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乐的退休时光

2017-02-20张安康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7年2期
关键词:林散之字帖纪念馆

退休以后,时间空闲,看看书画展览,偶然间激起了我对书法的兴趣。于是家中添置了笔墨纸砚、字帖,先在报纸上“乱画一通”,谁知一下子就入了迷。别看我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刚拿毛笔写字的时候,也是会满手黑乎乎的。鼻子痒时就抓,弄得满脸黑也不知道,亲朋好友来家看到我,笑得前仰后合。

等到手握笔不抖了,写字走笔也比较顺畅了,我才敢在毛边纸或宣纸上书写。一开始,在砚台里倒上墨,直接掭墨就写。由于墨较浓稠,写起来很不爽快,且会出现断墨现象,字不像字,画不像画。我就琢磨,可能要加点水吧。加水以后,断墨现象没有了,不料下笔就成了一个个黑墨大点,笔画也都糊在一起,哈哈,可能是水太多了。就这样反复调试,总算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水墨比例。渐渐熟悉了墨的浓淡程度后,运笔快慢的基本要領也逐步掌握了,我就开始照着字帖练习写正楷。

可能是我性情急躁,这个帖没写好又换那个帖,正楷没写好,就写行书,甚至偶尔还“草”几下,功夫不见长进,反而伤了兴趣。于是休整了一段时间,看看历代大家的书法论述,参观各级书展,再去现场看看别人写字。这才知道入门容易,提高难,想脱俗,再形成自己的风格,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我坚持每天早晨5点起床,写两小时字,再吃早饭。下午2点到3点半,继续写字,然后去打乒乓球,活动一下筋骨,锻炼动作的协调能力。同时,我更注重读帖,写之前先分析字帖的大体章法,再细看每一行如何安排,继而钻研每个字的用笔和结构。我还分析同一个字不同的书法家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能写得既不一样又各有精彩。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的字也渐渐有了古人字的模样。每次提笔挥毫,每次新的发现与提高,都让我幸福不已。

同学们,培养一个兴趣爱好,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晚。我这么大年纪才正式学书法,一样能不断进步,并且身心愉悦。练书法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自娱自乐中坚持下来,是一种快乐。

(张安康,历任南京市江浦县中学高中物理老师,教务主任,校办主任,工会主席等。参加过江苏省老年书画八连展,林散之纪念馆展览,作品被纪念馆收藏)

猜你喜欢

林散之字帖纪念馆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林散之书学思想视域下草书中的“留”与“滑”探析
林散之《毛主席<送瘟神>诗联》
小字帖
小字帖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小字帖
人随秋影远 诗共雨声来——林散之咏姑苏诗及其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