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写生实践教学研究

2017-02-04陈胜男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写生初中美术

陈胜男

摘 要:新课改倡导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综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等。在初中阶段开设美术课堂,是为了让初中生能够具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写生教学是提高初中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重要教学内容,对于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初中美术写生的教学现状,浅谈在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写生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美术;写生;教学策略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直接面临中考,这个阶段的学习被称为

“冲刺阶段”,这就使很多学校取消初中三年级的美术课堂,即使开设美术课,也出现被其他课程抢占的情况,使美术课形同虚设。《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生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写生课堂能够实现这个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开展写生训练,是帮助初中生接受优良美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学会观察、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增加体验性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在初中阶段开展美术写生课程的教学策略。

一、学会观察

人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大到蓝天白云,小到小草绿叶,都可以成为初中生写生的素材。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每天都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除了上课学习之外还要参加课外补习班,全力为中考备战。这就使他们缺乏观察生活的机会,无法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之处,自然也就无法在写生过程中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因此,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积累写生素材。学习“城市雕塑”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他们所熟悉的校园中或者是在平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雕塑,并且让他们谈一谈这些雕塑作品的特点与风格。很多学生在回答讲述雕塑特点的时候,支支吾吾,不懂得如何作答。于是,我让他们观察学校的雕塑,并且讲解这件雕塑的设计风格,让他们了解这些雕塑的创作手法,并让他们能够了解雕塑在建设城市环境艺术中的作

用。之后,我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校园雕塑作品,并进行写生练习。

二、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

写生练习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出来的美术作品,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老师要在写生训练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自主创造能力。学习“用中国元素来设计”的教学中,我先在课堂上播放了《春江花月夜》这首古筝曲,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然后,我为学生讲解一些关于水墨画、中国结、青花瓷等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美术作品,并且让学生自主设计一套具有中国元素的茶具。有的学生用了“花中四君子”,即松、梅、竹、菊;有的学生用了我国的国花牡丹等。学生的美术作品都十分精彩,我肯定了他们的创意,并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的美术作品。

三、增加体验性课程

现在很多初中学校在开设美术写生课的时候,总是在课堂上展示一件作品,让学生进行临摹,或者直接让学生按照书本进行美术练习。初中生在这种课堂下,是无法对美术写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因此,老师要为学生增加体验性的写生机会,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这些艺术作品的美妙之处。我在获得家长、学校的支持后,每个月定期组织学生到本地的美术馆进行参观,让他们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不同艺术作品的风格与特点,学习美术作品的创作方式。每次参观活动结束后,我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个写生对象,并根据这次参观所得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创作。这类体验性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从这个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育内容。这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审美观念,对于艺术作品也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总而言之,美术写生教学活动能够增强初中生的创作动机,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因此老师要利用美术写生,充分发挥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老师要指导初中生学会观察,在生活中感悟美,让初中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激发初中生的自主创作能力,这可以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增加体验性活动,让初中生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开展写生活动,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郝萍.关于中学美术写生课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2]李娟.“以圆导半”的初中美术写生课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写生初中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写生与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