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影响研究

2017-02-23安倬霖傅建祥杜瑞雪

关键词:绍兴文学作品鲁迅

安倬霖,傅建祥,杜瑞雪

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影响研究

安倬霖1,傅建祥1,杜瑞雪2

(1.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河北工程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38)

分析梳理了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形成及绍兴地方性塑造方面的影响。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作用,加深了人们对绍兴地方性的认知,影响了绍兴地方性的形成;在塑造绍兴地方性的方面,鲁迅作品承担了地方品牌的功能,为旅游开发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启发,并为相关文化再生产提供原始文本和文化意义。因此绍兴在相关旅游开发中,保护和塑造绍兴的地方性,充分利用鲁迅作品和鲁迅文化的价值。

鲁迅文学作品;绍兴;地方性;影响

地方性是指区域作为一个地方与其他地方所不同而且无法被其他地方复制的独特性。地方性作为一个地方拥有的特性,不仅表现在现实物理空间,更存在于感知主体的“精神空间”中。20世纪80年代诞生的新文化地理学开始研究感知主体“精神地方性”,重视文本即文学作品、音乐作品、电影和新闻作品等呈现的文化价值,将文本纳入地方性研究领域,旨在分析文本对于地方性的体现、影响和构建作用[1]。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典型文本,通过运用情感表征和情景再现的手法,对表述地方的地方性产生影响。鲁迅文学作品是中国近代文学的“地标”,在文学史上具有关键地位和重要影响,故乡绍兴是鲁迅作品创作的乡土背景,同样的,鲁迅作品充满了对于绍兴的记忆表征,带给受众故乡的情感体验,对于绍兴地方性的形成与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分析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影响和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可为绍兴市的旅游开发和文化规划提供思路。

一、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的地方性作用

财政分权目的之一在于为民众谋求福利,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但同时也会产生相应的成本。本文将这种影响福利和成本的因素定义为分权的需求面要素;相应地,供给面要素可以定义为政府收入结构、权力的制度安排等标识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方面的要素。

(一)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作用

1.景观与风貌

鲁迅文学作品再现了绍兴的景观风貌。鲁迅文学作品全面展现了绍兴明末清初时期的景观风貌:在其11篇以故乡为背景的小说中,不仅对于S城、鲁镇的描述和介绍再现了位于平原水乡、店铺酒楼鳞次栉比、富有特色的绍兴古城,还刻画了以赵庄、平桥村等地为代表的农村风貌,其中提到了很多的乡土遗址,如百草园、三味书屋、长庆寺和土谷祠,等等[2]。

鲁迅不曾对于故乡的景物风光有着过多的表述,其文笔力透纸背,通过对于绍兴景观风貌生动逼真的写意和点染,直击内心,构建起了作者、读者和地方景观的联系:比如《好的故事》中,鲁迅对于故乡“山阴道”景观“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的描写,钩织了故乡田园的美丽画卷,再现了绍兴的景观风貌,表达作者对于儿时故乡的热爱的同时,加强了本地居民的地方性认同,激发了受众对于绍兴乡村景观的地方想象[3]。

2.生活文化

鲁迅文学作品再现了绍兴地方的文化与生活。生活风俗的再现是建构受众地方感的重要途径,未到过绍兴的受众仅通过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勾勒想象出老绍兴的生活图景,同时也加强了本地居民加强地方认同。《孔乙己》中鲁迅再现了酒客在茶馆的百态“短衣帮的酒客,是一碟盐煮笋和茴香豆,靠柜台外站着喝;穿长衫的酒客是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风波》中再现了绍兴农村夏日晚饭场景:“男人老人坐在矮登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是蹲在乌桕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保姆长妈妈给他传述的旧规矩旧礼仪:“人死了,应该称老掉了”,“在晒裤子的竹竿底下千万不可以钻”等等[2]。鲁迅通过再现在老绍兴的生活方式,使得我们得以了解绍兴本地居民的精神风貌与思想观念,熟悉和感受绍兴。

鲁迅文学作品再现了绍兴的地方文化。无论《社戏》中临河戏台的社戏场景,《五猖会》中的迎神赛会等对民间文艺活动的再现;还是“三乌文化”(《阿Q正传》中提及的乌篷船、乌毡帽,《风波》提到乌干菜)[2]。这些再现于作品中的绍兴特色文化已成为大众辨识绍兴和认同绍兴的独特性的重要依据。

3.地方人物

地方人物是绍兴文化与地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文学作品介绍和突出了很多绍兴历史和乡土人物。除了对于家人和交往人物的描述,鲁迅提及和再现了很多绍兴的历史人物及事迹,如《朝花夕拾·后记》中所述投江觅父的曹娥;《随感录·四十七》、《小品文的危机》等杂文多次提及的名士王羲之;《豪语的折扣》中评价的诗人陆放翁等等[2]。另外,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原型亦是绍兴的乡土人物,甚至小说人物的名字也具有绍兴地方特色。

4.地方语言

鲁迅文学作品从两个方面再现了绍兴的地方语言:首先,鲁迅作品尤其是小说中对于绍兴方言俚语的运用,多存在于人物的对白中,如《社戏》中双喜说,“晚上看客少,铁头老生也懈了,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中的“白地”来自绍兴土话,意为荒芜的地方。其次,鲁迅在文章文白相间,文风具有绍兴特色,除了江浙地区,其他地区的读者大部分需要参考注解才能读懂。这点鲁迅在动词的运用上体现的最好,如《高老夫子》中“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上酱在一起”的“酱”,《风波》中“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说道”中的“搡”皆来自绍兴方言字[2]。鲁迅作品对于地方语言的再现,能够给绍兴本地人带来亲切感,激发其地方认同。

(二)鲁迅文学作品强化了人们对于绍兴地方性的认知

绍兴是鲁迅文学作品的乡土背景和地方烙印,鲁迅文学作品寄予了鲁迅对于故乡割舍不断的人地联系和文化表征。无论是在短篇小说《孔乙己》中 “鲁镇”茶馆“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和“碟盐煮笋和茴香豆”,《风波》中“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等地方特色的描述,还是“大脚色”、“白地”等地方土语的运用,故乡绍兴的地方独特性以及原本的隐秘的地方特征通过鲁迅文学作品得以发掘、展示和强化[2]。这种文本记录下的地方性一方面深化了读者对于绍兴的认知和理解,进一步地加深了受众对于绍兴的刻板印象,一些显著的地方特征转变为绍兴的“地方符号”,成为绍兴地方形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强化了地方行为主体——绍兴本地居民重新审视绍兴的地方特征,透过鲁迅文学的视角加强了对绍兴人文精神与生活方式的情感认同。

(三)鲁迅文学作品的主观情感对地方性的影响

鲁迅作品对于绍兴的地方性的表述传播带有主观性。鲁迅在故乡绍兴度过自己的童年与少年时期,毫无疑问,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为鲁迅的文学创作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将近二十年的故乡生活赋予了鲁迅对于绍兴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其作品中充满了对于绍兴的精神诉求与主观理解。在作品中鲁迅主观地组织了绍兴地方意义的阐释权。

鲁迅文学作品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甚至控制了受众对其表述地方性的理解,这一点从鲁迅在“故乡”主题建构的复杂性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朝花夕拾》中看戏、捕鸟和偷罗汉豆的乐趣,《朝花夕拾》中 “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的“鲜美可口”,还是《故乡》中“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的美好意境等,鲁迅童年充满爱与美的、纯粹的地方乐趣钩织了绍兴童趣的地方“记忆符号”;鲁迅成年后却是另外一种表征,《故乡》中鲁迅重回故乡难觅童年美好,“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祝福》中也表达了其对于故乡伤感陌生,没有归属感的情感,传达了故乡衰败、呆滞的“地方感受”[3]。可以看出,鲁迅文学作品中对绍兴地方性的表述的一方面是作者加以筛选的结果,另一方面这种表述受到作者语言修辞和价值判断影响,往往带有真实性之外的主观含义,对受众的地方性认知与理解造成引导性影响。

二、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塑造作用

(一)塑造了绍兴地方性品牌

第一,鲁迅文学作品再现了其故乡绍兴的地方性,加强了受众对于地方性的认知,鲁迅文学作品有着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伟大的、里程碑式的地位,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谓家喻户晓,很多外地的读者是通过阅读鲁迅得以认知绍兴,绍兴的“地方概念”通过鲁迅作品得以传播;第二,鲁迅文化作为特色文化,是绍兴重要的地方文化资源,鲁迅文学作品是绍兴的文化符号之一,具有可传播性和阅读性;第三,绍兴地方性通过鲁迅文学作品的传播,绍兴的地方意象在受众的心中建构,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出受众对于绍兴的刻板印象与地方形象,激发了游客前往绍兴旅游的意愿,读者在阅读之后慕名前来,寻找鲁迅作品中的绍兴[4]。

(二)塑造了绍兴旅游的原真性

首先,鲁迅文学作品对于绍兴地方性的再现成为相关旅游规划的借鉴。鲁迅文学作品中的再现的故乡绍兴是吸引游客到绍兴旅游的重要动机,同时也是大众对于绍兴的刻板印象,还原和构建鲁迅作品中的这些“意象”成为旅游开发者进行旅游规划和开发的主要方向:开发者旨在从景观、装潢等方面建构和还原鲁迅笔下清末民初的老绍兴,鲁迅作品中再现的地方性可以为鲁迅故里街区的保护、改造和提升提供范本和借鉴。其次,鲁迅文学作品的解读是相关旅游开发的精神内核。鲁迅作品构造的精神的、抽象的“文学地方”赋予了相关旅游地文学故事和精神内涵,开发者通过对现实地方与“文学地方”的互动,对鲁迅文学作品进行解读,讲述并讲好故事会让游客感到更有意义[5]。最后,鲁迅作品中的地方要素,地方特产和地方生活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为旅游地原真性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文化资源的创意开发提供借鉴。

(三)对绍兴相关文化再生产具有原始文本和文化意义

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游客在相关的文化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围绕鲁迅文学作品进行阐释、创作和文化再生产。开发者根据鲁迅作品对景点进行开发,挖掘鲁迅文化,加强鲁迅文化和绍兴旅游的联系,除了文学朝圣之外,还通过景观再现、艺术加工还有节事活动如“鲁迅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在鲁迅文学作品的基础上文化再生产的形式塑造绍兴地方的特殊性;经营者通过旅游产品、艺术创作和生活方式等方式,传达了自身对于鲁迅作品和绍兴地方的认同感;游客通过阅读鲁迅作品及其相关文本、旅游体验以及文化消费,产生了对于绍兴的地方感,并通过游记、旅游指南和博客等方式创造出新的文本,这些文本对绍兴地方性产生了新的影响[4-5]。

三、结论

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的地方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鲁迅文学作品通过鲁迅文学作品对绍兴地方性的再现作用,加强人们对绍兴地方性的认知,还有主观情感产生的影响对绍兴地方性的形成产生影响;在塑造地方性的方面,鲁迅作品承担了地方品牌的功能,为旅游开发和提升提供借鉴和启发,并为相关文化再生产提供原始文本和文化意义。这就要求绍兴在相关旅游开发中,重视和发扬鲁迅文学作品这一文化瑰宝,积极解读鲁迅,发掘鲁迅文化;同时在开发的同时,注重保护和塑造绍兴的地方性,以鲁迅作品为切入点,发扬鲁迅的地方品牌,开发者、经营者和游客各行其职,进行文化创意生产,充分利用鲁迅作品和鲁迅文化的价值。

[1]唐顺英,周尚意.浅析文本在地方性形成中的作用——对近年文化地理学核心刊物中相关文章的梳理[J].地理科学,2011,31(10):1159-1164.

[2]傅建祥.鲁迅作品的乡土背景[M].杭州出版社,2003:10-150.

[3]马晓娜.绍兴文化视野下的鲁迅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13.

[4]唐顺英,殷秀梅.游记对旅游地地方性的影响研究——以曲阜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3):111-116.

[5]安宁,朱竑.文学旅游地的空间重构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J].地理科学,2014,34(12):1462-1469.

[6]刘晨,朱竑.文学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建构:以凤凰古城为例[J].旅游学刊,2014,29(7):68-76.

[责任编辑 王云江]

Study on the effect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on the provinciality of Shaoxing

AN Zhuo-lin1, FU Jian-xiang1, DU Rui-xue2

(1. College of Ge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2.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effect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on construction and shaping of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Lu Xun's literary works resurface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enrich people’s cognition of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and inprove the formation of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In shaping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Lu Xun's literary works plays as a local brand of Shaoxing,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providing original texts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s for the related cultural products. So in developing the related tourism industry in Shaoxing, the government makes full use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and his cultural values, protecting and developing Shaoxing’s provinciality.

Lu Xun's literary works; Shaoxing; provinciality; effect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4.032

G127; I210

A

1673-9477(2017)04-095-03

2017-09-16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HB16YS014)

安倬霖(1993-),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地理、文化地理

猜你喜欢

绍兴文学作品鲁迅
绍兴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鲁迅,好可爱一爹
绍兴大闯关
鲁迅《自嘲》句
人文绍兴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