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感

2017-02-20朱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7年2期
关键词:密集空白处格子

朱骐

这样的作业乍看之下是不是有一种很“密”的感觉?再仔细一看,其实每个字都写得不错。批阅这样的作业,我常会想:如果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再拉开一些就好了。这类书写面貌的作业,我称它们患上了“密集症”。出现这种“密集症”,是因为学生从田字格到方格,再到没有格子的束缚,一下子不适应书写空间的变化。没有了格子,上下空一些还好把握,左右空多少就难了。所以他们就沿袭原来格子之间紧紧相连的传统,倾向于把字写得很“挤”,于是产生了“密集症”。这样的问题在小学中高年级非常普遍。

怎样克服密集症?在教学《林海》这篇课文时,我作了如下尝试。

师:同学们看这两张图。这是一位同学写的短语,你觉得哪一个好?

生:第一个好。

师:好在哪里?

生:第二个看上去太挤了。第一个空得多一点,看上去舒服。

师:你的判断很对!同学们,写字就和呼吸一样,一个字就是呼气,写完空一下就是吸气。你看,这样呼气,吸气,呼气,吸气,写出来的字就有了呼吸感。如果反过来,只呼气,不吸气,就要断气啦。

“呼吸感”是从武术中迁移过来的一個词语。字与字之间空多少距离合适?不要说小学生,即使是大书法家也不一定能作出精准的描述。每一段书写的文字,因字体大小不同、写的样式不同,所空出的留白处必然不同。多数情况下,留白的大小要靠书写者的感觉,靠“意会”,无法言传,找不到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以“呼吸感”打比方,一能说明空白处是需要的,没有空白处相当于只有呼气没有吸气,要不得;二能把空白处的长短形容得恰到好处,空太多、停太长不合适,太少了同样会呼吸不畅。

当然,仅仅给学生一个标准,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写还不够,要把握好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写好行款,还须勤加练习。

猜你喜欢

密集空白处格子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数格子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填出格子里的数
创意美术
基于5G超密集组网的规划与设计
格子间
格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