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2017-02-06左明连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困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左明连

【摘 要】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大多是以课本上的文章为依托,通过对文章的阅读来进行语文教学,由此可见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阅读不仅体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包括学生的理解能力、积累量、逻辑思维能力等。本文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难点,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困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82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对教材上的课文进行阅读,从而掌握语文知识。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都开始重视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方面采取了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也都或多或少的取得了成效。但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来看,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提升阅读能力显然变得很困难。阅读教学方法的不当,导致了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学习也就难以提升,很多课时也就浪费了,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将重点总结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困境

(一)学生缺乏阅读训练,阅读量少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并不是短期内可以实现的,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掌握的知识点也就更多,学生的语文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缺乏阅读训练,阅读量少。阅读是当前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即通过对教材上的课文的阅读来学习知识,但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仅仅停留在教材上,事实上教材上的课文是有限的,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学生的阅读量难以提升,阅读面也较为狭窄。仅仅依靠学生自己去阅读也还不够,还需要老师加入其中,在学生阅读之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再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解答相关的问题,从而对阅读的文章有更深刻的了解。

(二)阅读教学的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兴趣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比较固定,大多是老师带着学生阅读一遍,然后分析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包括作者的中心思想,即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思想,谈论了这些问题,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也就宣告结束。这样的教学几乎可以用“模板”来形容,即教学毫无新意,每一位初中语文老师都运用了这个教学模板,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况下,阅读能力难以提升,学习兴趣也逐渐丧失。如果学生遇到一篇比较优美的散文,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把自己假想到了文章之中,学生就会被文章内容感动,马上就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这时候老师忽然打断:“请总结本文的中心思想。”那么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就受到了打击。

(三)阅读教学分析不全面

在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一篇文章的分析有一定的套路,以古诗词为例,在学习一首诗词时,老师通常不管其他的内容,阅读之后就进行中心思想的分析和作者写作意图的揣摩。待分析完了这些内容,老师就宣告对这一首诗词的讲解结束,由学生自行背诵。这样的教学方法虽然对应试有一定的帮助,但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却没有帮助。学生去学校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意打压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期望的学习目标也就难以实现。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提供阅读训练的机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面对学生缺乏阅读训练和缺乏阅读量的问题,老师可以改变自己的观点的束缚,不将教学局限在教材上,而是结合部分优秀的课外文章进行阅读训练。举个例子,初中语文会学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之后,老师不能就此打住,而是要对这篇课文进行延伸。这篇课文选自《朝花夕拾》,老师就可以找到其中的另外的一两篇文章给学生阅读,并在学生阅读之后提出几个问题由学生解答。这是极为简单的阅读训练,通过对教材课文的延伸,比如找到同一个类型的 文章、同一个作者的其他文章等,时间久了,学生的阅读量也就得到了积累,而相应的阅读训练也就多了。除此之外,增加阅读量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外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进行阅读,由学生自己来拓宽阅读量。

(二)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倡自主阅读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采取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效率也难以提升。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所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主要指的就是结合多种方法,比如学生自主阅读法等。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他们完全有能力去自学课文,所以老师可以选取一两篇文章来让学生进行自学,学生在自主阅读之后,老师再询问一些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三)阅读教学中对文章能够进行全面分析

对一篇课文的分析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中心思想和写作意图上,事实上,对一篇文章进行全面分析,所需要涉及的内容很多。首先是对文章题目进行分析,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知道作者在文中是在讲一个人,而写人是为了写一种精神,所以从老王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些常人所缺乏的精神。其次是对作者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分析杨绛先生的写作风格是什么,有什么经典的文章等。第三是对正文进行分析,这就包括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内容。而很多老师所忽视的是每篇课文之后的“注释”,很多“注释”里包括文章中的生词的解析或是引用的名句的出处等,而最为重要的是很多“注释”里包括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只有做到对这部分内容的详细的分析,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一篇文章才能够得到全面的分析。

三、总结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升教学水平是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总结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困境,主要为缺乏阅读训练、阅读教学方法单一、对文章的分析不全面。针对这部分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主要包括提高阅读训练的机会,增加阅读量、改进教学方法、阅读教学中对文章进行全面地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猜你喜欢

困境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