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马共建皇京港,谁将从中受益?

2017-02-05陈丽冰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马六甲海峡马六甲电建

□ 文/本刊记者 陈丽冰

中马共建皇京港,谁将从中受益?

□ 文/本刊记者 陈丽冰

不管是在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如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地处东盟核心区域的马来西亚都是极其重要的支点。而为了发挥马来西亚的地理优势,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背景下,中马项目合作可谓动作频频。其中,由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兴建、投资80亿林吉特的马来西亚马六甲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项目无疑是一个“重量级”项目。

2016年11月18日,据中国电建集团官网披露,该项目已经于2016年10月19日在马六甲举行了奠基仪式,建成后将成为马六甲海峡的最大港口。消息一出,立即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那么,为何中马两国对这个联建项目一拍即合?其建设又将给双方企业带来哪些红利?

两国发展的共同需要

事实上,对于这个在马来西亚投资巨额建设的大型项目,并不是中马两国高层突如其来的决定,而是两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

作为中国的传统友好邦邻,马来西亚已经连续7年成为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也连续多年是马来西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目的国。不过,随着中国与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当前包括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港口、航运业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双方急需扩大港口合作、畅通海上运输。

此外,据马来西亚《南洋商报》报道,近年来马来西亚注册船舶GRT逐年下滑,2012年约1100万吨;2014年约970万吨;2016年预计约800万吨或更低吨数,马来西亚航运业已陷入低迷的经济周期。因此,扩建港口从而带动航运业等相关产业及运输的发展也就成了当前中国与马来西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而皇京港所在的马六甲海峡不仅地处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而且位于赤道无风带,全年风平浪静的日子很多,再加上海峡底质平坦,水流平缓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其成为世界航运要冲。目前,马六甲海峡占了世界海上贸易1/4的份额,世界1/4的运油船经过马六甲海峡。其中,中国是马六甲海峡第一大使用国,每天经该海峡的船只中有60%来往中国,中国进口石油量的80%以及进出口物资的50%要经过该海峡。

2015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马来西亚时,曾经专程到访马六甲。而就在不久前,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对中国进行了长达7天的访问,签下价值2300多亿元人民币的经贸大单。在这种背景下,马六甲皇京港的建设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将给企业带来哪些红利?

港口作为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门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皇京港项目对于中马双方企业而言,又将带来哪些红利呢?

一方面,就项目自身而言,皇京港项目按照规划将由3个人造岛和1个自然岛屿组成,占地1366英亩,计划总投资800亿林吉特。其中,第一岛将建造旅游、文化遗产及娱乐区;第二岛将建成物流中心、金融、商业、补给与高科技工业区;第三岛为综合深水码头及高科技海洋工业园;第四岛则为码头、临海工业园。而这也就意味着,除了目前已经参与投资的中国电建集团、深圳盐田港集团等中资企业,其他如旅游、金融、科技等相关企业也可以在基础设施、码头实施运营、工业区开发建设等方面从中参与建设。这不仅可以带动马来西亚当地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的优质产能“走出去”。

另外,从港口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来看,一座深水港通常会成为一地的物流中心,而物流GDP每增加1元就可以拉动其他行业4元的GDP,这无疑将为双方经济带来无限潜力。“马六甲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的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符。在中国企业的参与下,相关项目将为马来西亚海洋产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马来西亚经济注入活力。”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廖中莱说。

据了解,完工后的皇京港深水补给码头将可停靠350米至400米的超大型邮轮,以及20万吨至30万吨的散装货轮,码头还将配备专门的存储设施,用于石油、石化和植物油在内的液体货物的存储。一旦该码头营运,将创造6000个工作机会。

可见,皇京港项目建成后,既可以完善区域间的海上互联互通,让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更加物畅其流,同时也将会为双边贸易投资、物流、旅游与技术创新、人才互通等创造源源不断的发展商机。

·联系编辑:78724815@qq.com

皇京港位于吉隆坡和新加坡之间的马六甲市,距离吉隆坡不到150公里

猜你喜欢

马六甲海峡马六甲电建
中国电建承建的马里古伊那水电站投产发电
马六甲海峡的风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南国置业:百亿元重组电建地产疑点重重
五彩斑斓马六甲
论电建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2018国际郑和大会“江苏文化周”在马六甲成功举办
油画《马六甲古树》
开辟第二条南海西南出海通道的必要性分析
开辟第二条南海西南出海通道的必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