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策略新探

2017-02-06强静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新课改教学策略

强静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我们需要格外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为小学生的成长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小学生们能够为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 教学策略 师生关系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116

思想品德教学质量关乎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与否,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以为学生的人生引领正确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发展。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那么想要在此基础上拥有好的人生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思想极端往往滋生的是严重的思想政治问题,这对于一个人的一生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努力在小学阶段就力争为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奠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在此基础上才能确保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尽可能的少走弯路。

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门课程意在教导学生们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看似浅显的道理却对于小学生们的具体日常行为进行了较大程度上的规范和引导,而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和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在初中阶段的政治课程学习,继而使得学生们犯下一些不该犯的错误。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又该怎样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更好地学习这门学科,继而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道路上少走弯路呢?接下来,笔者将针对小学阶段的思想品德与社会教育这门课程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大家这门课程的教学有所帮助。

第一,加强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增强课堂授课过程的丰富性和活力,将课堂授课生活化。在长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作为课堂授课的主导者对于整个教学过程具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主要起到的作用就是认真的倾听和记录笔记,不可否认这种形式的授课曾经在应试教育的形势下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它却难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课堂教学的需求。然而,我们也知道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已经转身成为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作为教师的我们则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引导者,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更好地促使学生们能够自发地投身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他们需要怎样的学习模式。

在这里,笔者认为加强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些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视频和颁奖词,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播放一些先进劳模和思想先进者的励志感人故事,可以播放一些先进人物的先进故事和成长故事等等,这些对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建立和熏染都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都是感性的,而且模仿能力比较强,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通过视频的形式声情并茂的给他们讲解一些先进人物事迹这对于学生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都是非常受益的。此外,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让学生们想象自己身边人物的见义勇为行为和乐于助人的典型等形式来帮助学生们记忆所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觉悟和高度,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我们来讲也是非常有效的模式。

第二,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授课方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更加扎实而深刻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正式开始校园学习生涯的初始时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也要努力为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互动这一方面,而这一方面却又是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在我们的教学中需要着重考虑的一点,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我们的主要任务是想方设法地鼓励和引导学生们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并从中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加有意识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做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良师益友,尽可能的丰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在教学中加入一些活动的内容,比如说让学生互帮互助系红领巾等,这些简单的行为看似平常但却对于学生“助人”意识的养成具有良好的影响。当然,我们也可以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给学生们出一些相对比较简单却需要团队协作商讨的题目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作答,这对于学生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和团结意识的养成都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的,从长远上来看,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三,定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参与具体的活动也是一种有效的授课方式。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来源于对于课程知识的学习,与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和我们自身的言谈举止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是否端正能够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一旦一个人的思想出现问题,想要在社会上立足也是比较难的。因此,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给思想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除了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堂教学内容的学习之外,我们还要定期带学生走近大自然、走近社区,让他们能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有针对性的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下来各个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同时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人生正确的引领方向。比如说,我们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敬老院,让孩子们在陪老人们聊天和帮忙打扫卫生的过程中感知到“奉献和付出”的乐趣,继而更好地为学生们接下来更好地走好每一步打下良好的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起步期,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不要掉以轻心,作为教师,我们要竭尽全力做到与时俱进,争取为学生们以后的政治课程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其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当然,在新课改下我们需要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我们不气馁,敢于创新和大胆尝试,相信“风雨过后必然会是美丽的彩虹。”所谓“相信才会拥有”,只要我们敢于相信和认可我们的努力,将小学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程上好,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引航”,这就是对我们教学成功最大的认可和肯定。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新课改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