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探析

2017-02-06徐东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小学体育学习兴趣

徐东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打造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呢?本文从注重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 学习兴趣 综合素养 德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24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打造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注重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比较重,又比较好动,但他们持续做一件事情的兴趣和注意力不是很强,他们对任何事情保持热情和爱好的时间有限。所以,很多小学生对体育项目和运动技能的重复训练不感兴趣,甚至厌烦。怎样才能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训练效果而又兴趣浓厚呢?除了运用游戏外,教师还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各种实物教学或情境教学方式,让小学生能够不断有新的尝试,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比如以走步训练来说,相对单纯的规范化走路致使学生缺乏热情,练习时他们的精神集中度不高,而且很快就会散漫下来。如果采用听音乐走,不仅会增强学生走路的节奏感,还能提高他们动作的协调性;还需要不断变换走路的形式,诸如加动作的走、拍手走等,以不断强化其训练热情。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是比较强的,因此,可以把训练项目变换成竞争性活动,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增大训练的强度、趣味性和持久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一些游戏,可以让学生在他们喜欢的游戏中去学习感悟体育。小学体育教学要从他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变化学习方式,把教学内容转化成游戏的形式,让他们在“玩”中愉快的学,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育新思想。对于小学高低不同的年级阶段,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游戏种类和形式区别对待。诸如“老鹰抓小鸡”这样的游戏虽然能够锻炼学生快速的反应能力,使大部分同学参与其中,但是只适合于低年级学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都有所提高,针对这一特点,又要选择更加合适的游戏项目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比如在跳远的练习中就需要改变以往单调的规范化练习,让他们模仿青蛙、小兔等这些既熟悉而又喜欢的小动物的跳跃,以提高他们的兴趣和运动热情等等。

二、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

一堂好的体育课,或者整个好的体育教育都离不开体育教师自身的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呢?一是应具有好的精神境界。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尤其要求我们体育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精神,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责任心,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要有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他能激发教师去转变自己的行为,自觉的为教学服务,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主动研究教育、教学规律与方法,把教育教学工作看作自己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等等。

二是有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现在的社会知识更新的步伐越来越快,未来学校的体育教育必然要求教师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文化知识,过去的知识已经过时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再也不能光靠一点运动技术、技能就能混日子了,所以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对知识了解的全面性,对相邻、相近学科知识的掌握,因为知识是相互交叉的、相互渗透的。另外教师还要加强锻炼自身的运动技术、技能基本功,有过硬的基本功才能使学生信服与有吸引力;还要掌握一些新兴的休闲体育项目的基本技术与技能,以后随着新兴休闲体育项目的开展,必然会渗透到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来,教师不能无动于衷。体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主阵地,教学能力的提高也是势在必行了,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生活化,让体育课充满生机与活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说知识的日新月异,社会对体育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苛刻,我们原来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明显滞后了,我们在走在时代的前沿,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就要求我们教师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不断的尝试,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与思考问题,总结推出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所以,体育教师还要有一定的创新与科研能力。在创新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尝试、探索、总结,也要求我们要一定的科研水平,把实验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把经验总结写成文字综述要有规范性、学术性,因此教师要具有科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有钻研的精神,对事业的热爱,只有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向同仁展示出来,得出的结论和获得的经验值得学习与推广,也把新兴的科研提供给学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三、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育中,要想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等等。

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同时,教师本人也应该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只有我们注重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注重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注重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等,就能够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小学体育学习兴趣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童诗”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