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

2017-02-25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7年7期
关键词:周长核心小学生

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 夏 琪

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实践与思考

江苏省响水县第一小学 夏 琪

小学作为开启九年义务教育历程的最初始的一环,对学生的整个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却往往被忽视,而在数学教学方面,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更是无法引起广大师生的重视。但是,随着人们对教育重视程度的加深以及数学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渗透,作为启蒙阶段的数学教育,有关核心素养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而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因此,本文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决办法,希望对加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帮助。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数学,作为一门主导型学科,在小学义务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改步伐的加快,小学数学的改革也进一步加深,现在教学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只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而慢慢开始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观察判断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还有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由于小学生的能力有限,因此,小学的教程编排知识面狭窄,课本体系构建简单而又单一,但是表现方法却不单一,并且很多知识都只是处于表面的,比较容易理解,这些知识大多是来源于生活,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在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一方面,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并非难事。

1.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渗透核心素养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由于学生年龄小,接受能力差,所以所学的知识一般比较简单易懂,并且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比较好学,喜欢模仿,所以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时候,就可以适当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然后适当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意见,把不懂、不理解、不会的问题大胆地提出来,即使学生所提的问题比较幼稚,教师也不能不予理会,而是要鼓励肯定学生的这种行为。对于所提的问题,可以先让其他同学试着去解答,教师也要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也许有些学生思想比较前卫,想法比较大胆,提出的问题可能比较新颖,创新,或者给出的答案比较标新立异,对于这种现象,教师更要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进行表扬,并引导学生向他们学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这节课的内容可能比较难一些,同时又兼顾了以前学习的加减运算,所以教师就可以在巩固加减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比拼,首先,教师要先向学生讲清楚小组比拼的规则还有内容以及比拼的形式,同时进行分组,小组讨论进行分工合作,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问题,如20+13-4,19-15+8等等,出一些类似的让小组进行抢答,看哪一组答得又快又好,最后让学生从所出的问题里寻找规律,也可以大胆提问,还可以让学生小组内自己出题,让对方小组来回答。通过这样的形式,就会很容易地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好奇心及热情,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主动发现问题,进而学着如何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同时在引导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渗透了数学的核心素养。

2.端正对数学的态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变换的能力。一个小学生数学意识的高低以及数学修养水平的高低,就能很直观地反映出一个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态度。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还能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度。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学会大胆猜想,大胆质疑,并主动运用到生活中去。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一课时,要先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中哪些图形是圆形的,如果要计算这些圆的周长,该怎么计算?有什么规律?再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解决方法,然后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从其他的图形周长计算方法入手,比如之前学习的长方形的周长是怎么算的?它和边长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在巩固以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猜想和设疑,并勇敢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点拨,并做好示范和引导,在示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寻找周长和直径的关系,继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公式,最后让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运用到生活中去,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圆形物体入手,计算它们的周长。

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很好地端正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态度,还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又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强化与巩固,还能很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并非枯燥无味,其实也是很有趣的。

3.发散学生的思维,理论联系实际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而小学生一般比较喜欢动态的、更加生动的,还能触发思考的事物。所以,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很好地渗透数学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在学习乘法交换律时,要先带着学生巩固复习之前学的加减运算算法,在学生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表达他们对乘法交换律的认识,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字母,也可以是自己喜欢的图案,或者用数字符号都可以,然后引导学生变换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巩固了以前所学的知识,还能调动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知识其实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并且很多的数学知识也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中的。例如:在学习体积,面积,周长这些问题时,很多是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的,比如学生在学习完正方形,长方形,圆这些图形以及相应的计算公式之后,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比如一个会场能容纳多少人,体积有多大,一个长方形的茶几有多长,一个球表面积是多少,周长有多长等等。让学生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到现实生活中,能很好地扎实基础,牢固掌握所学的公式,还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充分运用到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才真正实现了数学所拥有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是相当有必要的,使数学重新走进生活实际,实现数学真正的意义。

猜你喜欢

周长核心小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巧算周长
我是小学生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