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音乐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2017-02-13李卿菁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民族音乐 2017年4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高师钢琴

李卿菁(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高师音乐钢琴教学改革如何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需要

李卿菁(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钢琴教育内容和形式要跟上步伐,势必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来适应新时代对高师钢琴教学的新要求。20世纪80~90年代音乐教育界已经就高师钢琴教学与钢琴表演专业教学的相同与差异在哪里进行了相对的讨论[1]。如今依然有部分的师范院校按培养专业音乐表演者的方向,通过整理、压缩、简化的方法来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学师资。保留着原有的教学思想、教学构架和课程规范要求,停留在以教师布置作业、课后练习、每周几节课为主的方式上。教师在课堂上只是指导学生纠正错音、节奏、弹奏方法等一般的音乐学习问题,大多数的学生依然只是几首曲目盲目地弹到毕业。

高师钢琴教学的现状

高师钢琴课是高等师范音乐院系学生重要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教学能力,并且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审美意识和整体素质,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过于单一,不能有效率地满足学生增多的情况。教学模式大多还是教师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教学方式,这种授课方式所需时间长,存在着许多的弊端。高师教师资源紧缺,新生起步晚,学时少,专业知识所占比重较大,各类课程较多,导致知识结构失衡。因此,应在高师钢琴教学形式和教师教学素质上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有效的教学模式。面对各大高校扩大招生,有些学校的硬件设备和实践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不仅影响了课程的排课,缩短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导致学生对钢琴技能技巧的把握和应用无法得到更好地练习,更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改革高师钢琴教学,实现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接轨

1.明确培养方向,合理设置钢琴课程,制订实际的教学目标

高师钢琴教学应以培养具有良好的钢琴弹奏基础并且具备一定钢琴教学能力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为目标;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为目的,而不是培养专业的表演人才[2]。在我国,大部分的音乐学生基础比较差,连基本的理论概念都不清楚,钢琴基础技术也不过关。如果在这种条件下盲目地追求大作品,无异于是揠苗助长,所导致的结果可想而知。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完善钢琴的课程设置,勇于创新教育方式,结合传统钢琴表演专业教学,总结出新的一套适合培养中小学钢琴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式,以达到对发展、变化过程中市场需求的适应。

(1) 加强基础训练

高等师范音乐专业钢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导学生掌握与运用正确的弹奏技巧、方法,这是基础教学中的核心。如果缺乏对弹奏技巧、弹奏方法的正确掌握、运用,弹奏技能想要提升就会受到很大的掣肘。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师范特点需要扎实的基本功进行凸显,其有助于师范专业个性的发展。高师钢琴教学务必要将基础训练落到实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技术技巧,为高等师范优势的发展,给予有力的基础支持。

(2)开设必要的文化课程

由于我国各地高师生源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并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很难实现,因此学校有必要增加适量的文化课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建立完好的音乐观、教育观。

(3)优化《钢琴伴奏》的课堂教学

通过回顾以往的钢琴配弹课课堂教学方式及《钢琴伴奏》的教学内容,通常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和声编配与伴奏理念过于繁杂,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将和声编配与伴奏理论的内容进一步简化,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感,学生感兴趣,并且又能够和中小学生音乐教材内容有效结合的歌曲,促使钢琴弹配课对学生所起的教育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提高学生伴奏能力和适应能力[3]。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音阶的训练,使其能够熟练地在键盘上弹奏24个大小调的音阶,并且能够快速移调,进而使学生能够更为准确地对一系列基本和弦位置达到掌握,不断地丰富学生和声的语汇,进一步地提高“钢琴伴奏”的教学效果。

(4)加强《合唱指挥》的实践能力

在《合唱指挥》教学内容设定上需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因为合唱与指挥是一门以实践为目的课程。以往高师音乐专业老师对《合唱指挥》实践内容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在课堂中只留给学生很少一部分的时间,让其进行合唱与指挥示范,既影响了学生合唱指挥能力的提高,又使得学生学习变得被动,逐渐丢失对合唱学习的兴趣。然而,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出来的毕业生几乎都是投身到中小学音乐教育之中,其合唱指挥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对合唱的认识,更会给其所在学校的合唱水平造成极大程度上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加强《合唱指挥》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高校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有选择性的选取一些国内外优秀合唱作品供学生们欣赏,通过合唱欣赏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合唱感觉。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安排学生参加一些类似社区的合唱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扩展音乐教师的舞蹈编舞技能,提升中小学音乐教师综合能力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音乐能力,能够满足当前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基础专业知识、技能,就显得尤为关键。高等师范音乐专业出来的毕业生,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相关的舞蹈编舞能力是必须要具备的,舞蹈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的必修课程,对于学生更进一步认识音乐,提升自身音乐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舞蹈课程教学中,高校音乐专业教师一定要对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突破,多方面吸取新知识、新方式,不断创新教学内容,进一步充实学生的音乐内容。在平时可以多组织一些校园性的集体舞、单人舞亦或是双人舞比赛,鼓励学生参加,通过赛前的多次练习与编排,以及教师对动作、节奏的从旁指导,使得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音乐、节奏、动作三者之间的配合技巧,通过这种具有一定竞争性的比赛,在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舞蹈编舞的能力,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 语

总之,当务之急就是对高师音乐教育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必须贯彻落实到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注重师范音乐学生综合素质及综合技能的培养,强调高师音乐学生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能力,提高综合教学能力全面发展,使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真正f地做到“一专多能”,从而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工作岗位需求。

[1]王平兰.“新体系”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歌曲分析与创作课程研究[J].艺术评鉴,2017.

[2]楼悦超.高师音乐技能课教学评价模式改革研究——以钢琴教学为例[J].音乐创作,2017(4).

[3]刘海峰.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J].北方音乐,2017,37(4).

[4]许伟欣.面向基础音乐教育的高师声乐教学创新思考[J].艺术百家,2017(1).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高师钢琴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纸钢琴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谈高师作曲课与艺术实践课互动模式的构建
钢琴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