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合理安排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活动

2017-02-06刘劲松

南北桥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

刘劲松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高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近年来,随着高考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这也要求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内容能够随着新课改和高考内容的变化而发生新的变化,变成更加高效、专业的课堂,让学生能够真正学习到对自己成长发展有用的知识。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 高效专业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2.061

高中生物这门课程因为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相对集中,与物理和化学相比,生物所进行的课时相对较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由此可见,任课教师需要将课堂内容安排的重点放在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上。本文将针对高中生物教师如何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讨论。

一、做好备课,设计合理的导学教案

每一位任课教师都知道,一个课堂成功的因素不在于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中,而在于任课教师前期的备课阶段。一个成功的备课环节可以影响整个课堂进行时的效率、效果和学生配合的情况、学习的成果。任课教师往往并不重视备课的力量,认为备课只是单纯地进行课前准备,对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每个环节之间的衔接没有做到很好的估计。在正确的备课目的的指引下,任课教师应到注重在课堂中的专业知识的传授,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每一个活动的细节中,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的学习并了解专业知识;同时,任课教师也应当关注学生在每个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感受,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应当在课堂中随着任课教师活动的安排进展,不断的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和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有效的备课准备也是促进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重要方法,而确定了这样的备课理念只是第一步,如何在备课环节中充分设计好课堂中的教学活动才是重中之重。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任课教师需要考虑的主体有两种:任课教师自身和学生群体。因此,在备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不仅要参与到备课的各个环节中,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一份子,也应当参与到任课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只有课堂的两大主体同时为提升课堂效率、安排课堂教学活动做出准备,这个课堂才能是高效的,这个备课环节才能是成功的。由此可见,在备课环节中任课教师也应当为学生合理安排课前准备内容。

在学生的课前准备环节中,任课教师可以将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的相关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对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进行预习。任课教师在准备导学教案时,可以在导学解疑的部分提供反馈的信息,让学生能够在预习后将预习的情况和疑问反馈给任课教师,这样任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对学生掌握的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中针对学生尚未掌握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充分利用了课堂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课堂效率。

在任课教师的备课环节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堂环节的设计,二是导学教案的设计。课堂环节的设计关系到学生上课的学习兴趣,需要任课教师结合相关的学习内容,对课堂教学的环节进行有趣的设计,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充足的兴趣配合任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导学教案的设计则需要任课教师结合上课讲解知识点的过程和内容进行编辑,同时,要给学生充足的习题训练。众所周知,生物这门学科是偏理科思维的学科,需要学生能够将学习与练习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保证对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因此,任课教师不管是在课堂环节的设计还是在导学教案的设计中都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习题训练内容。同时,前面也提到了要在导学教案的设计中加上学生课前预习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课堂学习后的反馈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加上学生复习后的反馈信息,只有学生能够将自己的问题反馈到任课教师这里,任课教师才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加以讲解,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设置合理的课堂情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经过斯坦福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开始前的十分钟就能进入学习状态,但是有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甚至用了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也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而现在大多数的课堂时间都是安排在四十五分钟左右,在课堂开始前的二十分钟基本上是一节课中的基础内容的讲解,如果学生在这段时间内错过了基础知识的讲解,后面提升能力的部分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生物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在课堂前期的学习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那么在后面提升能力的部分将会很难跟上任课教师的节奏。因此,任课教师需要在课堂开始的十分钟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

在课堂开始前,有几种方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多媒体放送、情境创设、问题提问、旧知识回顾等。这些方法都在日常的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得到的效果反馈也较好,适合任课教师在课堂开始前进行讲解和引导。

首先是多媒体放送的方式,高中生物主要讲解的内容是从细胞到生命演变过程的讲解,涉及到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的进化和演变过程,每一个分支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演变过程,任课教师可以采用《人与自然》《动物世界》中的相关视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学习。多媒体自身就具有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结合相关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会更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情境创设的内容与多媒体放送的内容相似,只不过是在课前安排给部分学生,由学生亲自参与到整个情景的表演和讲解中,这样学生既能够提前对学习的内容有所了解,又能够充分的使自己融入到课堂中,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问题提问则是任课教师在备课时针对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在课堂开始时向同学提出问题,这种问题要具备一定的难度,也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充足想法,这样学生的关注点被吸引到学习的知识中,自然学生就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因为高中生物的课本安排并不是根据每一种生物的具体进化过程而进行的讲解,是将每一个生命进化的过程进行分类,同类别的演变过程为一个环节进行讲解。任课教师在讲解本节课内容前可以结合之前学生学习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在提问环节中学生时刻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很快就会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

在安排课堂活动中,高中生物教师要注意的两点就是课前的备课环节以及在课堂开始时的学生的状态,把握好这两点情况,学生才能够在课堂中积极的配合任课教师的活动安排,保证课堂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新课改课堂教学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