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交棉新陆早70号主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

2017-02-04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新疆石河子832000

种子 2017年2期
关键词:花冠黄萎病种田

, , , (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杂交棉新陆早70号主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

郭景红,姚炎帝,赵海,李玉国
(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新陆早70号是早熟、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好的杂交棉新品种。介绍了该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父母本的特征特性,从制种的准备工作、栽培模式、技术要领、田间管理等方面制定了高效制种技术。

杂交棉; 新陆早70号; 特征特性; 制种技术;

新陆早70号是石河子农科院棉花所通过自育优系34-4×丰产抗病材料616配置的杂交组合,经定向选育的非转基因棉花新品种,201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编号:新审棉2015年32号。

1 新陆早70号主要生物学特性

株高适中,株型塔形,茎杆粗壮,绒毛较少,花冠乳白色,花药乳黄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色深绿,结铃性强,棉铃卵圆形中等偏大,多为五室,铃面光滑有腺体,果枝始节位6.4,单株果枝数8~10台,单株结铃10~16个,单铃重6.1 g,衣分41.2%。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3 mm,比强度30.5 cN/tex,高抗枯萎病,感黄萎病。出苗好,整个生育期长势稳健,适宜机采,为早熟陆地棉品种。

2 新陆早70号经济性状

2011—2012年自治区区域试验中,新陆早70号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分别为6 007.36,2 422.5,2 331.98 kg/hm2,为ck(新陆早36号)的107.4%、105.5%、104.6%,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籽棉、皮棉、霜前皮棉单产为ck(新陆早43号)的121.9%、124.7%、122.0%,增产极为显著。

3 父母本特征特性

母本:早熟陆地棉,生育期120 d。植株塔形,较紧凑,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皱褶较深,茎杆坚硬。棉铃卵圆形中等大小,铃嘴有尖,低酚棉。出苗好,生长势强,结铃性强,吐絮畅快集中,不落絮,絮白有丝光,含絮力适中,好拾花。高抗枯萎耐黄萎病。

父本:早熟陆地棉,生育期122 d左右。植株筒形,紧凑,Ⅰ-Ⅱ式果枝,叶片中等偏大,夜色深绿,茎杆粗壮,抗倒伏。棉铃卵圆形中等偏大,衣分高。苗期长势强,中后期长势稳健,早熟不早衰,高抗枯萎感黄萎病。

4 高效制种技术操作程序

4.1 选择优良制种基地

土壤肥力中上且地力均匀,棉田排灌条件方便。制种田块集中,无枯、黄萎病或发病轻。在50 m内相邻地块没有棉田或者种植其它高杆作物做隔离带。有较充分的人员,以满足制种所需人工。

4.2 制种田栽培模式,保证亲本纯度

制种田行距配置采用宽窄行(30+60 cm)模式,1膜2管4行,适当放宽株距、行距,株距13.5 cm,密度178 830株/hm2,父母本按1∶5比例进行套种。

开始制种工作前对父母本(育种单位提供种子)田进行去杂保纯工作,同时田间应全面仔细清查,将父母本开的花和已成的铃全部摘除干净,带出田间。

4.3 制种人员要求

要求制种期间人员保持相对稳定,制种人员有责任心,经培训和田间实践后开始制种。制种需60~75人/hm2,制种前每667 m2要准备长20 cm左右的颜色鲜艳的毛线5 000根,用于去雄后做标记。每人准备尼龙网袋,放置毛线和父本花朵。

4.4 去雄要求规范彻底

一般在17:00—19:00时进行母本剥花去雄,找花冠变白、变淡,显著伸长、突出苞叶的花蕾。去雄时,用两手拇指及食指捏住花冠基部,分开苞叶,用两拇指指甲同时从花萼中部微微用力掐入,直至子房壁外白膜,并用拇指及食指向后旋剥花蕾,同时微微用力向上提雄蕊管一起剥下,完成后即在棉株顶部叶片上搭一根红线做标记,以利于次日授粉时查找,去雄剥下的花冠需装花袋带出地外。

注意去雄剥花时指甲不要用力过猛,切入过深,以免弄伤子房白膜。旋剥花冠时力度要适中,不要用力过快、过猛而碰断柱头。

4.5 充分授粉

授粉一般在10:00—13:00时进行。授粉时从父本上摘取花朵,后翻花冠到苞叶外,露出花药;左手分开苞叶扶住母本柱头,右手将父本花花粉粒环绕母本柱头轻轻涂抹均匀,一般涂抹2~3圈即可,一朵父本花可授粉5~6朵母本花,花粉不足时,应及时更换,随后将标记红线取下。此环节一般可在10:00时进地时预先采集父本花,置于网袋内,制种人员各自将网袋随身携带,便于操作。

4.6 杂交期注意事项

授粉期应密切关注天气预报,若母本已去雄,次日上午预报有雨,可在当日或第2天清晨雨前摘下将要开放的父本花蕾,铺放在阴凉干燥的地上。待雨停后且柱头上无水后再开始授粉,若遇阴雨天气,要及时摘除母本已去雄未授粉或漏剥的已开放花,保证全田始终不见开放花。

5 制种田栽培管理措施

5.1 合理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氮、磷、钾适当比例,全生育期追肥随水滴施,主要在花铃期,重施花铃肥。整个花铃期需施尿素20~25 kg,磷酸二氢钾5 kg左右,每次随水滴施,8月下旬或9月上旬追肥完毕。

5.2 灌 水

滴水量每次25~30 m3/667 m2,滴水间隔10~12 d。7月高温时段视墒情滴水间隔可适当缩短。制种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方可平衡全田开花量,完成制种需求。制种田应安排在傍晚滴水,每次灌量均匀,以保证日间制种工作。

5.3 适度化学调控

花铃期一般需化控1次,即7月上旬打顶结束后4~5 d,当顶部果枝伸展到3~5 cm时,用缩节胺13~15 g/667 m2,加水30 kg叶面喷洒,植株控制在高度70 cm左右。

5.4 综合防治虫害

父母本均为非转基因抗虫棉,重点应切实抓好棉田红蜘蛛、棉蚜的调查和点片防治工作。防治红蜘蛛可选专用杀螨剂,头水前控制红蜘蛛点片发生;做好大棚及露地蔬菜上棉蚜的防治;将制种田枯黄萎病株全部拔除销毁。

[1]王刚,赵海,李玉国,等.新陆早43号杂交制种技术[J].中国棉花,2010,37(7):36-38.

[2]洪旗.棉花人工去雄高产杂交制种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5(3):54-55.

[3]赵海,孔宪良.早熟杂交棉石杂2亲本的种植管理[J].新疆农垦科技,2008(4):8-9.

[4]董顺文,王军,毛正轩,等.高产、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川杂棉35机及其制种技术[J].中国棉花,2014,41(11):25,27.

[5]刘立清,夏世杰,别传述.棉花杂交制种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探讨[J].中国棉花,2010,37(12):35-36.

[6]马奇祥,庞立根,刘佳中,等.棉花杂交制种应注意的事项[J].中国棉花,2005,32(2):31-32.

[7]邢朝柱,靖深蓉,袁有禄,等.棉花人工杂交制种方法的改进[J].中国棉花,1993,20(6):16-17.

[8]刘书梅,贾新合,李宾,等.转基因抗虫杂交棉郑杂棉4号主要特性及高效制种技术[J].作物杂志,2010(3):126-127.

The Integration of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Se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ybrid Cotton Xinluzao No.70

GUOJinghong,YAOYandi,ZHAOHai,LIYuguo

2016-09-30

早熟杂交棉新品种选育(2016 HZ 08)。

郭景红(1970—),女,湖北鄂州人;硕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工作。

姚炎帝,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杂交育种及新品种推广。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2.129

S 562

A

1001-4705(2017)02-0129-02

猜你喜欢

花冠黄萎病种田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美术作品欣赏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手机在线浇水、施肥 5G种田就像在玩『开心农场』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冰脊龙戴花冠
兔子采花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或可防治棉花黄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