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以琵琶为例谈弹拨乐中的移植作品

2017-02-13邹雨芩

影剧新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民族乐器琵琶演奏者

邹雨芩

前 言

琵琶作为民族乐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音乐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现阶段的民族乐器改革总体情况来看,琵琶的革新相对比较成功,在不改变乐器自身音色的基础上解决了音量、音域、半音等方面的问题,参考琵琶制作革新方案对我国民族乐器的改革有着积极的影响。琵琶作为一种流传比较久远的民族乐器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国外的音乐作品通过琵琶进行改编,演奏成耳熟能详的民歌小调,旋律更加悠扬,抒情性强。

一、弹拨乐中的移植作品发展现状——以琵琶乐为例

琵琶是民族乐器中为数不多的能演奏十二平均律、和弦并能灵活转调的乐器之一。从外形的角度来看,琵琶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从声音的角度来看,琵琶的音域宽广、音色清脆,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在《琵琶行》中描绘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1]。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民族乐器受西方音乐的影响比较大,在演奏民族乐器的时候也开始借鉴优秀的西方音乐文化,在不改变传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产生了很多被后世流传的优秀作曲。

琵琶属于弹拨乐的一种,比较注重旋律的流畅,演奏出的作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不管是在创作风格上还是演奏形式上,都具备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弹拨乐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提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基本理念,将很多国外的作品经过改编以后用琵琶这种弹拨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形式就是我们常说的移植作品。在上个世纪80年代,琵琶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演奏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部分继承了传统的民族音乐风格,着重表现旋律、音色、音调等多种因素。另一部分开始结合西方现代作曲技巧,在很多民间音乐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突破传统的音乐观念、创作风格和演奏形式,用现代人的新思想和新理念来表现传统和现代的生活差异,像是《诉》《春雨》《草原小姐妹》等音乐作品中,都表现出了这种风格。[2]

除了这些由中国传统音乐改编而来的作品以外,还有很多由国外作品改编移植来的优秀作品,像是《四方舞曲》《科洛舞曲》等,无一不展现出了琵琶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重要作用,给听者带来了不一样的视听盛宴。另外,这些弹拨乐中移植作品的出现也推动了琵琶技法的发展,对于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琵琶作为传统的民族乐器,其演奏技法十分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琵琶左右手技法总共达到70余种,其表现手法之精妙,对手指技能开发的程度,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如《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野蜂飞舞》等作品是移植于小提琴乐曲,所以对于演奏者手法技巧的要求更加严格。

利用琵琶进行移植作品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演奏者所要传达的情感,使听者能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魅力,进一步拓宽琵琶的审美范畴,更重要是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将民族音乐创作与西方现代音乐形式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借助西方的优秀音乐作品进一步凸显出中国民族乐器的魅力,将中国民族音乐、民族乐器推向了世界的艺术舞台。[3]

二、琵琶移植作品中的演奏技巧

(一)连续快速弹挑

在移植作品当中,经常存在着大量的连续快速演奏的片段,而这些片段往往会令演奏者颇为头疼。如果没有掌握熟练的基本功,想要在演奏的过程中不出现任何纰漏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在台下演奏的时候没有出现失误,也会因为台上演奏紧张而出现技法上的混乱。一般情况下,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往往是整场演奏最为精彩的部分。以《野蜂飞舞》为例,这一类移植作品中几乎全部都是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的律动,对于演奏者手指技法的要求非常严格。其中还包含着小节的快速弹挑,而这一部分往往会令演奏者毫无头绪。对于这种技法上要求比较严格的移植作品,演奏者一般会采用加强日常基本功训练的方式来进行完善,结合自己的演奏水平来制定相应的技法训练计划,确保每一个音节都能够准确无误的演奏下来,当失误率大大降低之后,再开始进行速度上的训练。[4]

(二)技巧指法组合

技巧指法组合上的训练主要是指右手指法的技巧。虽然在演奏的过程中没有非常明显的特质,但由于演奏速度过快,反而会加强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负担。以《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为了能够更好地演绎出移植作品的精髓,演奏者一般会选择“七指轮”进行演奏,而这种“七指轮”的演奏技巧与传统的演奏技巧相比有很大的突破。所谓“七指轮”就是在传统的“五指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不仅要加强演奏者弹挑的能力,还要提升三四指的力量强度。虽然在传统的琵琶演奏中也存在着轮指与弹挑相结合的民族音乐,但是与移植作品相比,这种技术转换和速度的提升都给演奏者带来了很大的挑战。[5]

(三)旋律线的改变

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大部分的音乐作品都是单声部的,旋律线条清晰明了,没有非常大的起伏波动。但是,随着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的涌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结构形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大部分的西方现代音乐都是以和声、复调为主,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柱式和旋,而这种创作模式的改变对于琵琶演奏者来说也是一种比较大的改变。要想让琵琶演奏者改变已经形成习惯的单声部演奏模式,突然加入两个甚至多个声部,不可避免地会有些顾此失彼,从而影响琵琶演奏的质量。因此,在利用琵琶演奏移植作品的时候,要格外注意旋律线的改变,加强右手力度的平衡性,避免出现在演奏过程中出现音色混沌不清的现象的发生。[6]

三、结 论

综上分析可知,民族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将民族音乐与国际潮流相结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时代的影响下,民族乐器的改革不仅仅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还要结合西方现代音乐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不改变民族传统方向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革,适当地保留民族传统的审美习惯,把握好与西方现代音乐文化相结合的尺度,不断吸收其优秀的创作技法,将民族乐器的发展推向一个历史新高峰。

[1]李煞.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以琵琶为例谈弹拨乐中的移植作品[J].北方音乐,2012,04:143.

[2]西明瑞.论近年来移植的筝乐作品——以《夜深沉》、《临安遗恨》、《梁祝》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3]陈岸汀.“华化”与分型:汉唐琵琶的类型特征、演奏方式及其人文存在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5.

[4]江山.弹拨乐器为曲艺音乐伴奏的艺术特征——以北京单弦和苏州弹词为例[D].上海音乐学院,2013.

[5]何湾湾.浅析琵琶室内乐作品《芬芳》中琵琶、高音琵琶的演奏[D].中国音乐学院,2015.

[6]姜楠.琵琶移植作品演奏的诠释与再创造——以《查尔达什》与《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为例[D].吉林艺术学院,2012.

猜你喜欢

民族乐器琵琶演奏者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新时期高校民族乐器教学体系的构建
琵琶老店琵琶声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关于双排键电子琴即兴演奏学习方法之分析
论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五)笙
中国民族乐器(之十四)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