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培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构建

2017-02-23文士博王利君王宇娇

关键词:朋辈价值观大学生

文士博,王利君,王宇娇



价值观培育视角下的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构建

文士博,王利君,王宇娇

(河北工程大学,河北 邯郸 056038)

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弱化现象情况下,构建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发挥朋辈教育作用,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途径的重要选择。新型朋辈关系构建需要通过一定过程、采用一定举措实现,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探索。

核心价值观;培育;朋辈关系;朋辈教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跃,视野宽阔,自主意识强,呈现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影响力弱化的现象:一是,师生之间存在思想和情感上的落差与沟通障碍;二是,学生对某些传统教育方式存在逆反心理,特别是对教师施教、学生接受的教育方式出现排斥情绪;三是,当前无论是教育的覆盖面还是教育辐射的深度都存在局限性。

在这种形势下,如何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创新学生思想教育途径和方式方法,贴近学生,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实际需求,引发学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积极探索的问题。

一、构建新型朋辈关系,是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新途径的重要选择

朋辈关系是朋友或同辈之间的关系,是有相似年龄、共同社会生活背景,共同发展需求,彼此间有共同语言,易于沟通的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狭义的朋辈关系主要同学关系,广义的朋辈关系还包括能够与大学生情感和心灵相通,能够深入他们心田的教师之间的关系。

构建新型朋辈关系的目的就在于要充分发挥朋辈教育的作用。朋辈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教育,是朋辈间一起分享信息、观念,一起体验行为技能的相互影响、相互教育。大学生朋辈关系中,由于彼此间生活方式、人生经历、思想情感、社会需求相近,天然不存在心理防御性,容易彼此产生深刻影响。

朋辈教育依靠一定的朋辈关系进行,一般场景中的大学生朋辈关系,朋辈间影响是无序的,特别是相互既有正面影响,也有相互负面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有效的朋辈教育,应首先构建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它是在学校指导下,建立起的朋辈教育“教师”与广大学生日常互动关系、影响带动关系、引领教育关系,传递正能量关系。

构建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目的就在于通过构建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对大学生开展朋辈教育,特别是开展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这种新型的朋辈关系具有以下特点:

(一)新型朋辈关系中有“领袖人物”

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必须在大学生朋辈群体中发现、选拔“领袖人物”作为朋辈教育的“教师”,让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人心凝聚,思想引导、精神引领、行为示范作用。这些“领袖人物”大多从大学生优秀分子中选拔。

(二)新型朋辈关系中有具体行动目标

自然状态的大学生朋辈关系的“领袖人物”,其行为是随意的、无目标的,而新型朋辈关系中的“领袖人物”则有着明确的行动目标。

(三)新型朋辈关系中有统一的组织网络

大学生新型朋辈关系中选拔出的“领袖人物”是以个体状态开展工作,但他们都共同处在同一学校工作运行系统中,处于朋辈教育的统一组织网络中。

(四)新型朋辈关系中有规范的工作要求

从大学生选拔出的“领袖人物”不同于普通学生,他们在学生群体中发挥着正能量作用,按照学校要求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有着共同的行动方案和具体工作要求。

根据相关研究,当代青少年社会化中,朋辈间影响非常大,甚至超越家庭教育、父辈教育、学校教育影响。充分利用朋辈关系选拔高素质学生以同伴身份,或选派优秀教师以朋友身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向学生渗透,这种让同辈人做同辈人工作的方式,容易为学生接受,容易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发生相应变化与转变,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效果。

二、构建新型朋辈关系,需要通过一定过程来实现

构建新型朋辈关系,必须按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依照一定的方式方法,通过一定的过程实现。

(一)选拔朋辈教育“教师”

从学生群体中发现、挖掘其中“领袖人物”,让他们作为朋辈教育的“教师”,将他们配置到不同学生班级和宿舍。一般在新生中配备高年级的朋辈资源(以老带新),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选择其中的“佼佼者”。另外也可选拔一定数量的教师,作为朋辈教育的实施者。

(二)进行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的培训

培训可分为一般首先进行岗前培训,其次在工作过程中以工作研讨、座谈的形式进行阶段性培训。

(三)各司其职开展朋辈教育

学校对选拔出的朋辈教育的教师要保持联络,及时跟进朋辈教育进度,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督促指导,并反馈到朋辈教育过程中。选拔出的教师则以伙伴、同学身份对其他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施加多方面的影响、引导和教育。

(四)开展朋辈教育工作交流总结

应在不同阶段进行朋辈教育中的及时沟通、总结,以发现问题、查找不足,总结经验,特别是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再运用到朋辈教育中加以推广、巩固,提升朋辈教育水平。

三、构建新型朋辈关系,必须采取相应的举措

构建新型朋辈关系,必须采取相应的举措,才有可能取得实效。

(一)把握朋辈教育“教师”选拔标准

在学生中选拔朋辈教育的“教师”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学生中的领袖人物,即为广大学生认可的精神领袖,他们应人缘好,热情高,乐于助人,能够对其他学生思想、行为能够产生深刻影响;二是综合素质高,特别是政治素质好,一般从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中选拔。

(二)促进新型朋辈关系形成

通过对选拔出的朋辈“教师”的培训、指导和在学生群体中的科学配置,促进“教师”与广大学生形成愉悦的、频繁的互动交流关系,其中强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正面的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这与无序的、无目标的大学生普通朋辈关系有着根本性区别。

(三)选择朋辈教育的方式方法

朋辈教育的 “教师”是以同伴、同学、朋友身份开展工作,必须选择那些容易被同伴接受的提醒、劝解、开导、沟通甚至引领示范的做法,采取渐进渗透的方式。

(四)将朋辈教育内容融于大学生日常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教条的理论,它有着丰富内涵,需要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去诠释和体现。因此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与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需求实际结合起来,与学生精神追求和发展要求融合起来,与学生所思所想、日常生活学习,平常琐事结合起来,应通过对广大同学进行解疑释惑、心理调试、职业规划、学习服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帮助,进行核心价值观渗透。

(五)增强朋辈教育影响力与覆盖面

通过选拔高素质朋辈教育“教师”,加大朋辈教育组织力度,增加朋辈教育频率,增强朋辈教育影响力。通过将朋辈教育积极向学生各个学习阶段普及,向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消费、娱乐等各个层面延伸,扩展朋辈教育覆盖面,从而在广度和深度方面推动朋辈教育开展。

四、构建新型朋辈关系,在培育价值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开展了构建新型朋辈关系的实践,事实证明它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大学生“仁爱之心”被充分激发出来

大学生中对他人冷漠,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漠不关心的现象减少了,而参与班级活动,维护班级荣誉,热爱学校的集体意识日趋强烈,维护社会公德,关心国家大事,关注实现中国梦热情普遍高涨。

(二)大学生群体中“懂礼有序”蔚然成风

大学生中不文明现象减少了,讲礼貌、知谦逊、尊师长、守秩序,礼让为先,举止文雅,崇尚礼节的风气越来越浓烈。

(三)大学生“诚信友善”意识愈加强烈

广大学生诚信意识增强,在考试中、行为处事中,表现出对他人、对朋友、对社会的忠诚和友善。

(四)大学生“进取创新”精神迸发出来

大学生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活跃起来,特别是他们全面发展的意识增强,大家争做学习和发展的标兵,争做创新创业实践能手。

(五)大学生“政治热情”显现出来

大学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充满期待和信心,对中国共产党 “两个一百年目标”充满希望,他们关注国家未来,关心国家大事,很多同学充满了对党组织的热爱和向往,要求入党的学生大幅度增加。

(六)大学生“优秀分子”脱颖而出

在构建新型朋辈关系中,通过选拔、培养优秀学生,一批素质高、思想好的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得到锻炼,思想素质、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全面提高,他们在广大学生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越来越明显,影响和带动了广大同学全面发展。

五、构建新型朋辈关系,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探索与创新

构建新型朋辈关系,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理念、思路、途径和实践上的探索与创新。

(一)提出新型朋辈关系的新理念

新型朋辈关系是为发挥朋辈教育的最大效用,而精心打造的一种崭新的大学生群体内关系,它具有自然状态下的朋辈关系不具备的鲜明特点和教育优势,是借助朋辈关系影响力,而以“领袖人物”向广大学生进行正能量传递的关系,是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关系,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学习相互交流中进行价值观培育的一种新型朋辈关系。

(二)朋辈教育是培养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路

无论是第一课堂还是第二课堂教育,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具体指导、直接教育固然对学生影响很大,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模仿、相互学习能够更持续、更大范围、更深刻地影响学生,朋辈教育是引导教育学生的新思路。

(三)激发学生内生发展动力的新途径

不是任何外在因素都能有效地启动、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驱动力。而大学生朋辈关系却最能拨动学生心弦,最能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基于明确具体目标、具体任务的新型朋辈关系,是启动和激发大学生思想变化、价值取向发展、行为方式转换最直接、最有效因素之一,是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新途径。

(四)发挥学生发展主体地位的新实践

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从教师和学校难以全覆盖地深刻影响学生。同时,学生发展主体不是教师、学校,而是学生自身。而通过构建新型朋辈关系,可以有效推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对广大学生的充分动员,最大范围的影响和带动了学生的自我发展,是充分发挥学生发展主体地位的新实践。

[1]文士博,王利君,王世阳. 基于“任务与学习”互动平台的党员辅导员理论学习循环模式[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04):76-78. [2017-09-28].

[2]文士博,刘志新,邓建兴. 媒体视角下的大学毕业生创业支持系统主体职能[J]. 中国报业,2011,(20):135-136. [2017-09-28]. DOI:10.13854/j.cnki.cni.2011.20.019

[3]边社辉,郑建辉. 大学生朋辈教育模式及其运用应遵循的原则[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3):27-28. [2017-09-28].

[责任编辑 王云江]

New college students’peer relationship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alue cultivation

WEN Shi-bo, WANG Li-jun, WANG Yu-jiao

(Hebei Universisty of Engineering, Handan 056038, China)

In the situation weakening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structing a new college students’ peer relationship and playing the role of peer education is a good choice to expand the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The new construction of peer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realized by certain process, and certain measures, it is useful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values, cultivation, peer relationship, peer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3-9477.2017.04.019

D64

A

1673-9477(2017)04-056-03

2017-06-06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7年度立项课题(编号:GXDJ2017B070)最终成果

文士博(1969-),男,河北深州人,正高级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建与思想教育。

猜你喜欢

朋辈价值观大学生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