的有效掌控程度。全息性分为3个层级:一是可能性和可预见性程度高;二是包含内容信息全面;三是信息的动态转变,即某种语篇模式呈现率低,但是它所包容的信息却多,反之某种语篇模式呈现率高,但它包容的信息却少。因此,全息性的心理语篇能够控制话轮双方的转换,进而影响话轮双方的理解。 扎根于对字面意义偏离的隐喻,在抽象心理语篇建构中会有语言信息的扩散。扩散的语言信息通常引起受话人的兴趣,令受话人主动寻找隐喻的实际含义。在从发现隐喻(即发现本体和喻体的矛盾)到问题的解决(即找到使它们融为一体的答案)的整个过程中,人们的身体和心理都经历过一个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即从本体喻体所属的不同范畴中找出相似之处(彭增安 2006:54)。但是过于晦涩的隐喻会降低其可接受性,特别是如果隐喻的信息性太高,远超出话轮接受者的理解力,就会失去使用隐喻的目的,更无法达到既定的交际目标。所以说,适切的隐喻要求其信息量恰倒好处,转换适度,不仅能引起话轮接受者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快对本体的理解,也有利于实现话轮发出者的意图。

全息性的隐喻信息是动态的,信息量的高低是相对的。由于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个人感知、理解能力的不同,对同一个隐喻的解构也会出现较大的不同。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隐喻意义的固化,也就是说,使用特定的隐喻表达频率过高会使受话人的理解固化,进而降低隐喻的信息性,导致心理语篇层面的全息解读变为无本之木。束定芳(2001)也曾指出隐喻有程度之分,隐喻作为事物连续体的两极,一边是意义离散程度极高的隐喻对象,而另一边是意义固化,指向明确的死喻。然而我们认为,对隐喻进行程度性的解析是个主观理解的过程,没有所谓的死喻,因为任何一种固化的隐喻在适切的话轮下都可以展现其生动性。新生的隐喻一旦如语言模因般被感染和接受,就能够不停复制和传播,例如:

① 一份热喷喷的牛肉面,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想吃”。如果非要在这份希望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例①模仿复制电影《大话西游》中的台词,从本质上讲还是基于隐喻语篇模式的扩散,但是模式固化以后隐喻性被削弱。使用频率的增加使其离散意义固化为语篇意义,但保留隐喻的特性。我们在此讨论的“隐喻的特性”就是隐喻的全息复制性,虽说是全息复制却也有意义转换所产生的级差(束定芳 2000:194)。基于语篇中隐喻具有信息的层次递减或递增的特点,为了提高言语者话语意图传递的准确性,心理语篇构建中活化隐喻取决于情境和心理语境,符合建构心理语篇的要素。例如:

② 世界是舞台,男人与女人都是演戏的人,他们都有各自的出场及下场。(《莎士比亚全集》)

例②是隐喻的绝佳体现,用“舞台”替代“世界”,其目的是用较为通俗的舞台意义来具体描摹世界的概念,这类似于俗话说的“戏如人生”。除此之外,“世界”与“舞台”、“男人”与“女人”、“出场”与“下场”分别构成心理语篇的场景,这种表达也是现实依存的条件,因此具有较强的隐喻识别要素。

2.2 意图性的隐喻形式心理语篇建构

建构心理语篇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词句的合理聚合和信息的顺畅流动,这也体现出心理语篇建构的目的在于传达发话人的意图。凸显意图性的隐喻形式是人类天生的认知属性。意图性的隐喻形式心理语篇建构作为一种心理行为,其功能是传达说话人的言语意图,隐喻的运用使之获得某种不同于字面意义的隐喻意义,隐喻意义其实本身就是对字面意义的偏离。如果发话人难以用文本意义去阐释他的观点或者达到更好的交际目的,就需要使用隐喻(胡壮麟 2004:209)。使受话人或者读者明白发话方或者文本的特定意图是隐喻的目的之一。本质而言,隐喻是用修辞转义的手段来把两个貌似无关的事物进行修辞关联,也就是利用已有的事物认知经验或者审美原理来解读另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清晰的意图是使用隐喻的目的所在。要实现并传达清晰的目的意图,心理语篇建构者必须要根据话轮双方的实际交际行为,对话轮交际对象的潜在理解力进行合理判断。与此同时,为了提高言语信息的可接受性,科学合理地组织话语结构,保证隐喻信息的有效传达与理解,特别是要避免使受话人臆会字面意义,曲解话轮意图,受话人还要对心理隐喻对象进行话语构式与深层含义的解读。

在转换、构建并理解隐喻的过程中,主体心理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Lakoff(1980)的映射隐喻理论是心理语篇建构的契合点。隐喻是不同类别事物进行对比摹拟的结果,是喻体对象特性向本体对象映射扩散的过程,这种映射、扩散与心理认知紧密相连。然而映射与扩散的内容却极具可变性,这种可变性与本体对象的模拟性和话轮双方的意图密切相关。尤其在构拟相似性上,话轮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至关重要。基于特定的交际目的意图,发话人会把适合的喻体特性通过扩散的方式映射到本体对象上,构拟本体对象和喻体对象的相似性。反之,对受话人而言,理解隐喻意义的前提是要把握发话人的目的意图,这样才有可能寻求到恰当的隐喻意义。例如:

③ 秦奋:孤儿我是可以接受的,父母双全就是另一回事儿了。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恐怕不太合适吧。

征婚女:能开不就行吗?

秦奋:可要是出了故障,奔驰的零件配不上,宝马又不管修,怎么办?(电影《非诚勿扰1》)

例③中,征婚女与秦奋第一次见面相亲,秦奋心里无法接受对方已经怀有身孕这个事实,又不便直说,于是采用“宝马车头上插一奔驰的标”作为补充话题。征婚女子凭她的百科知识“宝马和奔驰是不同品牌的汽车”理解秦奋所指的是“将来不想抚养她的非婚生的孩子”,即秦奋拒绝她。

2.3 情境性和文本间性隐喻心理语篇建构

任何心理语篇都与事件发生的情境相对应,同时和其现实语篇产生搭配与关联。但是隐喻形式的突显性使隐喻形式的心理语篇之拟像性、情境性以及文本关联性更加显著。也就是说,隐喻形式心理语篇的存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实语篇。

2.31 情境性隐喻形式心理语篇建构

心理语篇的建构以现实语篇中言者的意图以及话题语境为基点来实现语篇的意义连贯,而语境会直接控制语篇意义的阐释。因此,隐喻意义的构建与语篇意义的选择相似,都受制于语境。现实语篇和心理语篇之间的媒介是其分别构建的语境,即文本内语境和文本外语境。话语隐喻生效的前提是上下文语境的互动构建结构意义,从而避免从字面去解读隐喻意义的弊端。同样地,处理上下文意义相悖的语篇的突破口也在于通过上下文语境进行隐喻意义的合理推断。由此,隐喻特定的意义可以通过上下文语境来引导话语接受者理解。表现形式为话语的隐喻无法脱离具体语境,特别是失去具体语境的独立词句无法构成隐喻,所以语境为隐喻的架构提供可能,同时也是构建隐喻相关意义的要旨。王寅认为,由层次映射和结果吻合的两个步骤构成隐喻意义的基本内涵(王寅 2007:107)。 其中的“映射”是指把具有丰富特征或复杂形象的喻体投射到本体上。在本体到喻体的映射过程中,话题语境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是提供话题意象图式的关联;其次是排除多余的不相关特性,亦即话题语境会以直接或者间接的形式影响和支配控制着喻体对象的特性映射到本体对象中,也同时支配话轮双方对隐喻相关意义的选择。例如:

④ a.Table10 is complaining.

b.Thehamsandwichover in the corner wants more coffee.

在例④a中,发话者用客人的座位号指代用餐的人;例④b用顾客所点的食物指代点餐的顾客。设想这里如果没有餐馆作为交际的情景和事件语境,我们就无法通过潜在的隐喻推理得出发话者所指代的对象。

2.32 文本间性隐喻形式心理语篇建构

文本间性指语篇的生成、理解往往依赖于其他心理语篇的知识。现实语篇既可以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与复制,也可以是对类似语篇的模仿与转换。所以对心理语篇的解构是解读现实语篇的基础,没有对心理语篇的扩散解读就难以追溯本源。考察包含隐喻的心理语篇,必须考察它的生成、理解,而且它的生成、理解也必然受到话语发出人和答话人的知识体系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根植于过去已读语篇的文本中。

通常而言,喻体对象的部分突出特征向本体对象产生映射是构建隐喻意义的前提,并且这种映射运动是建立在话轮双方都可以把控喻体对象的基础上。对本体对象特性理解的基础和参照点是基于我们对喻体对象的把握,话轮双方对此必须了解。也只有这样才可以指A喻B,并让受话人发现A与B之间的相似性关联。反之,如果话轮交际双方根本不清楚A与B各自的个性特征及其内在关联,就难以形成由A到B的映射,也就难以理解隐喻。概而言之,隐喻式语篇建立在与其他文本知识相互具备一定关联的基础之上。例如:

⑤ A:我是你的什么?

B:你是我的千斤顶。

A:啊,原来我这么厉害啊?

B:是啊,就是换备胎的时候临时用一下。

A:你……

例⑤套用奶茶广告的语篇,用“千斤顶”替换广告词原语篇中的隐喻“你是优乐美”,是发话人A对“千斤顶”隐喻进行意义的离散式辐射。A、B双方都事先知道奶茶“优乐美”的广告语篇,但B在回答时重新构建新语篇,并进行意义的定向所指,从而使A无法感受到原语篇的特有意境。

3 结束语

心理认知和心理语篇建构与隐喻的关系密不可分。隐喻在心理构建语篇时具有显性特征。隐喻的意义构建过程本身就是虚拟心理语篇构建的映射,在虚拟心理语篇转化为现实语篇的过程中隐喻获得意义的重生(任绍曾 2006:91-100+160)。具身认知是隐喻理解的前提,而体验认知的基础是心理认知语境对心理语篇的映射,因此基于心理语篇讨论隐喻就是要发散隐喻的元认知意义,具备种种属性的心理语篇是隐喻所寄托、所被理解的重要载体。此外,隐喻又对具有特定目的意图的心理语篇的构建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隐喻本身也构建在心理语篇的意义中。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交叉结合突破隐喻研究的既定思维模式,隐喻机制也是语言机制的运作渠道,具体体现在心理语篇的多个层面上,它本身也是心理语篇生成和心理语篇构建的重要运作机制。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马 蓉. 语篇连贯中的心理属性与语篇属性[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2).

彭增安. 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任绍曾. 概念隐喻与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3).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王纯磊. 语篇连贯的心理表征[J]. 湖北社会科学, 2012(10).

王 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Beaugrande, R.-A., Dressler, W.U.IntroductiontoTextLinguistics[M]. London: Longman, 1981.

Hoey, M.PatternsofLexisinText[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WeLive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定稿日期:2016-12-23

【责任编辑王松鹤】

OntheConstructionofPsychologicalTextfromaMetaphoricalPerspective

Wang Chun-lei

(Suqian College, Suqian 223800, China)

metaphor; psychological text; physical text;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H0-05

A

1000-0100(2017)03-0045-4

10.16263/j.cnki.23-1071/h.2017.03.009

The pragmatic potential of metaph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psychological text. Metaphor accommodates abundant information and is manipulated by context as well as psychology. Metaphor objectively manifests text carrier’s psychological pragmatic purpos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text receiver’s seeking acceptable psychological ground, metaphor not only can realize the matching of contexts, but also can construct an imaginary psychological text.

猜你喜欢

连贯意图隐喻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人体隐喻与语篇连贯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