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的效果

2017-02-23李相云

医学信息 2016年35期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干预满意度

李相云

摘要: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精神科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为我院实施细节思维管理前收治的115例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实施后收治的115例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通过加强护理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神科;护理干预;细节思维管理法;满意度

精神科是医院的常见科室,精神科涉及的疾病主要以精神疾病为主,包括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比较繁重,相较于普通科室来说,精神科护理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因患者的精神系统存在疾病,不能很好的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导致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满意度。而自我院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以来,我院精神科护理工作得到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与护理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1]。本次研究就我院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行不同的护理措施,就其效果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精神科2013年8月~2016年2月收治的2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30例患者中包括80例老年痴呆患者、57例脑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8例患者癫痫性精神障碍、45例为内脏器官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按照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3年8月~2015年2月收治的115例患者,其中男78例,女37 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43.8±14)岁,观察组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后收治的115例患者,其中男65例,女50例,年龄在25~63岁,平均(45.2±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按照我院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的常规护理措施实施护理,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及其家属完成辅助检查,按照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加強病房巡视和检查,如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处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首先,当患者入院后要切实做好接待工作,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合理安排床位和病房,并通知主管医师和护士[2]。其次,了解患者疾病情况,将存在自杀、自残和暴力倾向的患者列为重点监察对象,安排多名护理人员轮流照看,加强看护,做好交班工作,以保证患者的活动、行为都在护理人员的视线范围内。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情感做出分析观察,患者如果出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疏导,克服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多少会存在一定的焦躁和抑郁情绪,因此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的整洁和安静,经常打扫消毒。同时,做好病情观察,注重细节护理[3]。一方面,按照精神科分级护理工作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器材、交接班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保证护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另一方面,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如患者的言语、表情、行为、交谈和间接观察情况,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同时注重患者的饮食、阳性体征,针对潜在的护理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处理[4]。

另外,针对精神疾病患者还应加强重点时段、人员及环节的护理管理,节假日、夜班和中午时段还应适当增加人力,通过弹性排班保证护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加强对护理质量的控制管理,科室可单独成立一级质控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监控组长,高资历护理人员为护理骨干,低资历护理人员为护理主体进行分级护理质量管理。每15d进行一次护理工作督查,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整改和落实。实施绩效考核,严格各个环节负责人,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找出对应的负责人,做到各个环节监控掌握,保证护理管理工作落到实处[5]。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工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分。护理评分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护理态度、护理技能操作、急救情况等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进行分析;多因素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检验均为双侧,P<0.05定为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各项指标比较情况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科医护人员包括精神科医师、护理及临床心理师和职能治疗师,精神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心理治疗等,并且经神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护理人员除了需要负责常规的护理工作以外,针对精神科疾病患者还应加强对其精神、心理方面的护理。精神科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通过实施细节思维管理法,将护理转变为一种行为和模式,将细节管理贯穿到整个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及时落实基础护理,明确规整制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同时,通过实施全过程的护理管理,有效规避医疗风险,在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同时,护理水平与质量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各项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与张小连,张新莲[6]的研究结果类似,张小连对收治的34例精神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为期两个月的细节思维管理,对比前后护理情况,最终得出,对精神病科护理人员展开细节思维管理能够显著改善护理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针对精神科护理工作,应用细节思维管理法,通过加强护理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规范护理行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范喜英,覃金荣.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4(3):106-107.

[2]吴艳,马贵君.优化护理工作模式在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0):1198-1200.

[3]陈雪梅.细节管理在精神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24(3):171,173.

[4]杨丽.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9):665-666.

[5]樊海霞,李静,王芳芳,等.精神科风险管理中强化细节管理的方法与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4,20(29):166-167.

[6]张小连,张新莲.探究细节思维管理法在精神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信息,2015,12(34):244.

编辑/孙杰

猜你喜欢

精神科护理干预满意度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