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法

2017-02-04张俊杰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张俊杰

摘 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是众多学科的基础,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课堂教学法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培养学生能力、挖掘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法的好坏直接反应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在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要在实践过程中灵活运用。结合一些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见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法

教学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教学”一词,既包含了教师的“教”,又涵盖了学生的“学”,这也就注定了教学活动在任何时候都应该是双边的、互动的。教学法就是师生之间互动联系的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学生接受信息的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在引导和刺激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方面,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法的种类繁多,但是很多方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我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众多的教学方法归纳成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概述,抛砖引玉。

一、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索知识和获取能力的强劲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下降或者消退,都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意志和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汉语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内容呆板、狭窄,与现实生活联系不大。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开展开放式的语文活动课,将语文课本上的知识穿插到实践活动中,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感受。只要学生对于语文科目感兴趣了,就会愿意学、想学,变被动为主动。

中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期间,虽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师要在旁监督并做好总结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活动课中学习到知识。

二、革新教学法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普及和深入,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模式,新课改下的教学法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权。这就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和规划。教师从过去的独裁者成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引导者,教学方式也从传统的“填鸭式”“死记硬背”变革成为一种“个性化”的自主探究。师生之间也从过去的“少互动”甚至是“零互动”转变成为“频互动”“有效互动”的状态,不仅彻底改变了传统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让课堂更加活泼生动,拥有生命力,而且还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需要,实现了人性化、个性化的课堂教学革新,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启发教学法

新课改的理念中一直强调指出要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然而,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差,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而分神,影响课堂学习质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帮助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制能力和独立能力。启发式教学就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在课堂上,通过设置循序渐进的问题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启发教学法的关键在于既要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和提示,又要防止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变主导为主宰;既要尊重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教师又要加强监督,避免学生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启发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辅助法

随着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的龙卷风已经席卷了社会上的各个行业,并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教育教学行业中亦是如此。多媒体教学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相比较于传统的粉笔、背板的平面情境,能够创造出立体、动态的情境。在教学中与语文知识有机结合,能够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具体,将单一、枯燥的文字性知识,转变成为直观、有趣的动态化情境,学生身临其境,既能帮助学生更加直接、深入地感知知识、情感,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

以上是我的一些教学体会和见解。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法是教好任何一门学科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灵活使用,与学生之间互相合作,互相辅助,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江峰.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初探[J].教学科学,2010(7).

[2]梁志田.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J].读与写,2011(4).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