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如何树立底线意识

2017-02-25孔华周少良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坚守高校教师

孔华+周少良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摘 要] 教师的底线包含了政治底线、法纪底线、道德底线。随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特别是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校教师的底线意识不断确立,但不少教师对教师底线的准确含义、具体培养路径还不够清晰。文章从底线的定义、高校教师的底线、如何坚守教师底线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以期为我国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高校教师;底线意识;坚守

2015年10月23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坚持高标准 守住底线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创新》。王岐山书记关于“底线”“高线”的论述在高校引起强烈反响。但广大教师对底线意识的内容把握还不够准,对如何树立底线也不明确,学术界的研究和讨论也不多。因此,有必要对高校教师的底线意识进行系统思考。

一、底线的定义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常常听到、想到和说到底线这个词,比如:学生的成绩,及格是底线;教师的授课,准确是底线;学院的管理,制度是底线,等等。那么,什么是底线?

在汉语中,底线一般是指足球、排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在社会生活中,底线同底限的内涵是一样的,是指最低的条件、最低的限度。在哲学中,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即达到质变的关节点,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上述几种对底线的解释,虽然角度不同,但共同点都是有一个不可突破的临界线、临界点或临界阈,一旦被突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出现无法接受的结果,甚至导致某些事件彻底失败。

二、高校教师的底线

(一)政治底线

教师坚守“政治底线”,就是要在言行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行为上,必须遵守最起码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主张。一是政治上要坚定。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等重大问题,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对党的大政方针,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要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政治上要敏锐。对各种社会现象要善于分析鉴别,说话办事一定要首先考虑政治因素、政治影响、政治后果。三是政治上要有鑒别力。面对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特别是敏感信息不能轻信、轻传,更不能随意评论、故意夸大。

(二)法纪底线

教师坚守“法纪底线”,就是要在言行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行为上,必须遵守法律和纪律。一是要严格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严格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充分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利,严格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二是要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会议纪律、值班纪律等纪律。

(三)道德底线

教师坚守“道德底线”,就是要在言行方面,特别是在教育、教学的行为上,不能违反起码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学术伦理规范。一是要为人师表。用语要文明,有亲和力,多讲欣赏鼓励的话,不讲粗话、脏话,不恶语伤人;行为要文明,对学生教育要晓之以理,不体罚和变相惩罚学生。二是要敬业爱生。要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组织实践实训,不敷衍塞责;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

三、如何坚守教师底线

(一)要在提升精神境界上下功夫

一是要尊重职业。要深刻理解教师职业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承载着国家民族的发展和希望,要努力成为一名“乐教”的教师;培养起积极向上的心态,从教育教学中体会喜悦和乐趣,让工作成为一种享受、一种幸福、一种追求。

二是要精通职业。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应该有一潭水,而不是一桶水,因此要努力做一名有学习力的教师,始终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要努力做一名有思考力的教师,能长时间集中关注专业领域某一主题的研究,持续推进,寻找创新点,争取出成绩。要努力做一名有实践力的教师,通过参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各类赛事,报考相关专业资格、等级证书,进行创新创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能力。

三是要献身职业。首先要敬业,最基本的就是要高质量地完成本职工作,把职业视作生命的一部分。其次要奉献,多站在学校、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勤做一些基础的工作、细致的工作、繁琐的工作、解释的工作。

(二)要在坚守职业底线上下功夫

一是要知廉耻。教师要以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为鉴,以社会道德规范和教师道德规范为鉴,以教师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为鉴,以先进典型为鉴,不断规范行为,守住廉耻底线。知耻要知敬畏。古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有了敬畏之心,才会知道底线不可触碰,才会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要有气节。教师要为人正直、公道正派、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养骨气,自觉脱离和摒弃庸俗之气、市侩之气,不随波逐流,不迎合社会不正之风,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志趣情操;要养静气,做到俯身学习、沉心育人、静气做人,始终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教育情怀,始终保持从容淡定,心境平和的精神境界。

三是要有良心。教师首先要有良知,要能准确、客观的分辨事物的真、善、美与假、恶、丑,能自觉维护和坚持真、善、美,坚决抵制和消灭假、恶、丑。其次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履行工作职责,要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培育,无愧于父母及教师的养育,无愧于学生对未知的期盼;再次要有良责,既要有高度责任心,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工作,又要能好管事、善管事、管好事。

(三)要在日常坚守上下功夫

一是要德行高尚。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要遵守职业道德,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奉献社会,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要培养家庭美德,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要锤炼个人品德,勤奋刻苦,自强上进,正直善良,克己奉公,见义勇为,做一个高尚的人。

二是要自律自重。要始终做到“三慎”,注重小节,关注细节,从小错纠起,从小事严起,始终做到慎微;对“第一次破例”“第一次出格”“第一次踩线”实行“零容忍”,始终做到慎初;要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有无监督一个样,始终做到慎独。切实自觉做到不仁之事不为,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

三是要实干有为。坚守教师职业底线首先要做工作的落实者,无论在什么岗位,都要保持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都要对工作充满激情,保持干劲,面对困难和压力,不争论、不推诿,想干会干,苦干实干,用实绩为教育事业发展添劲助力。其次要做事业的开拓者。当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已深入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立足本职,开动脑筋,用发展的眼光,用创新的思路去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效率,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高校教师树立底线意识不是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把底线意识设为行为常态,不懈坚持下去,切实抓紧抓实,抓常抓长。

参考文献

[1]雷蕾.教师职业道德的底线探析[J].法治与社会,2010,(07).

[2]郝文清.论教师道德的底线[J].齐鲁学刊,2010,(05).

[3]刘中平.教师也要有底线思维[J].河北教育,2015,(06).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坚守高校教师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不忘初心,立德树人
远去的背影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新媒体冲击下日本新闻传播教育的坚守与变革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国留学生“坚守”克里米亚
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
高校教师兼职行为规范化的路径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