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现与隐喻:文化视野下的图像识别
——《解密清明上河图》教学背后的密码

2017-02-18陈勇湖州市龙泉小学

少儿美术 2017年7期
关键词:隐喻美术图像

■文/陈勇 湖州市龙泉小学

近来,“核心素养”在教育界被谈论得热火朝天,美术学科提出的五大核心素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创意实践、审美判断、文化理解)逐渐走进大家的视线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五大核心素养,如何将其融入实际的教学中,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

课标组组长、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就形象地以“五环图”的方式进行了精妙解读,美术学科就其本源来看,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各项素质与能力,是美术学科之所擅。

我们着眼于美术学科的立科之本:视觉形象。当我们一提到视觉形象,就会想到图像,不得不提的就是“看”,缺了它,一切便无从谈起。作为视觉器官,眼睛每天都能为人们捕获许多素材,但是这些素材如何能更好地转化和利用,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就从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图像内容识读,如何引导图像审美感知和作品文化理解进行融合性思考,探究在欣赏教学中如何关注作品中文化的理解。

一、显性内容中的隐喻萌芽

1.显性内容从教学的第一个过程开始。教学一开始,老师和同学们就做了一个导入互动,通过折叠的纸张来了解折页、卷轴等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从而更加充分地让学生感知卷轴这种特殊的却容易被疏忽的外在显性内容。而恰恰是这个小小的环节,将学生直接带入了作品内容的解读,也为作品中文化的理解背景——“谏言”这种秘密性的行为做了一次铺垫。这个显性的环节看似中国传统作品的基本形式,又是理解作品形式的重要隐喻萌芽。

2.显性内容识别从教学每一个细节开始。在读图时代,需要分辨、判断、选择和解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视觉文化现象和信息。一幅作品的内容识别首先要从图像的内容观看开始,作为一幅有八百多个人物形象塑造的作品,我们该如何去读?每一个人都去识读显然是不行的,一节课的时间更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教学中我采用分解作品解读的方式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要读的人物,有的多,有的少,但是每一个孩子会关注自己手中的作品来看。同时教师在学生看画之前提出两个问题,让每一个孩子带着自己的任务去读出画面的内容。

在通读的基础上,孩子们进行作品接龙,把握每一个显性的人物细节刻画,从而了解作品的全部。

3.隐喻结构下的显性美术语言解析。在如此巨幅的作品前,我们该怎么找到画面的中心,找到作品的破解点呢?教师从基本的画幅认知引导学生:教师问:一般情况下,画面的中心在哪里?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在中间,教师追问道:中间又是哪里呢?在画幅的纵横交叉线上,教师通过PPT展示了画幅的中心,通过一点点的逼近,让孩子看到了画幅的中心在哪里。这是一些隐性的内容识别,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台阶,孩子们才能为新高度理解作品做好铺垫和积累。

多少年来人们都自是直接去找虹桥上的人物去分析,却不知为什么找这个画面作为中心。无论是从形式主义的角度来说,通过画面的构成形式分析,这个核心区域在课堂上得到了关注,学生从八百多个人中一下子聚焦到了焦点人物中,从而引发了学生的更为集中的识读,识读人物造型,识读人物组合呼应,识读人物表现的手法。还是对中国文人的理解上来说,这个场景的位置是最佳的位置:开始部分的郊外到汴河,以及汴河即将消失,作品后面的集市的布局,虹桥必然要成为图的隐性中心。显然这个隐性结构识别成了孩子对作品审美感知的一个新台阶。

二、形式感知中的隐喻发现

1.审美感知从疑问中发现。如何才能唤起孩子对作品的审美的感知呢?面对一幅作品,特别是如此浩大的《清明上河图》,不需要普通意义上的识读而是需要找到感知的落脚点。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关键问题:“这幅作品怎么成了中国传世名作呢?难道是因为它长而大吗?如果不是,那可能是什么?”这样的疑问为孩子们的高级图像识别找到了刺激点。这时孩子们从刚才的画面中心不断去寻找,去发现,去思考。这样的设问为孩子的审美感知找到了一个方向。

2.审美理解在分析中明确。为了让这种审美感知在孩子心中有进一步的解读和认识,我们需要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孩子们的联想和思考是否是经得起检测的呢?教学中师生对中心人物进行了互动讨论。教师的系列提问启发孩子更好地思考了单个人物造型和多个人物组合之间的联系,结合前面显性的人物动作和具体场景。孩子们感知了船艄上的人是一个关键人物,由此揭开了对画作中人物的深度理解。此时,教师出示单个人物并问道:你看到了什么?你猜他在干什么?(学生答复:推销产品、赶船、招呼亲人、有关系的人。)他站得稳吗?并结合PPT展示了画作人物之间的隐性结构。

教师的追问使得孩子们对这些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微妙的关联。但是孩子还是不能深刻地体会人物造型的审美感知,也就是创作意图。因为宋朝这个特定的时代离我们太远,离孩子更远,怎么办?教师在此刻还给了很大的一个信息补足:大宋王朝的文化制度:谏言献策。并进行了板书,提出了新的问题:什么是谏言?一个画家怎么谏言?让孩子把之前的画作中人物造型和内容与当时的文化现象融合在一团,有的孩子立马就开始进行了判断性联想和思考。孩子们再次去发现船上运输的物品(粮食),从而关联到当时的社会、生活等一系列问题:孩子们一下子读到了当时的文化现象,从而完成了这种美术表现和审美感知之间的深度思考。

3.审美判断在自学中内化。如果说前面的审美感知都是在老师和同学的讨论下完成的,那么孩子们在自学感知手中人物造型的寓意的解读则是他们自己对作品的内化、对文化的内化。他们看到的不再是前面单一的人物形象,更多的是带着自己的感知判断去看画。在教学中,为孩子设计了这样一段冒险而又必需的环节:他们从懒散的官兵身上看到了军队的涣散,从受惊的动物场景看到了危机时刻的存在,从算命的人物中看到了人们宁可相信命……在此刻教师加入了一段启发性的话语:我们说有些文章要有豹尾,这幅画也是如此,你们能从结束部分的人物形象感受到一种狠狠的鞭策和警示的表达吗?结束部分三个算命,问路,看病的人组合在一起又是什么表达?

可以说孩子们的审美判断和理解从一开始的对图像的识读、识别、感知开始,最后形成了一个新认知。一个学生在课后写的反思中这样写道:这次,我们上“美术千课万人”,一起来欣赏《清明上河图》,令我深有感触。我继续看,每看到一个穷困潦倒的穷人,懒散的士兵,腐败的官员,我的怒火就更增一分,就是因为官员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更是因为士兵的懒散,才会使得原本昌盛的北宋消失!!!

哲学家苏珊·格朗认为:美术用来传达意义的符号系统比其他任何符号系统都要复杂,美术本身具有意义,解读美术需要思考与感受,需要综合我们的所知和所见,需要在寻求作品意义的同时回想经历。

孩子们对作品产生了共鸣,能将眼前的作品符号系统和以往的知识、经验融合思考,不仅理解了作品还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洞察图像中的隐喻性意义,从而为他自主去探索作品中的其他表现找到了途径。正如克劳迪亚·科内特认为的那样:学习解读美术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内涵,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解密象征性符号来理解视觉形象,从中获取意义。

三、文化解读中的隐喻感悟

在“读图时代”,儿童对于特定的图像需要丰富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作品的文化。从简单到复杂,每一层次的活动都与上一层次相依赖,作品隐喻的感悟更需要教师设置一些层次来满足孩子的解读需求。

1.细化过程,感悟作品中的文化

面对图像,有些人能读到很多的信息,而有的人却只能读到一点甚至读不到。为何有的人获取、提炼出了重要信息,而有的人却熟视无睹呢?这就是对作品的理解需要一种途径。如果我们把对作品的认识和解读和生活中的搓麻绳对应思考,如何才能搓出一条又长又结实的麻绳呢?我们需要在搓麻绳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料,使其增长。

美术作品的解读也是如此,对于某一作品,必须小心认真地对待你所提供的信息的数量,在差距需要适当填补的地方,必须给予平衡,才能形成有价值的解读和认知。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作品太大,老师进行了分割)通识地读画面中的人物,第二个层次是引发思考(这个作品怎么成了中国的传世名作呢?是因为它巨大吗?),第三个层次是孩子对人物的造型理解产生不可明喻的时候(教师给予了一定的文化现象:宋朝的文化元素:谏言),这是至关重要的填补。通过三个层次的课程设计,把对作品的文化理解转换到不同的三个环节中,并给予充分的认知、讨论、思考,形成对作品的文化认同和理解,从而把一张风俗画解读到自己的认识上,自己对画作的审美判断上。

2.营造场景,理解作品的隐喻核心

同样的素材有很多的教学形态,其结果也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孩子对图像的解读需要一定的教学场,所谓的教学场就是一种恰当的教学氛围和环境营造。孩子在特定的场下获得了基本知识,又通过这些基本知识找到了图像背后隐藏的秘密和寓意

作品中站在船艄上的人为什么没有清晰的脸部,为什么不更精准地刻画细节?这需要一些图像联系在一起,借助当时创作者的文化背景来理解。在教学现场,孩子们是无声的,他们不可能想到一种文化来理解美术作品,也不可能让自己进入教师营造的困惑和难题现场中。在这时候,只要有一股新的事物出现,孩子们立马能捕捉到信息进行关联想象,教师的教学场就仅仅是四个字“谏言献策”就把孩子们拉到了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时期。

随着时间的增长,在图像、语言、文字的辅助下,儿童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他们深入了作品,深入到了作品的文化之中。许多孩子在课后的反思中写道:

张择端以这样的方式,来提醒宋徽宗治国之方,强有力又不失君臣之礼。《清明上河图》不仅是提醒宋徽宗,也让人们警醒,在我们身边处处有危机。每个人都要时刻居安思危,不要忘乎所以。

听了陈勇老师对《清明上河图》讲解的课后,对我大有启发。原来它并不是一幅简单的画。从表面上看是一副盛世的景象。可是仔细看,却处处藏着危机,画里有许多令人担忧的景象,仿佛是在告诉人们,盛世即将结束。

《清明上河图》中我们看到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但是还有少年背着行囊走出城门,离家出走,说明可能这个城市谋生不易或者有什么令人厌恶的地方。

我还看到孩子穿着很破的衣服在赶牛。小小年纪在干活,这很不正常,本应该是上学的年龄啊,说明家境不好,上不起学,可能当时赋税较重。

站在政治角度来看,作者是在劝告当时的皇帝,民生的艰难,官员的腐败,必须引起重视了。

3.思维导图,建立隐喻感悟的通道

学生通过对一个人物的认知建立了对视觉对象的隐喻理解,在作品的其他地方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理解呢?教师在课堂中运用了思维导图的板书样式,帮助孩子整理了零碎的知识,同时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清明上河图》,你还能看什么?学生通过语言的描述再一次展现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教师一一板书,并问道:这些内容是否也具有一定的隐喻呢?教师由点到面,将作品的理解延伸到不同的形象载体上,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也为建立自己的审美判断找到了一个通道。

图像不仅是图像,它们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图像,不仅诠释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风貌,还凝结了深层的文化含义和意味。因此,这样的图像识图不仅读到了深层的作品寓意,更为孩子们建立了全面、完整的文化价值观。

猜你喜欢

隐喻美术图像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有趣的图像诗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遥感图像几何纠正中GCP选取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