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2017-02-04张保鑫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高中音乐新课改

张保鑫

摘 要: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开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性模块,是培养学生现代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坚持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整合多种教学手段、元素,解放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得到心灵的呼应,体会音乐中的美好,从而实现音乐鉴赏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鉴赏教学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师要认识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重要性,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综合能力所发挥的价值,从而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教学方式,以提高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笔者从新课标出发,对如何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进行探究。

一、创设情境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能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学生进行交流,直接影响到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手段。音乐教学与计算机的结合,是艺术与时代的结晶,感性与理性的碰撞,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结合。多媒体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传统音乐鉴赏的教学范围,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转变。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声像、动画相结合的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2.创设活动、表演等有效教学情境

在新课改背景下,强调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注重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协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教学时,要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提升。音乐作为人们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时,要以音乐为媒介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协作精神,对于学生的团体音乐创作有着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合唱、合奏、音乐表演、话剧、舞台剧等形式,使学生在集体创作中,培养集体意识、合作的态度以及相互尊重的相处方式等,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例如,在教学《田野静悄悄》时,让学生以合唱的形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教学《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律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以音乐为媒介,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帮助学生和谐相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丰富“听”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大多是先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具体内容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教给学生,这样的做法虽然使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前了解音乐作品的大致内容,但是对于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却产生了限制。笔者通过丰富“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创造性地“听”,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地欣赏音乐作品,提升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1.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作品的情感

学生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旋律、音调、节奏、节拍等音乐要素倾听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情绪,从而知道作曲家想要通过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例如,让学生通过听《战争安魂曲》,通过对其中跌宕起伏的音调、节奏的感知、倾听,感受到作家的崇高与情感的深厚;通过让学生倾听《月光奏鸣曲》感受到月光的柔美与优雅,通过不同的音乐作品,感受作曲家表达的不同情感,从而提高学生“听”音乐的能力。

2.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作品的民族性

在进行一些具有民族情感的音乐欣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听”,领会作品中所表达的民族情感,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加深学生对于祖国的热爱。例如,在欣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倾听,在学生欣赏前,不为学生提供过多关于音乐作品的资料,让学生用心去感悟这首音乐作品中所渗透的民族精神,让学生边听边感悟作品的精神价值与历史价值,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作品中黄河的苦难、黄河的咆哮,听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从音乐的视角重温历史岁月,并结合现代的观念对作品进行创造性解读,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精讲多练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音乐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照本宣科的教学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对音乐鉴赏产生枯燥的感受,从而使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时,要利用音乐独有的魅力,用旋律、节奏等音乐语言反映生活、情感、历史以及塑造人物等。音乐教学需要学生通过倾听作品不同的风格、体裁、形式等音乐元素与内容,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因此,教师要避免过多的说教,将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倾听上,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互动。例如,在教学《黄土高坡》时,教师不要对作品的配器、表达意境等进行过多的阐述,只需要为学生讲解作品的主题旋律,让学生在反复倾听中感受作品的情感与生命,品味音乐作品在旋律与节奏中所表达的豪爽与魄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学生在自主创造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与浓厚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的热爱之情。

四、开展“互动”教学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互动”是指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听,需要学生亲身实践、感受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例如,在教学《酒歌》时,让学生根据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自身对作品的感悟,运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使学生在多种表达形式中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倾听不同民族音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包括情感表达的方式、肢体表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演奏的形式引导学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按照交响乐队的位置做好,并在每位学生的胸前贴上该位置应该演奏的乐器,之后为学生播放交响乐,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属的乐器进行模拟演奏,从而让学生投身到音乐教学中,与音乐产生互动,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再次,教师可以采用歌曲接龙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先唱一句歌词,让学生以最末的字作为自己演唱歌曲的第一个字,如此循环,进行歌曲接龙,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设诸如此类的音乐活动,既能丰富学生的音乐储备量,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教师要从新课标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需要教师丰富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从而提高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海蓬.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改革措施[J].音乐大观,2012(4).

[2]谭敏.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2(6).

[3]朱倩霞.新课改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方法初探[J].高考(综合版),2014(6).

[4]梁淑君.探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自主学习模式的可行性[J].学周刊,2016(15).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高中音乐新课改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