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施肥不打药,袁隆平用海水种出“红色水稻”

2017-02-18

生物学教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盐碱滩涂盐碱地

据科学网2016年12月16日报道,武汉海水稻生物技术院袁隆平课题组对一种可以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的试验性推广获得成功:不施肥、不用药,用海水种出了平均亩(1亩合1 ha/15,下同)产达到150 kg以上的“红色水稻”。

据介绍,经过三十多年试种,“海稻86”显示了良好的抗盐碱、耐淹等诸多特点,它在pH值9.3以下,或含盐量千分之六以下的海水中生长良好。2016年,海水稻在广东湛江、山东和吉林等地试验种植近6000亩。2017年,试验推广面积将超过1万亩。目前,科研团队正利用杂交优势提高产量,目标是3年后达到海水稻抗含盐碱量千分之八(相当于滩涂的盐份),产量达每亩300公斤。

海水稻是能在沿海滩涂的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其植株在海边可以长到1.8~2.3 m,在盐碱地中也可以高达1.4~1.5 m。成熟后,稻穗长22~23 cm。脱粒后的稻米呈胭脂红色。煮成的米饭不咸,能接受,稻米的pH值在8.8左右,硒含量比普通大米高7.2倍,氨基酸含量高4.71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海水稻不需施肥、抗病虫、耐盐碱的独特生长特性,对资源节约的绿色农业生产大有裨益。考虑到我国有约2亿亩盐碱地具备种植海水稻的潜力,其对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

猜你喜欢

盐碱滩涂盐碱地
霞浦滩涂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上岸的鱼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三种土壤改良剂对盐碱地冬枣园的影响
滩涂上的丹顶鹤
滩涂评估方法适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