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7-02-06张金萍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张金萍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实施,高中数学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提升学生数学课程学习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高中数学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47

数学作为高中教育阶段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教学课程之一,对于扩充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等,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下,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也随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和改革。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水平;另一方面则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为学生今后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创造更大的可能性。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在学习和处理问题过程中所形成的,与他人不同的、带有创新色彩和发散性特征的思维形式,这不仅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一个人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表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在进行数学课程学习时,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数学知识积累,具备了进行数学课程学习的能力,对于数学课程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求心理,但是在现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课程教学理念的限制和影响,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数学教学时,往往习惯性的将教学时间和教学注意力集中在对于数学学科知识的讲解和分析上,在教学模式上也常采取以教师为中心,教师站在课程教学的主导性位置上,向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和分析,学生处于和教师相对立的位置上,对教师讲解的课程知识进行接收和消化。

这种传统的数学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层面和框架之中,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只能亦步亦趋的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节奏,进行僵化而枯燥的知识学习,制约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形成和运用,从而影响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对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养成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可以说,在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新思维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已经成为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并且重视的教学问题,成为评价高中数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参照。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性思维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切实提升高中学生的数学课程学习水平和创新思维能力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一个和谐而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才能够放下所背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消除自身对于教师所具有的畏惧心理,得到心灵上的放松和学习节奏上的喘息,打破狭窄的思维框架,真正和教师进行沟通和配合,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思路,对数学课程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根据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习惯,对数学问题进行发散性、创新性的思考和整合,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效率和质量。

在这种课堂氛围之中,教师一方面应该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思考,进行适当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防止学生出现错误的知识认知和判断,从而提升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性。教师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引导和指导时,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成果,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方式,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提升,从而在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成果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误区,并且加以有效的改正和弥补,从而真正提升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其次,设置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和意识。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程学习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的融入其中,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习兴趣对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时,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立场考虑问题,揣摩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心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的感染和激发之下迅速集中学习精力,主动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中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和剖析。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之中激励学生突破传统“灌输式”和“填鸭式”教学,而是在自身学习能动性的引导和促进之下,对教学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潜能,提升高中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之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时,还应该突出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逻辑性,以及学科知识点之间所蕴含的联系性,使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树立良好的“问题意识”,并且以这种“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学习动力和内趋力,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考,从而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和推导,以自己现有的数学课程知识为基础和起点,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推导关系,进而加深学生的课程知识学习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并且以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新的教学出发点,以问题带动数学课程教学,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思考代替传统的课程讲解,在提升学生课程学习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提升,使学生能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是高中数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数学课程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数学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