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2017-02-04陈文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读图解题技能

陈文

摘 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读图对于学习地理来讲是一项基本功,掌握读图能力就可以成功解题,这也是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培养析图技能、培养绘图技能、提升图表解题技能几个方面介绍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读图能力

在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是先有地图,之后才有系统的理论知识。观察和分析地图能够了解与掌握地理事物之间的具体关系,在地理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现在的地理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地图的作用,很多地理试题中都有地图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读图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进而提高地理成绩。

一、培养学生读图技能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先记住“常用图例”。记住常用图例就能够知道每个符号所表示的具体文字说明,以及相应的地理事物,同时掌握表示地理事物的方法与一些专门的地图概念,比如,分布图、统计图、景观图和地理联系图表等,让学生养成用图习惯,学习到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能够很好地落实到地图上,使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更加具体,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通过阅读地图可以达到了解地理知识的目的,只有读懂地图才能真正实现这个目的。在学习地理中先要看地图的名称,通过名称来确认地图内容,再根据地图上所显示的经纬网来判断需要了解事物的位置、范围与方向,通过地图上面标注的符号进一步确定各类地理事物,比如,平原、高原、山脉、海洋、城市、交通线、矿产、自然保护区等。每个地图的比例都会有所区别,要掌握地图比例,学会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通过等高线判断地形、起伏、坡度以及山脉走向等。教师培养学生读图技能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图文结合原则。把地图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通过地图让教材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具体,学生在读图中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以及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学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这一课时,在课本上所介绍的我国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与省会,只是简单的概念名词,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大幅中国政区图,把每个地理对象的特征在展示中引导学生观看,使概念进一步直观、形象、具体,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印象。其次,精减原则。地图中所显示出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因此,教师要在读图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读图主题,帮助学生选择性地获取信息,也就是在学习某个地理知识时需要在地图上获取哪方面的信息,引导学生确定读图目标。第三,联系原则。在读图时教师要培养学生注意多向联系,学会新旧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激发对未知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增强地图的记忆力、联想力与概括能力。

二、培养学生析图技能

在读图的基础上提高析图能力能够掌握地图上更多的地理信息,尤其是隐性信息。析图就是对读图时所获取的相关地理信息进行思考、分析、取舍、重组地理信息,进而总结出相关的地理成因、要素、特征与规律之间的具体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图的技能,可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读图,把问题作为导向,固定学生的读图范围,培养学生对读图信息进行整理与加工的能力。教师归纳、综合地理知识后,引导学生掌握一图多用、一图多思。每一幅地图都可以提出相应的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观察与思考同一幅地图,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比如“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进行观察与分析图中的四个方框,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观察,可以分析四个方框分别表示哪部分;从海陆间水循环角度观察,可以分析出表示海水、降水、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地理特征;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分析,则表示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通过多角度分析问题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培养学生对比阅读分析能力时,可以对同一地区、同一要素、不同时间的地图进行对比,同时了解地理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如,可以把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从地图的变化中掌握城市的地域发展与空间结构变化。这个方法同样也可以用于人口迁移、河道变迁等方面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时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地图教学,让学生充分掌握一图多用、多图并用,进一步提高读图、析图能力。

三、培养学生绘图技能

在学习高中地理中的动手操作阶段就是填绘地图,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读图和绘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习的地理知识,并且把学到的书本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绘图技能,可以通过描摹、填绘、仿绘、绘制地理图表、漫画等方法进行训练。加强学生练习地理填充图册,让学生在填充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学到的地理知识。比如,在学习“世界气候类型”的作业中,可以让学生把热带雨林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区域分别填涂上不同的颜色以示区别,在填绘时要突出重点,明确填绘目的,根据地理事物的类别进行详细的区别填绘,为了节省大面积的涂绘时间,可以用打点或者画斜线、浪线等进行涂绘,可以达到同样的绘图效果。学生在绘图时,教师要做好检查与督促教学的工作,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地图要领,能够准确地记忆和获取有效的地理知识信息,提高学生思维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像来解决教学中的具体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用图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四、提升图表解题技能

图表解题能力是地图能力的重要内容。现在的地理高考中越来越重视对能力的要求,取得好成绩需要具备扎实的地理基本功,配合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获取正确的解题方法。提升图表解题技能需要以图析题,灵活转换图像信息、数据信息与文字信息,再根据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展开分析和推理。图与图之间的转换表现在:局部图转换成整体图、剖面图转换成平面图、扇形图与柱状图的转换等。图与文字之间的转换,是理解与掌握课本中的知识重点需要与各类图形相结合,不能死记硬背,要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会图文转换。比如,可以通过窗户光线、地球经纬网、旗杆影子、变化曲线坐标等多种不同的题型来了解与掌握太阳高度角。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增强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重点。解题时要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学生在思考中掌握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解题思路,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应变能力。高中地理教师要精心挑选与设计读图题,重视学生图文之间转换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已经掌握课本与地图册上的原图后,教师可以变换图形或者增加多角度提问的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图表解题能力。

培养学生读图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高中地理教师需要增加学生仔细观察地图的训练,养成看图的习惯,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地图,让学生能够把课本知识与地图相融合,提高读图、用图、解题能力,为全面掌握地理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银萍.学法迁移成为地理学习的新动力:对初中生地理读图能力提高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3(12).

[2]张丽霞.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城市地理,2016(12).

猜你喜欢

读图解题技能
用“同样多”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读图
解题勿忘我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