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2017-02-09白骅

文学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语境口语交际

白骅

对外汉语教学中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原则及方法

白骅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要素之一,它是语音和语法学习的工具,也是进行语言活动的基础。词汇教学近年来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本文将词汇教学放进口语这一特定课型中进行分析,并结合口语课的特点,提出针对口语课的词汇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原则,以求对口语教学实践有所帮助。

对外汉语教学 口语课 词汇教学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与语音和语法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词汇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与针对本国学生的词汇教学不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并提高学习者的通过使用词汇,进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外国学生开口说话,最无奈和懊恼的是:头脑里存有想法,却找不到恰当与确切的汉语词语来表达。有些学习者会因此而产生焦虑、自卑、兴趣减弱等负面情感因素,甚至造成学习和交往的心理障碍。因此,词汇量的多少和是否能够准确地使用词汇都将影响交际的有效性和信息的获取量。由此可见词汇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位置,词汇教学在口语课程上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口语课词汇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词汇教学内容主要是语音教学、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等等,并根据课型的不同有所侧重。针对口语课的词汇教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语音教学

口语是发声的语言,无论是听和说,都是以语音的准确为其前提。语音教学的目的,是要促进学习者把握汉语音素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以及音节的拼读和声调,较快而又准确地适应汉语发音的特点。口语发音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交际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应当注意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并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

2.词义教学

现如今,大部分的口语教材都对生词采取了直接翻译的方法。这样的方法本无可厚非,但教材的编纂者有时对翻译过于依赖,导致最重呈现出的结果不尽人意,留学生既看不懂汉语,也看不懂自己的母语。此外,即便有些词汇在字面意义上可以直接对译,但词语背后的文化因素也很难得到有效的体现。最后,如今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大多是不同国籍的学生编成一班,因此很难在教材翻译的语种上达到统一。因此,在口语课上的词义教学依旧相当重要。

3.语用教学

词汇的语用教学表现在:词语的搭配、词语色彩的选择、语体的选择、表示特定功能的特定词语所出现的惯用句式的选择等等。人们之所以选择词语组成句子,从而进行说话这种言语行为,一定是为了表达某种意图或传递某种信息,是一种有目的的交际行为,它可以表示行为,也可以表达感情,但无论是哪一种交际行为都表示一种功能,因此得体地使用词汇是交际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词汇教学的各个方面会根据学生水平的变化而有所侧重。针对初级阶段学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应当加强对语音的训练,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针对中高级阶段的学生,则需要加强对语用方面的教学,让学生知道如何得体地使用词语并能够将词汇运用到真实的交际中。

三.口语课词汇教学的原则

要达到良好的词汇教学效果,必须依据汉语词汇的本身特点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特点来确立原则。笔者认为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词汇教学应遵循以下原则:

1.先听再说

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先让在学生懂听教师的示范,理解词汇用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也就获得了可以模仿的对象,加上教师后续的指导,学生就能够掌握词汇的发音,知道词汇的意思,并能在语流中正确地使用该词汇,进而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2.直接明了

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教师在释义是尽量直接使用目的语,减少母语负迁移,二是教学用语简洁明了,避免用词过难加大学生理解的难度。

在解释生词意义的过程中,建议教师直接使用目的语,并借助实物、图片、视频、表演等方式为学生讲授新词。尽量不用学生母语也不用翻译。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思考问题,提高交际速度。

在讲解词语时,教师的语言要浅显易懂,尽量用学生学过的词语来解释生词和用法,不要用没学过的、超纲的词语来讲解生词,以免扰乱学生思维,加重学习负担。

这一原则更适用于初级阶段的词汇教学,到了中高级阶段,学生学到的词汇越来越难用实物、图片等直观手段解释,在讲解用法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学生没有学过的词,以锻炼学生在交际中根据上下语境猜词的能力。

3.词不离境

这里的词不离境指的是词汇教学不能离开语境。

词汇在教材中的解释、词典中的释义与话语中的词语的实际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不同是不同的语境赋予的。且大多数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词语的释义和使用离不开语言环境。

口语课中的词汇教学除了要教给学生词语在教材中意义外,更应注重学生对词汇语境意义的掌握,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使用这个词。在口语课的词汇教学中,很多学生喜欢教师用举例或造句的方式解释词语。可见,我们在词汇教学时应该遵循“词不离境”的原则。

4.高复现率

同一个词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会有从初步理解到灵活运用的阶段。要达到灵活运用,就必须要增强学生对这个词的印象,因此无论学习什么语言,一个词必须经过前后多次反复出现和练习,才能最终实现在口语表达中灵活自由地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各类练习,提供补充材料等方式,将课上和课下结合起来为词语创造多出现的环境,也可以适时安排学生温习,以避免先前己学的词语又变成陌生的词语,导致先前的学习失效。

此外,口语课中的词汇教学还有“精讲多练”、“循序渐进”、“适当纠错”等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其他方面的原则,在此不再赘述。

四.口语课词汇教学的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常见的适用于口语课程的词汇教学法有很多,如吕必松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1994)中曾简单列举了六种:(1)用实物或图片解释;(2)用同义词或反义词解释;(3)用语素义进行解释关(4)类比;(5)叙述情境;(6)用学生已经掌握的语言释义。近年来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口语课的词汇教学应该以功能法为纲,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要手段,以培养汉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目的,通过设定语境、进行词语的替换以及词义比较的方式来达到口语课词汇教学的目的。综上,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可用于口语课的词汇教学:

1.语境法

如上所言,词语的释义和使用离不开语言环境。语境法是从释义主体的角度出发,把本来由教师向学习者直接解释词语意义的活动转向了由学习者自己参与释义的活动。

如在讲解“深”这个词时,教师可以给出下列几个句子:

①这口井很深。(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离大,与“浅”相对)

②这本书很深。(深奥,难以理解)

③我们的友谊很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④夜已经很深了。(久,时间长)

⑤这种布的颜色很深。(颜色浓)

分析“深”所在的不同语境中表示的意思,另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扩展不同义项的相关词语。如:

①深水、深山、深邃、深渊、深壑、深海、深耕等

②由浅入深等

③深厚、深情厚谊等

④深夜、深秋、年深日久等

⑤深色、深红等

语境法的另一个优点是,在具体语境中进行词语教学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动力,因为在语境中学习词语常常会使学习者感到自己所学的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初级阶段进行词语教学时设法创造情境,让学生感到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有必要学习这些词语,以便他们在今后的口常交际中能够学以致用。

2.转述法

当学生遇到难以理解的词,求助于词典时,会出现一些释义有些可能包含着学生没有学过的、超纲的词汇。这样,我们不但解释不清,甚至会越解释越糊涂。这也违反了我们前而所说的“直接明了”的原则。例如,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把“表扬”解释为: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把“称赞”解释为: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我们可以根据这两个词最主要的含义,把它们解释转述为:说一个人好。必要时可以补充为前者是因为“做了一件事”而得到“表扬”,后者不仅说人,还可以对“想法、方法、态度”等加以“称赞”。

当然,词典上存在的这一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词典中,也存在我们使用的教材中。这也提醒我们在编写教材和工具书是要把学习者的需求考虑进来,编写对学习者友好的教材和辞书。

3.替换法

替换法是指对表达同一功能项目的句子的某些位置的词语进行替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方法增加学习者的词汇量。一般是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个句子或课文中的练习,然后要求学习者用有关词语替换句子中的某个词语。例如:本课的任务是“问路”,我们则可以把“请问医院是在前边吗?”中的“医院”换成“学校、电影院、公园、邮局、银行”等表示地点的词语来进行练习。

4.复现法

当学生学过一个新词语以后,总是需要反复的多出现几次,才能引起他们的充分注意,渐渐地,他们才能记住并且逐渐掌握。刚学过的一个词语,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都应该增加它的复现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渐减少复现率,因为学生接受新词语需要一段时间,记住这些词语又需要一段时间。

另外,可以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随时记下自己不熟悉或不知道的词语,下课以后通过查找词典等方法理解并记住它们。还有一种增加复现率的方法就是,学生把自己记忆了很多次但是还容易忘的词写在便利贴上,把它们贴在自己经常会出现的地方,每当经过的时候就记忆一次,重复的次数多了,也就渐渐地记住了。我们建议学生在记忆生词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读,像这样令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记忆,使词语的音、形、义同时作用于大脑,可以更好的促进记忆。

五.结语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课作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提高口头表达水平的专门技能课,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词汇是语言的核心,词汇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的成败,它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技能的关键因素。在对外汉语口语课程中进行词汇教学时,应考虑口语表达能力培养的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尽可能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掌握产出性词汇的用法,培养他们在实际的口语交际环境中,准确恰当、流利自如的表达能力。

本文还有许多不尽详实之处,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完善内容,并获得更加有价值的成果。

(作者介绍:白骅,东北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

猜你喜欢

语境口语交际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酒中的口语诗
口语对对碰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