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琵琶的基础训练

2017-02-13

影剧新作 2017年4期
关键词:变位基础训练指法

张 弦

一、引 言

在学琴过程中,左、右两手的灵活性训练和规范的指法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规范的指法训练要始终贯穿于学琴的各个阶段中,并随着程度地提高而逐渐增加左、右手灵活性训练的难度。在进行左、右手灵活性训练的时候,要以放松为前提,不会放松,在演奏时,手形就会出现各种由于僵硬而导致的变形。不仅如此,手腕、手臂、肩膀等部位的紧张还会阻碍演奏时力量的畅通,这会严重影响演奏。放松是老师强调最多的一个词。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在演奏中一直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是需要长期训练的。任何不以手形准确、放松弹奏为前提的训练都是不正确的。对于琵琶曲来说,不同的曲谱有着不同的特性,对于那种音阶变化快,琵琶音快速跑动的乐句来说,只有规范的指法才能保证学生流畅地演奏完整个曲子。

二、右手基础训练

右手是演奏的基础,在进行快速弹挑时,右手的手形要以凤眼形为主。对于快速弹挑来说,右手的灵活性训练主要有点数训练、节奏训练、大指与食指的独立性训练以及快速过弦训练。点数训练是快速弹挑的基础,主要有奇数点的训练,如3、5、7、9、11等和偶数点的训练,如2、4、6、8、10等。在点数训练时要注意每个点子速度、力度都要弹奏均匀。节奏训练是通过弹奏不同的节奏型来训练右手的快速反应能力,节奏由易到难、速度由慢至快。对于右手快速弹挑,节奏型的训练是个很好的方法。大指与食指的独立性训练对于右手的快速弹挑很有必要,主要是通过在一定节奏型的快速弹奏中分别用大指起板和食指起板训练。快速过弦训练是右手较为难点的部分,在进行过弦练习的时候要注意,用演奏一根弦的方法和手形弹奏两根弦,也就是说,在思想意识上要把两根弦当成一根弦来弹,而不要附加动作。

三、左手基础训练

变位技巧:是左手的两个不同的音位之间的移动方式,主要由移位、换位、跳位三种基本的技巧构成。变位技巧考验的是演奏者的肩部、肘部、腕部关节相互协调的能力。在变位技巧的训练中,琴体重心的稳定性起着基础作用,人与琴体之间形成动态的协调关系。很多初学者在练习变位技巧时,容易产生肩部跟随臂部位置变化的情况,这样的姿势是不正确的。变位过程中,肩部应始终保持自然松弛状态,为左手提供稳定的支撑。变位时,左手移动的速度必须与旋律进行的速度保持一致,因此需要合理地设计左手按音的指序,左手手指应尽可能保持在弦上移动。其中,拇指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应配合其他手指的变位保持轻巧灵活的移动能力。

移位:是指相同弦序的三度音程以内(包含三度),同一手指在两个音位之间的一次性垂直移动。左手手指与琴弦的距离影响着移动的速度,所以在移位技巧的训练中关键是采用手指贴弦移动的方式,灵活地上下滑动。此技巧的训练可自己随意搭配指序进行各个把位的移位练习。

换位:是指同一手指一次性四度音程距离的上下移动。食指在换位技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最常用的换位手指。当食指贴弦移动的时候,其他手指的按音动作要同时进行,以增加换位动作的平稳性和准确性。

跳位:是同一手指的按音动作一次性大于四度音程的上下移动。跳位动作的指序设计应考虑到速度和动作衔接的流畅性,尽可能避免采用同一手指跳位。

变位技巧的训练可以根据不同种类进行音阶、琶音、不同度数音程的练习。练习中应做到心中有数,动作轻巧而果断,保持手指的均衡用力,声音清晰,保证音乐的连贯。

四、指法的基础训练

在琵琶曲中,有很多的民族作品不仅风格鲜明,而且变化多样,重音强度、力度对比明显,同时还具有节拍突出、节奏变化迅速等特点,音调具有独特性。对于这样的琵琶曲作品,在教学时老师应对学生进行理论上的演奏教学。众所周知,琵琶作为一种十二平均律制作出来的乐器,它的每一个品位都代表了一个半音,两个品位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全音。但在演奏民族风作品时,强烈而独特的音乐风格不可能仅仅由这半音与全音就得以体现,要知道民族风作品有很多“微降Si、微升Fa”这样的特殊音高存在,而琵琶上的推拉产生的滑音是体现不出这类音高的。为了全面地体现民族风作品的特色,在演奏时,老师应结合琵琶这种乐器本身的特点,右手掌音,左手吟揉,通过重揉弦来加大音波量,加急揉弦的频率,用大力按压弦,提高音色的厚度,让出来的琵琶音具有强烈而紧张之感,进而体现出民族风中浓郁而急切的音乐风格。这样的指法甚至可以模拟出哭泣抽搐的音乐效果,让整个琵琶曲具有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比如:为了体现微升Fa这个音,演奏者左手放在Fa品上,力度加大,造成重揉的效果,此时出来的音效就比原来的Fa音高一些,几乎是处于Fa与#Fa之间,也就模拟出了微升Fa这个音的效果。这样的指法效果就是风格性的指法应用。这种指法应用多见于陕北曲风中,陕北曲风多具有浓郁的秦腔韵味,常见的有碗碗腔等。曲风粗放、高亢悠扬又纯朴动人,在这类曲风的琵琶曲弹奏中,就应注意对此类重揉手法的应用。

五、结 语

琵琶宽广的音域、多变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手法,使它的表现力极为丰富。它既能表现活泼流畅、明快喜悦和婉转抒情的曲调,也能表现雄壮激昂、铿锵有力和具有张力的曲调。基础训练与美感培养在琵琶演奏中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没有基础训练根本谈不上美感表现,脱离了美感表现,基础演奏技巧也将失去它自身的存在价值。

[1]徐榕野.琵琶音色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J].艺海,2013,07.

[2]陈湘.琵琶弹奏的基本功训练[J].黄钟,2000,12.

[3]李景侠.中国琵琶演奏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08.

[4]王薇薇.论琵琶教学中基本指法学习与掌握[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06.

猜你喜欢

变位基础训练指法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空间几何、解析几何基础训练
集合与微积分基础训练
变位斜齿轮的热弹流润滑数值分析*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论钢琴初级程度学生指法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西班牙语动词变位学习法之探讨
浅谈钢琴音阶的指法研究
单簧管新指法的研究与有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