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写好记叙文

2017-02-06王焕新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积累素材写作方法记叙文

王焕新

【摘 要】我们生活在这个大千世界里,身边的事物可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为了品味这些丰富多彩的事情,我们可以利用写作记叙下来,那就要求我们教会学生如何写好记述文。

【关键词】记叙文 积累素材 写作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96

记叙文的写作是中学阶段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是一种基础的文体。然而通过不少写作练习,同学们的记叙文写作能力依然没有有明显的提高。这种情况让许多语文老师头疼,也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那如何教会学生写好记叙文呢?

一、洞察生活、积累素材

1.时常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特别是一些有趣味的、有意义的、有独特表现角度的事物。比如说:蚂蚁搬家、螳螂捕蝉、花开花落、晨曦夕阳、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所看到的社会事件、社会现象以及自己参加的一些活动、过重大节日等等。2.要求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写日记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发生的事情太多,大脑不可能全部都记得下来,在日记里,就可以将写文章所需要的素材记录下来。日记不仅涉及内容广,而且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天气记录以及自己对某些事情的独到见解,特别适合用于记叙文的素材。3.好奇心永远是发现事情真理的法宝。让每个人都有一份不泯的好奇心,就能洞察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们善于发现事物、善于观察事物、善于理解事物是我们所期待的,但好奇新心并不等于猎奇心,否则会使学生走向一个极端而适得其反。

二、紧紧抓住“六个要素”、合理运用“四种方法”

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记叙文的“六要素”,是记叙文的核心部分。写一篇记叙文,必须有这六个要素,缺一不可。很多学生在写作时容易漏掉一些要素,尤其是对事情的过程描写。抓住“六要素”的方法有两点:1.在写提纲时,先列出六个要素的具体内容,以防在写作时忘掉。2.在修改作文时注意检查文稿上的“六要素”关键词句是否存在。另外,在写作实践中,叙事部分最容易出问题:有的是描写不够具体;有的是叙事条理不够清晰;有的是记事详略不得当;还有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大肆抒情,而叙事部分却成了陪忖……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学生们没有完全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我们在教学时首先就要大力提倡用质朴简实的语句将事情记录清楚,然后再对重点部分加以详写,避免一笔带过的大手笔和娓娓道来的娘娘腔,也要避免有虚无实的弊端。对此,我们可以合理运用“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四种方法。

1.顺序就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叙述的方法。学生们一般只知道使用顺叙,从头到尾地将事情说出来,文章也就显得比较平实。若是文采欠缺,就不会有好的作品出现,甚至是记流水帐!当然,顺叙的优点是可以将事情说得更清楚、更明白,以防产生纰漏,是初学写记叙文者的最佳记叙方法。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这篇小说的情节,就是按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和宣布下课的过程写的。小说表明小弗思想感情朗士思想感情发生的明显变化,这是完全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写的,与实际情况相一致,脉络清晰,易于理解。

2.倒叙和插叙可以使文章悬念奇生、波澜起伏,不但增添了文采,还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不过这两种记叙方法增加了写作的难度,需要老师在写作教学中更好的去引导。例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一篇三种记叙方法都运用了的好文章。如果从文章整体结构上来看是顺序;而小姑娘向我们讲述解放军盖小茅屋、梨花姐姐照管小茅屋是插叙;如果按小茅屋的产生和迁延过程来看,又是溯源的倒叙,恰似倒卷珠帘。正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多种记叙方法,才使时间跨度大、极易庞杂拖沓的事情记叙得井井有条。

3.平叙就是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不同空间的事。这种叙述的方法,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述另一件(古人称之为“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也可以并行交叉地进行。选取倒叙和平叙,要从内容、形式的需要出发,而不要为倒叙而倒叙;为平叙而平叙!我们现在可以先从单项训练再到综合训练,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设法让学生的作品也提高一个档次。

三、以典型事例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以人为主的记叙文里,因该用典型的事例来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简言之,就是要以一两件事来表现这个人的个性和品德,每一篇写人的文章都应该通过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现来佐证人物的某种性格。比如说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就是通过“假发怒”“教我们跳舞”“观察蜜蜂”“读诗”“‘我对老师的依恋”“老师正确处理‘我与同学间的纠纷”和“梦中寻师”这几件事情来刻画女教师蔡芸芝先生对学生的热爱以及我对老师的深切怀念。刻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表达,如:可以先写典型事例,再用自己的话语来作总结,这是“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也可以在事例中插入自己的观点,用“总分”的结构;还可以多种叙述顺序相结合的办法。既要避免写作模式的一成不变,又要防止结构松散、内容凌乱等毛病。现在,有不少学生在写人记事的文章里出现较多的问题,如写小女孩就是:“红红的脸蛋”“大大的眼睛”;人物会对话就是:“你说……”“我说……”;写心理活动就是:“我想……”,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为了使写出的人物栩栩如生,应该做到:

1.肖像描写抓特征。阿累的《一面》对鲁迅先生的肖像描写抓住了“瘦”而“精神”这一典型特征,从而对表达主题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2.语言描写抓对象。同是在《一面》里,我与先生的对话非常精练,没有多余的话,符合第一次见面及当时的历史背景。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而先生面带怒色地回答:“不知道!”就是这一次简单对话,将“我”的天真、好奇本性和先生的古板、固执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

3.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抓变化。①心理活动的细微变化往往象征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恰当地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揣摩,是刻画典型性格特征的主要手段。如在《最后一课》中作者就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②用动词来表示动作,更能形象地体现动作的变化。《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描写烈士们遗体的姿势,就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抱、掐、摁、倒、烧、握、沾、衔、扣、抱、掰等动词,这样不但形象地描写了壮烈的战斗场面,而且深化了主题。③人的神态变化万千,特别是眼神变化更是心灵的写照。传神的神态描写有利于揣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4.场面(环境)描写抓重点。有助于表现主题的详写,次要的内容可以略写,使文章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环境描写在于渲染,营造与主题相关的氛围。多种描写方法的有机结合,是一篇好文章产生的必备条件。在写作实践中不能偏激,必须按照所需要的来使用具体的方法,盲目地滥用描写方法会适得其反。

四、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无论是写人、写景、写事、写物的记叙文,都可以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正面描写着重表现事物的外在形象,侧面描写则着重突出事物本质。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主题更加鲜明。比如要记一次文艺活动,可以通过观众的表情、语言、动作等侧面描写来刻画表演的精彩。如:《观潮》一文中通过万人空巷来表现“天下之伟观也”;乐府诗《陌上桑》就是巧妙地运用侧面描写来说明罗敷美。

总之,写好记叙文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合理地交代记叙的要素,正确地使用记叙的人称,掌握常用的记叙的方法”为指导思想,持之以恒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我们的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猜你喜欢

积累素材写作方法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巧用多媒体教学 使习作课堂更有效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