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2017-02-25贵州省罗甸县第一中学韦崇裕

数学大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数学家美育德育

贵州省罗甸县第一中学 韦崇裕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贵州省罗甸县第一中学 韦崇裕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最直接、最基本的途径,而数学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学科,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当前一线数学教育工作者长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试从德育渗透的意义谈谈为什么要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

新课改;德育;意义;渗透;

一、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我国的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数学教学中若能深入挖掘这些爱国主义素材,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德育渗透,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尊心。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卓越的数学家,并留下了不少数学巨著,其中《九章算术》和秦九韶的《数书九章》至今在世界数学界中有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仅这些名著影响巨大,而且不少数学成果领先于世界。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教材内容,有机地将这些素材适当介绍,进行渗透,从而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数学历史上的杰出成就。是值得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的。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激发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爱国热情,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意义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揭示数学中的辩证关系。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数学本身充满着大量的辩证内容,例如:实践第一的辩证关系;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发展的辩证关系;运动的辩证关系等,这些正是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所能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依据,值得我们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我们教师有意识地、有机地渗透这些丰富数学的知识,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是大有作为的。

三、良好个性品质的教育意义

中学德育大纲指出,在高中阶段要进一步形成学生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从而培养起学生的良好意志品格。这就说明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道解惑,而是要把育人作为教育的目的。正如丁尔陞教授所言:“要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培养,素质应包括知识、能力和态度,最核心的是态度,不能只着眼于知识和能力,而要重视态度的培养。”然而过去我们更多的是以学科为本位,把生动的、复杂的教学活动变成了条条框框,很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过:“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了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试验演示,或解题中的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或穿插一些有关的数学史、趣闻;古今数学家的生平、轶事;著名数学问题的历史典故,数学猜想;一些悬而未决的数学问题、一些似是而非的数学诡辩以及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等等。例如,世界上著名的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在上高中时,正因为在一次课中听了数学老师讲到有关于哥德巴赫猜想的故事,他被这个猜想深深地吸引了,以至于后来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距离这颗皇冠上的明珠仅有一步之遥。这些渗透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甚至会使学生发生意想不到的学习动机,从而激发学生潜在的数学能力,培养他们高尚、远大的学习理想。

爱因斯坦指出:“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力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许多数学家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正是由于他们有着超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通过这些史实,使学生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克服学习困难的勇气,使他们拥有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的良好作风。

四、美感的教育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数学处处充满着美,它的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美。我国当代数学家徐治利明确提出:“数学教育与教学的目的之一,应当是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美的审美能力,从而既有利于激发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也有助于增长他们的创造发明能力。”这也充分说明了数学的美是其他领域的美育所无法替代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这些潜在的美育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美、追求美,端正他们的审美观点,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美。数学美通常体现在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和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遍性;数学的奇异性等等。例如,欧拉公式的简单美:V+F-E=2,不论多么复杂、稀奇古怪的多面体均成立。这种以最简单的方式来揭示复杂的、千变万化的事物,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再如,黄金分割的和谐美是近年来掀起的众人皆知的数学美,建筑、艺术、经济等方面都与此有关。总之,数学的美就是要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更多的审美意识,教师要从美育的思想去备课,注意挖掘课本中的美育素材,而且把美育观点纳入备课和教学计划之中。在数学知识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地从美的角度去揭示数学公式、定理的推导和概念的形成,使我们的学生从审美角度来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正如苏联数学家格涅坚柯认为的,数学教育在形成“真诚、正直、坚韧和勇敢”等个性品质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国家教委何东昌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不要以为学术水平高的教师一定是个好教师,那可不一定,只是比较有条件成为好教师,但他还得研究教育学和教学方法。…哪些地方可以讲辩证法,这个学科的历史是什么,思想教育点在哪儿。”笔者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希望能和广大教师相互共勉,共谱中国教育新篇章。

猜你喜欢

数学家美育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论公民美育
“买来的”数学家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爱睡懒觉的数学家
数学家相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