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PP、RCEP、FTAAP……谁能释放亚太地区的洪荒之力

2017-02-05黎敏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亚太谈判

□ 文/本刊记者 黎敏

TPP、RCEP、FTAAP……谁能释放亚太地区的洪荒之力

□ 文/本刊记者 黎敏

“没有美国的参与,TPP将毫无意义”,“TPP将死,RCEP当立”,“TPP黄了?FTAAP旧题觅新解”……2016年的岁末,因为TPP搁浅、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15周年以及2016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峰会召开等一系列事件的推动,各界关于FTA(Free Trade Agreement ,自由贸易协定)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英文缩写,到底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

实际上,就像牡丹、玫瑰都属草本植物一样,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与FTAAP(亚太自贸区),它们同属于FTA,只不过个头大一些,都集中在亚太地区而已。

因为亚太地区涵盖美国、中国、日本世界三大经济体以及颇具活力的东盟,在世界经济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在全球经济复兴乏力,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当下,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的这些FTA才备受域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但随着TPP进入“冬眠”,亚太地区的发展或将充满更多新的可能。

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新路径?

除了亚太地区的TPP、RCEP等,美国与欧盟也欲签署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等FTA。实际上,截至2015年,向WTO备案的FTA已经达到600多份,平均每个WTO成员国签署了13份FTA。亚太地区更经历了FTA的“疯涨”,据亚洲开发银行数据,1995~2015年亚太地区的FTA数量增长了6倍以上,从31份增加到215份。

“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众多市场都在萎缩,因此各国都希望在自己利益相关的范围内,通过区域贸易安排来拓展外部市场,同时也为本国市场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WTO下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因此这种双边和周边自贸谈判越来越多。”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周密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签署FTA的各国,将在区域内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促进区域内各国贸易“零门槛”的往来。另一方面,因为区域内的贸易成本将低于与区域外国家做生意的成本,因此成员方可能会将部分以前的域外贸易改为跟域内成员做,这就形成了区域内受益,区域外受损的局面。为了抵消或减弱这些不利影响,各国和地区不得不谋求参与到一个或多个区域FTA之中。最后,区域贸易安排实际上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政府推行经济外交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

不过随着FTA数量的增加,区域自由贸易安排越发碎片化,各类FTA规则交织一起,如同碗里的意大利面一根根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即所谓的“意大利面碗效应”(Spaghetti Bowl Effect)随之出现。尽管存在缺陷,但由于近年来各国推动的FTA涵盖的内容,逐渐从贸易延伸至服务贸易、投资准入及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政策等,这使得新签署的FTA在开放程度和自由化程度上远高于WTO的规则水平。包括TPP、RCEP等在内的多个大型FTA甚至被喻为“迷你WTO”。因此一些专家认为FTA是多边谈判机制失灵的情况下,实现全球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的路径。

2016年11月19日,2016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秘鲁利马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出席并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图片来源:新华社

释放亚太地区的洪荒之力

亚太地区作为当今全球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不仅是贸易自由化、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其中的深度参与者;在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担负着“引领、协调”的重要使命。

因此当号称“21世纪贸易规则”的TPP在亚太多国中完成谈判时,人们对这一“高标准”的FTA多少有些期待,尽管此前TPP被贴上了一些政治标签,我们依然不可忽视其相关规则对其他FTA谈判的启示作用。但随着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成员可能退出,所谓的TPP效益或许将大打折扣。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就表示,没有美国参与的TPP将“毫无意义”。

如果进入“后TPP时代”,亚太地区的自由贸易安排是否还有B方案呢?一部分人将目光投向了由东盟发起的RCEP。RCEP强调东盟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发挥的“中心作用”,并在现有各个东盟“10+1”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更广、更深入的经济一体化。但支撑RCEP的5个“10+1”协议差异巨大、服务贸易开放程度较低等,都让RCEP显得过于“实在”而少了一些基于长远发展的“深谋远虑”。

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在向《中国—东盟博览》提供的《亚太自贸协定:后TPP时代的最佳选择?》报告中指出,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两国依旧是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没有中国的TPP,和没有美国的RCEP都无法成为代表“21世纪全球经济规则”的最优方案。

如何让亚太地区在书写21世纪全球经济规则、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释放出洪荒之力?CCG在报告中认为,FTAAP是一种选择。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原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安排存在多种实现路径,“有一种可能是大家都走向FTAAP,美国也不失脸面,放弃TPP以后,回头和中国在FTA上合作是有可能的。”

而FTAAP的自由化程度或将介于TPP和RCEP两者之间,弥合成员差异,具有普遍适用性,且不排斥与TPP、RCEP并存。而在目前TPP搁浅、RCEP可能先行的情况下,RCEP能否通过邀请美国,并进行“RCEP+”谈判,升级为FTAAP,仍值得探讨。

近年来,亚太地区对FTA的关注很大程度上放在了TPP和RCEP上,但该地区要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一个涵盖中美两国的FTA显然有它推动的意义。事实上,在中国的推动下,2014年APEC会议上就已经决定启动FTAAP进程,批准了推动实现FTAAP的路线图。在2016年11月举办的APEC第24次领导人会议上,各国又批准了《亚太自贸区集体战略研究报告》和相关政策建议,并以此作为《亚太自贸区利马宣言》。该宣言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FTAAP的重要共识,包括:FTAAP应在APEC框架外实现,APEC将发挥孵化器作用;FTAAP应建立在TPP、RCEP以及其他可能的区域一体化协定基础上;APEC 经济体将在2020年以前,进行关于FTAAP实现路径的评估,评估工作将找出FTAAP进程中最大的挑战领域。

“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是事关亚太长远繁荣的战略举措,工商界朋友称之为‘亚太经合组织之梦’。我们要坚定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为亚太开放型经济提供制度保障。”2016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发表题为《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的主旨演讲时如此说道。

拥抱世界,中国—东盟能做什么?

东盟是RCEP的发起者,也是亚太区域重要的一体化合作组织。“2015年底,东盟正式建立东盟共同体,在世界舞台中的影响力有所提升,我们期待东盟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周密说,“但东盟10国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内部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还有待加强,要在区域、世界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东盟还需要在内部达成更多的共识,在强化自身政治、经济、安全一体化的同时,对外更多地以‘东盟’的身份发声,提高FTA谈判的效率。”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虽然RCEP是较为适合中国当前经济结构的一种选择,但是考虑到FTA谈判的复杂性,完成谈判的时间跨度较大,随着中国服务业的稳步发展,未来FTA签署时,可能已经无法匹配中国经济发展的步调,因此,“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参与跨境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版权交易、服务贸易规则等领域将是中国未来FTA谈判的探索方向。”CCG在报告中指出。

另一方面,周密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自然选择,是一种不可逆的状态,任何封闭自我的国家都会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只是我们在这一过程中,要尽量降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仍然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认真面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习近平主席在2016APEC会议上也向世界进一步阐述了“中国态度”:中国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国将加大放宽外商投资准入,推进国内高水平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完善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促进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中国将鼓励更多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搭建互利共赢合作新平台。中国将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尽早结束谈判。“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联系编辑:313464302@qq.com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亚太谈判
俄乌第五轮谈判
亚太首个拜耳“耘远农场”揭牌
对亚太城C地块二期工程勘察与分析
第30届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2019亚太地区数学奥林匹克
国家谈判改变了什么?
经济展望:油价对亚太地区的刺激
亚太九号卫星发射成功
美国亚太同盟的困境
关于通过停战谈判结束朝鲜战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