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情境掘生命之泉,浇梦想之花
——关于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思考

2017-02-16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心小学金德娟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情感

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心小学 金德娟

以情境掘生命之泉,浇梦想之花
——关于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的思考

江苏省响水县大有中心小学 金德娟

写作是学生表达交流、认识自我的主要方式,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内容。本文主要阐述了小学情境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情境作文的有效策略。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策略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反思自我、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将低年级称为写话,中高年级称为习作,倡导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作文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和语文素养。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和学生抱怨作文难,而教师只注重写作知识、写作技能的传授,这种枯燥乏味的教学不能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情境教学主张“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主张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教材内容。

一、小学情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随意盲目

教师对情境教学理论的理解存在偏颇,没有制定作文教学目标的意识,凭感性的经验开展教学与评价,导致作文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不够,缺少针对性,教师没有根据学情进行相应的调整。

2.作文指导欠佳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储存有限,需要教师启发想象,促进学生的思考。作文情境教学应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能唤醒学生的情感,如教师只进行简单的语言描述,情境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3.评价形式僵化

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忽视了对学生心灵成长的关注。教师只注重写作结果,而不关注写作过程中的表现,只是简单地将作文分成几个等级。教师集中批评多份作文,精力有限,不能做到细致点评,就引入学生的参与。

二、情境作文的任务分析

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通过形象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写作。《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兴趣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要求对写话感兴趣,写想说的话,写想象的事;中年级学生要乐于表达,乐于与别人分享习作的快乐;高年级学生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二是要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会写。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的准确会影响到语言的清晰,事情只有想清楚了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写作是认知的过程,写作可以锻炼人的思维。教师要引领学生冲破思维定式,发展求异思维,敢于表达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三、情境作文的实施策略

1.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一是以真为基础,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可以触动学生内心的好奇心,教师要从学生的情感结合点选取典型、有魅力,切合主题的景象,激活学生的生活活动。除在大自然中寻找情境外,教师还可以借助于实物展示让学生亲临其境,通过近距离观察,产生全方位的认识,从而真切地把握事物的特征。教师也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优化情境教学,以图画、影像将教学情境形象化,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二是以趣为导向。儿童有好玩的天性,他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放飞心灵。教师以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诱引他们加强观察、体验,并用文字记录,然后综合成文。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演绎故事情节,让学生融入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情,加入自己的情感,去体会、理解。三是以美为追求。求美是儿童的天性,能激发情感、净化心灵。教师以音乐营造美的情境,激荡人的心灵,营造广远的意境,给人带来听觉刺激,想象显现情境中的美。音乐能激荡人的心灵,激发儿童情感的共鸣,引发学生的联想。四以思为核心。作文教学要触动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主动提问、思考、解决中参与学习,激活已有知识来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新发现。

2.教学情境的引导

一是引导学生观察。学会观察是学好写作的第一步,教师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去听、去看、去尝、去思考,改变观察不细致、不能把握事物特点、不善于探究事物的本质,要学会观察景物,观察人物,观察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在观察中要做到有序,按从远到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如可以按眉毛、眼睛、鼻子的顺序写人的外貌。二是观察要能抓住特点。要全面地了解事物,只有注意细节、抓住特点,调动各种感官,了解其组成、用途,建立鲜明的形象,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具体。三是观察要与思考相结合。没有思维的观察是肤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考,要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印象,为作文提供丰厚的材料。

3.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题目展开讨论,让每位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头脑风暴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表达中打开思路,写出佳作。教师可以将学生按6人左右分为一组,让他们针对探讨的主题,在观察、思考、想象的基础上运用头脑风暴展开讨论。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使作文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似联想、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寻求与它关联的事物,如由坐凳想到老师站起,继而去歌颂老师。

4.以境唤情

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才有所创作。教师要将作文情境中的情转移到自己身上,并将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情感,并激化生命活动,这种体验能唤起儿童对美的渴望,进行情感的升华。如以“一只受伤的流浪猫”为题,讲述自己与小猫的故事,从而以情唤情。教师也可以换位入情,让学生感同身受,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去想、去读、去体验,从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总之,在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中,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关照童心、顺应童性,以多种方式展现情境,以真为基础、趣为导向、美为追求、思为核心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观察、想象、移情中激发情感,实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1]杨曙明.“情境作文”的不懈求索者——施建平作文教学述评[J].新作文,2006.

[2]孙希凤.有效作文课堂,从创设情境做起[J].新作文,2008.

[3]田慧生.情境教学——情境时代特征与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J],2002.

[4]何跃彪.创设情境激趣作文[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0.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情感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情感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