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词语组块,“意”与“慧”齐飞

2017-02-16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华静芳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7年22期
关键词:组块词块祖父

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华静芳

词语组块,“意”与“慧”齐飞

江苏省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 华静芳

作为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的词语,对于语言的积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语的字面理解背后有着丰富的意蕴及感情色彩,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教学,不是阅读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

那么怎样才能让认知词语的过程不枯燥、功能不单一,让词语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对词语进行组块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组块教学,顾名思义,是教师或学生按照词与词的关系,对词语进行组合、整合,从而组成词块。词语组块,是认知过程中的一种组织策略和整合行为,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将原来的线性教学转变成块状教学。

一、巧妙组块,从零散走向整合

1.连词成串,重积累

在低年级的教材中,有许多词串教学,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将相关的词语串联起来,用以展示某类景物或描绘某一个场景。高年段的词语则是分散在课文中。我们不妨借鉴连词成串的方法,精心选定相关词语,按一定的目标、意义归类组合,形成一个个词串,既方便学生的理解记忆,又能赋予词语教学新的意义。

如:五年级上册的《金蝉脱壳》一课,教学时,我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

第一组:透明 搜索 枝丫

第二组:抽搐 裂开 钻出

第三组:抖动 配合 协调

第四组:盖住 颤动 排列

这些词串围绕一个中心,描写的是金蝉脱壳的过程,第一组为脱壳前,第二组、第三组是脱壳中,第四组是脱壳后。借用词串的形式,巧妙地把课文的中心内容串联起来,使词语与文本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能使学生走进文本内容,在脑海中形成画面感,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整合力。当今后遇到类似的情境时,就会激活这些短语,化为现实的言语能力。同时,这样的短语结构作为一种新的“言语组块”融合进了学生的语言素材库中,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相似的言语组块就能聚合,从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积累。词语组块简化了识记方法,减轻了记忆压力,增强了记忆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2.明确目标,有侧重

每组词语的出现要有明确的目的,或是解决读音,或是辨别字形,或是帮助理解课文内容,或是帮助疏通文句。如上面四组词语,是对整个金蝉脱壳画面的描述,将零散的图像进行有机的整合,伴随着诵读词语,对整个脱壳过程形成整体意象,既暗含着对重点段落内容的梳理,也是帮助学生熟记成诵的有效途径。这样的词语教学,从零散走向整合,让词语教学变得灵动厚实。如果我们能引导学生自己从文本中提炼、归类这样的词语组块,那么学生就学会了发现文本主要信息的能力,学会了重组言语材料的能力,也就学会了主动阅读,而这正是组块识记训练的根本目的。

二、多维运用,从单一走向综合

1.妙用词块,理清文脉

例如教学《灰椋鸟》这一课时,文章主要写了灰椋鸟归林前、归林时、归林后的三个场景。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出示了这样三组词语:

第一组:盘旋 陆续

第二组:排空而至 列队飞行 边飞边鸣

第三组: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 喧闹热烈

让学生读准字音后,放到课文中,想想每一组词语描写了一个什么场景,学生很快就能捕捉到文章描写的三个主要场景,这样水到渠成地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教师接着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场景中品读这些关键的词语。

2.妙用词块,触发情感

在全国第八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张丹老师执教的《画家和牧童》里有这样一个精彩画面:

师:孩子们,课文中商人和教书先生在夸赞的时候用上了“绝妙之作”这样形容画作精美的词语,如果我们在夸的时候也能用上这样的词语,那我们的语言就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了。我来给大家推荐几个词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先跟我来读一读。

师:这三个课外词语能帮助我们把句子说得生动呢!你想来试一试吗?这样吧,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座位上练一练,和同桌同学互相说一说,一会儿我们找同学来说。开始吧!

生练习说,孩子们从自身最深的感受出发,侃侃而谈对这三个词语的深切体会。

由感而知、而觉、而悟;由渐悟到顿悟,到大彻大悟,这是一个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言语和语文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张老师将“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三个词语组块引入到课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加以运用,学生不知不觉地加入夸赞的队伍中,将词语的积累、运用巧妙地融为一体。

3.妙用词块,达成语感

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名篇,教师从课文精选出关键的词语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品味,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的目的。例如执教《黄鹤楼送别》这一课时,出示十个这样的词语: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按捺不住 浩浩荡荡

教学时,先指名学生读,然后告诉学生读词语不光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词语的味道来。老师和大家合作读,老师读左边一列,大家读右边一列,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师生合作读,在老师的范读、引读下,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其实一组词语就能描绘一个画面,一个词串就能讲述一个故事。(让两名学生合作读,一个读红色的词语,一个读蓝色的词语)

这个词语组块教学中,老师引领学生形式多样地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教学思路非常清晰:(1)读词语,要读正确,读准字音;(2)读出味道,借助词语组块的朗读,读出词语的味道;(3)读出画面,读出语文描述的画面。这样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地读,课堂气氛活跃,层层推进,步步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适时迁移,从思路走向思维

1.比照联想

所谓比照联想,核心要素就是寻找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比较,展开联想,将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形式透彻地理解与感悟,并以此建立丰富联系的“比照与联想”的过程,离开了比照与联想,也就没有了理解与感悟。可以说,“以语言为核心的比照联想”是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字词之间可以比照联想,句段之间也可以比照联想,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之间可以比照联想,言外之意与言中之情也可以比照联想。

词块出示:精瘦 瘦削 黝黑

生:第一次是偶遇,没有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仅仅写了老人的衣着和整体的大概印象:精瘦。第二次是惊讶之后的打量,所以将老人与众不同之处刻画得具体生动。

生:我感觉前后两次作者对老人的态度不同,第一次是初识;第二次却是深入理解以后的相知了。其中的敬佩与惊讶之情隐含在这些词语里。

师:对老人的两次外貌描写,由外而内,由表及里,逐层展现了老人的精神风貌,热情、爽朗、豁达、自信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既不显得很突然,又不显得很虚假。这就是人物外貌描写的艺术。

《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中,两处描写了天游峰的高与险,两处对扫路人的外貌进行了描写,两次写到“我”与扫路人的对话。把这些内容前后联系,进行比较,就会有更深的理解、更为丰富的感受。如前后两次对扫路人的外貌描写,第一次是在暮色中循声而至,“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如此而已;第二次是得知老人每天上下山扫个来回而仍然自在悠闲,便“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祥的眼睛炯炯有神。”让学生比照着阅读,发现内含着的意味。

2.陌生文本

小学生阅读的文本大多是现代白话文,一般通俗易懂,并不存在语言上的太大障碍,学生浏览数遍,文本内容大多了然于心。常态的生活化阅读关注的是文本“说了什么”,而语文阅读教学关注的却是文本“怎么说”,即引导学生领悟其言语发生的特征和技巧,而不是仅仅让读者沉浸到文本所营造的情意空间中去,既要“入乎其内”,更要“出乎其外”。文本中的语言,初看学生都读得懂,一旦你追问一下其中的“言外之意”,进而追究一下“其所以然”,就能变“熟悉”为“陌生”,就能凸显这些语言的阅读价值,引起学生的关注和深究,消解那种“浮光掠影”的浅读习惯。句段中的言语音韵之美、情意渲染之美,就在这样的“陌生化”中揭示得淋漓尽致。

如我上学期执教的市级公开课《我和祖父的园子》,本课选自萧红的《呼兰河传》,语言自然舒畅,一读就懂,然而隐藏在文本中独特的言语形式却为学生所疏忽。我将文本中的言语形式提炼出来,通过师生的情境会话,一下子变得很特别、很陌生,引起了学生的好奇与探究、模仿的欲望:

词块出示:栽花 拔草 铲地 浇水

师:课文是这样写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生活的。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就——

生:戴一顶小草帽。

师:祖父栽花—— 生:我就栽花。

师:祖父拔草—— 生:我就拔草。

师:祖父铲地—— 生:我也铲地。

师:祖父浇水—— 生:我也浇水。

师:祖父喝口水—— 生:我也喝口水。

师:祖父抽袋烟—— 生:我也抽袋烟。(大笑不已)

师:这可不能抽!(大笑)

以上片段,我尝试着将散落在课文中“祖父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这样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进行提炼,以诗歌的形式呈现,成了祖孙之间富有情趣的对话活动。让学生感受这样的表达形式,通过反反复复地朗读,让他们“逗留”在这样特别的言语形式上,触摸言语的别致,体悟到这样言说的意蕴,祖孙之间的那种亲密跃然纸上,流淌于字里行间。引领学生揣摩作者如此“言说”的用意及妙处,我适时鼓励学生运用“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句式,将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描摹出来,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陌生化的言语形式,并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言语智慧。

当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词语组块去教学,适时地找到合适的文本内容,词语组块才能有效拉动课文丰富的语言材料,引领学生透过词语在课文内容上走个来回,并相机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词本无华,整合而蕴新意;词本无慧,巧用而发灵光。

猜你喜欢

组块词块祖父
祖父瓷
组块理论的解读及启示
融入注意力机制的越南语组块识别方法
词块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组块构词法研究
英语专业学生与本族语名人演讲中词块使用特点探究
高中英语词块教学现状调查研究及应用策略分析
我以我血荐轩辕——祖父的英烈事略
陆丰7-2油田导管架平台上部组块低位浮托安装关键技术
词块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