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和建议

2017-02-06邓健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

邓健

【摘 要】教师要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 激活兴趣 激活积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04

中学生的写作现状让我们一线教师深感担忧。究其原因,我认为学生作文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写作兴趣缺少,怕写作文。对初中生的调查显示, 70%以上的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学生们一听到要写作文,就愁上眉梢,一听说不写作文,就欣喜若狂。2.学生写作素材缺乏,言之无物。学生生活阅历浅,整天“三点一线”,社会观察少,阅读有限,导致素材积累有限。写作时极尽东拼西凑之能事,草草应付。3.学生写作技巧缺损,杂乱无章。审题不准,层次混乱,中心不突出,语言平淡。乱写一气是不少作文的通病。4.学生思维能力缺失,肤浅片面。文笔幼稚,依然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系列的现状和问题不能不让人深思,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我们该怎么进行语文写作教学?

一、激活兴趣点

点燃激情,体验成功。爱因斯坦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写作教学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喜爱写作。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老师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励学生,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激情,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充分调动写作积极性。我们要坚信,每一个学生内心都想写好作文,他们也能够写好作文。我们要相信每位学生在作文方面都有才能,都有独特的闪光点。我们对每一位学生有良好的期望,并通过各种态度、表情和行为方式等将这种期望巧妙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得积极期待的信息后就会受到鼓舞,就会更加信赖教师,就会积极写作文。我们关注学生的写作练习,努力发现其闪光点,把成功之处总结出来,在班级或更宽的空间交流,学生就会尝到成功的甜头,从而激发兴趣。

(一)吸引关注法

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或方法,唤醒学生对写作的热情,树立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的兴趣,激活写作的潜能,从而为提高写作提供不竭的动力。

如 “佳作”贴上墙。“佳作”,一是指整篇文章,但更多的是“片段”,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学生的兴趣。我们先将有特色的作文分类整理,一般按下面几类整理:精彩的题目,精彩的开头,精彩的结尾,精彩的文段,好的结构,立意好的,材料鲜活的,语句精彩的,全文优秀的。然后分类打印出来,附上简短的点评。先在语文课上,表扬有亮点的同学,特别突出对写作后进生的亮点的肯定,让全班同学鼓掌加以激励,然后贴在教室的墙上,让学生相互学习。“佳作上墙”,能有效的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促使他们表达潜能之花美丽绽放。

(二)成果激励法

在写作练习中,努力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或在全班范读,或上白板展示,或年级交流。模仿风风火火的电视节目“我要上春晚”,我们开展了佳作展示活动叫“我要上白板”。把同学写得好的作文(整篇文章、优美片段、漂亮词句)打印好。通过电子白板用PPT的形式在班里展示,或全班齐读,或个别品析,以便共同提高。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能够上电子白板视为极大的光荣,称为“我要上白板”。自从有了这项活动,同学对写作十分投入,从惧怕写作到期待写作,从“叫苦连天”到“跃跃欲试”。

这种活动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互相学习,互相欣赏,最终提高写作水平,成功的喜悦是最有力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将引领学生从一个高度到达另一个高度。

(三)榜样带动法

在写作教学中,借用一双“慧眼”,仔细搜索,努力发掘具有写作潜质的学生,鼓励他们广泛涉猎,积极阅读,认真写作。向报刊杂志推荐他们的作品,并且组织他们参加作文比赛,从而达到通过写作特长生的榜样作用来调动全体学生的写作激情。

二、激活积累点

生活探骊,书本觅珠。学生们积累素材有两个渠道。第一个积累点是生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鲜活的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写作的源泉,那里有人生百态,那里有善恶美丑。引导学生走近生活,学会生活,热爱生活,享受生活。作文时就有了无尽的素材,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书中有不少素材。但是,学生的“三点一线”生活方式,要获取素材谈何容易。第二个积累点是书籍,让学生博览群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积累经典的写作素材。

(一)生活提炼法

引导学生向生活提炼素材:留心校园,观察生活,提炼写作素材;走进自然,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深入思考,感悟生活,抒发写作真情。留心校园,关注生活。上课期间,提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留心校园花草树木在不同季节的变化。让学生看观察暴雨下的校园、烈日下的校园、下雪后的校园,和学生一道观察,指导积累素材并让学生写作。指导学生要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指导学生观察老师和同学在不同境况下的变化,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课后、晚会上、运动场上的不同;同学在教室里、寝室里、体育课、晚会上的不同。需要注意的是,把观察和写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即时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在班上交流,教师需要及时而中肯的点评。

(二)文化吸纳法

一是指带领学生走进地方文化,从中采集素材;二是指引导学生走进书籍,阅读文化名作,丰富语汇,揣摩写作技法,深邃思想,让文化引领学生在文学的天空里享受其特有的魅力与滋养。即为摘抄好词佳句,闪现亮点;储备素材;交流研读心得,丰富积淀;改编名著情景剧,重现经典。定向阅读,走近书籍。学生读书的时间少,而从书中积累素材又是一个重要渠道,老师可指导学生定向阅读,并安排课内阅读,及时整理素材。一是定向阅读经典,比如阅读《红楼梦》,要求学生在课内阅读,并整理好优美文句等典型素材。一是阅读《作文素材》《青年文摘》,并整理好鲜活素材。

(三)热点筛选法

鼓励学生关心社会时政,尝试写作关注社会热点的文章,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见解。针对某一时期,某个热点素材,要求学生积极全面收集资料,包括人物,事件,影响及其社会各界对此的评价。引导学生批注自己的思考与认识,学生之间做好交流,整理成册,以备写作之需。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
微课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浙江省台州中学语文组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江苏省天一中学语文教研组简介
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中学语文四美赏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