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

2017-02-14

山西教育·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读书文学班级

阅读是一种主动的文化行为,阅读也是一种理解、领悟、吸收、鉴赏、评价和探究的思维过程。“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它强调的是,阅读是所有课程的核心和基础,且与学生的智力因素发展密切相关,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欢读书。阅读能力是学生所有学习的基础,阅读能力与未来的学习成就密切关联;学生的阅读经验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学习。

学校推进儿童阅读是学校进行课程整合的重要载体,知识、人的故事、伦理道德、情感美学和理想人格都在里面呈现,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得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全面发展。阅读不仅仅属于语文课,英语、数学、科学、体艺等所有学科都要有大量阅读内容的课程安排。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阅读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密切相关,这些构成了我们教育主张的核心内容。

一、阅读是精神成长的需要

人的精神成长和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智慧和思想是没有办法遗传或拷贝的,每一个个体都要重新开始阅读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最关键的时期,也是读书最好的时期。因为小学生有更多可以专注的时间,他们心灵纯净;因为小学生读书更多是因为兴趣,他们不会受到太多专业的影响;因为小学生还缺乏直接的人生阅历,书籍可以让他们间接了解社会和人生。所以这个时期的阅读是专注的阅读、广泛的阅读,指向人精神成长的非功利性阅读。为了一个人精神的成长,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阅读正是我们理想中的阅读。

二、阅读是文化成长的需要

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富有,但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

儿童阅读的内容应该多元而丰富,文学、历史、科学、地理、数学……要充分满足儿童的内在需要。但是,儿童阅读的这些内容又是有层级和主次区分的。我认为,文学是儿童阅读的核心。也就是说,要让儿童在阅读中过一种文学生活。

文学生活是儿童的本色生活。儿童的精神是一种诗性存在,他们不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而凭借与生俱来的原始感受与旺盛想象把握世界,充盈着美丽的光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文学生活是儿童生活的应有之义,或说是对儿童生活的一种呵护。

阅读是童年的快乐。儿童文学是快乐文学、游戏文学、审美文学,它所张扬的追求自由、走向自然、崇尚游戏、享受审美的理念,构成了儿童阅读的要义。让学生热爱阅读,就是让学生热爱生活,就是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温暖明亮的底色,就是让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阅读是学校教育的核心

教育家朱永新先生说:“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学校教育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给他们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最后要使学生养成自己主动阅读的习惯。阅读是生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让学生爱上阅读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没有功利性,这种爱好应当鼓励学生终身保持下去。不管长大后从事哪项工作,都应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善于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尽情阅读,时刻享受阅读的快乐,激励他们做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人,做一个精神充实的人,为将来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方便读书的环境,我所任教的深圳市翠茵学校,多年来始终致力于打造学校阅读文化特色,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校成为“书籍的王国”,让学生在浩瀚的书海中愉悦地进行阅读。

我校图书馆占地面积486.23平方米,目前总藏书量达到66687册。为了图书馆能够更好地运作,学校与家长委员会组织家长义工培训,让家长义工定时、定人参与图书馆管理,参与读书活动,在图书馆日常管理中注入家校合力。学校给每个班级配置了400本左右的书籍充实班级图书角,每个班级俨然就是一座“小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是以班级为单位、具有班级特色、面向班级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它的创建可满足学生随时随地阅读的需要,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和习惯。同时,为保证阅读时间,学校将阅读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周各班开展1节班级读书会、1节阅读课,师生进行形式多样的阅读知识分享与情感交流,教师通过引导阅读活动,营造校园快乐阅读的氛围,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在实践中,教师不断地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思路,逐步形成阅读课基本课型。利用阅读课这个平台,我们还开展了一些课堂延伸活动,如朗读、话剧、绘画等,完成后还在班级、学校开展了成果展示会,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

教师爱读书,教育在教师们眼中多了温暖,多了包容;学生与书为友,视阅读为一件乐事、趣事,读书成为学生们的生活方式;校园在阅读文化的传承中演绎精彩,始终保持着蓬勃生机。

四、阅读是促进师生成长的摇篮

要让学生读书,教师必须读书。学校要为教师阅读搭建平台,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使其变被动为主动,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儿童阅读推广工作的关键在于教师阅读。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师与名家的读书交流活动,让教师与名家直接对话,使广大教师都能站在精神的高地,从而从观念上认可儿童阅读推广。

教师是一个学校发展的潜力,教师静心阅读,守住心灵深处的一方净土,方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坚守。为此,学校应积极开展教师日常读书活动及读书论坛活动,为教师提供成长的平台。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视阅读为一件乐事、趣事,让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儿童的阅读,既是一种学习手段,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父母,有责任教会他们如何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父母与孩子一起享受阅读的快乐,通过爱的传导,让孩子热爱书籍,让快乐阅读的习惯陪伴孩子终身。学校可以通过召开不同年级的家长会,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生活、学校推广阅读的理念和做法,鼓励家长成为阅读伙伴;组织“故事妈妈”专项培训,开展“故事妈妈进课堂”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学习,一同成长。亲子共读活动,可以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与孩子分享读书的感动和乐趣,还能带给孩子欢喜、智慧、希望、勇气、热情和信心。

教育是“慢”的事业,教育理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躬身实践、潜心学习、静心育人。我们相信,只有“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根植于师生心中,使之外延更加宽广、内涵更加丰富,我们的教育才能走向更理想的境界。

猜你喜欢

读书文学班级
班级“四小怪”
我们需要文学
班级英雄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