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2017-02-25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气氛情绪心理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周 维

初中数学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实验中学 周 维

课堂心理气氛是指班集体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当老师踏进课堂前,都希望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发言,能理解新的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但是有时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成了收音机,听老师的指令完成任务,有的学生能听懂但不愿发言,不想与同学老师交流。课堂上老师在唱独角戏,没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质量当然会大打折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是我们课堂的吸引力不够,学生的情绪没有被激发出来,在课堂这个环境中没有自己想要表达或证明的东西。

情绪能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下,大脑皮层处于活跃状态,想得快,做得快,学生的智力活动开展迅速,往往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想象力高,容易动起来。如果加入比赛等活动,学生更喜欢表现自己,在活动中学得更快。而在一个枯燥,乏味的课堂心理气氛下,学生没有动起来,而是被“冻”了起来,他们不想去独立思考问题,效率低下。由此可见,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那么教师该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呢?下面谈谈我在平时教学中的几点浅显做法:

一、“胸中有数”——用较高的专业素养信服于学生

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包括数学学科的专业水准、数学教学的技能、数学教育研究的能力。对于新教材,如果教师自己都理解不好,那么怎么能引导学生?如果教师自己都不能把知识点讲透,学生又怎么会信服?

1.精心备教材

教材是通过我们老师为载体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授时已经经过老师的二次加工。怎样让枯燥的数学知识更加生动,让学生感觉学得轻松易懂,让学生在45分钟里大脑活跃提高效率?这些都要依靠老师在课前对教材深入挖掘,把每个知识点吃透,在备一节课时,要考虑到这一节在整章、整册书、整个初中的地位,对习题精心选择,能融会贯通,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从而解决更多的问题。只有我们在课前认真备好了课,才能为良好心理气氛的营造打好基础。

2.潜心备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谓知己知彼,不了解他们心中所想,不掌握好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就不能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平时要多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知道最近他们都热衷什么,了解他们的气质类型,关注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有的学生表现欲很强,就可以用挑战难度系数高的问题挑战他,有的学生比较胆小,就尽量给他简单的问题,多鼓励引导。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眼中有人”——用真诚和热情感染学生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接收的过程,而是在老师的组织下师生双边知识和情感的互动。老师们都说自己关爱学生,上课很认真投入,但据研究发现只有20%的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爱。一个上课没有笑容,冷冰冰,总是训斥学生的老师,学生怎么能感受到爱呢?我们用严厉,用“凶狠”在师生之间竖起了一道墙,学生不敢回答问题,说错了要让老师批评,还不如不举手。老师的热情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呢?

1.用热情浇灌课堂

一位心理学家的实践证明,信息传递的效果是7%的文字加38%的音调和55%的表情,可见表情和音调在情感传递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试想,在我们的课堂上,上课一开始,教师面带微笑,对每位学生充满信心,包容学生的错误,语言亲切,表情丰富,使课堂时而紧张时而轻松,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潜能、创造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如果老师的语言很平淡,情绪低落,保持一个声调,没有煽动力,学生就难以激发起来。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特别强调教师积极饱满情绪的重要性,他甚至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中来。”在课前不要被情绪牵着走,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每一位学生。

2.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我们如果高高在上,只会拉远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希望平等,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我们从课堂的每个环节做起,真正让学生觉得是自己的课堂,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一次家庭作业,我发现两位学生的字迹很像,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我问他们二人作业怎么做的,一位男生顿时暴跳如雷,嚷着作业假如不是自己做的,立马给我跪下。事后发现确实是我弄错了,一次疏忽,使得学生和我几乎对立了起来。这次事件给我敲响了警钟,在没有确凿证据前,不要轻易批评学生,初中生很敏感,最忌恨教师的偏见。平时我们要尊重、关心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同样的地位和机会,尤其要注意多给那些自卑感强的后进生,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我总是和他们谈心,多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虽然成绩起色不大,但是上课很认真,做事很起劲。

三、“手中有法”——用丰富的课堂情境吸引学生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1.结合实际,实以致用,创设情境

数学知识的发展来自于人类认识世界的需要,与实际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不能脱离生活实际,教师从生活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有的时候很神秘,有的时候又很好玩,从中感受教学中的“算理”与生活中的“事理”的相容性,感受数学中的某些法则、性质的合理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如在上《有理数的乘方》前,我说把一张厚度为0.1毫米的纸对折30次,它的厚度会超过珠穆朗玛峰,同学都认为不可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2.介绍历史,趣闻游戏,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适当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有关数学和数学家的趣闻难题有很多,例如:韩信点兵、鸡兔同笼、哥尼斯七桥等,学生从中初步感受到许多现代数学的触角。有趣的故事或游戏能集趣味性与困难性于一体,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研究兴趣。

学生每天在课堂中度过,我们的舞台就是课堂,我们情感丰富多变,说话能流利中听,反应能灵敏机智。可以说我们制造了气氛,我们关爱学生,关心后进生,以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班同学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生活成长。

猜你喜欢

气氛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Creating an Atmosphere
CREATINGAN ATMOSPHERE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写出画面的气氛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