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特征特性与高效栽培技术

2017-02-04

种子 2017年3期
关键词:新品种贵州省花生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贵阳 550008)

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特征特性与高效栽培技术

杨顺国,郭贵敏

(贵州省油菜研究所, 贵阳 550008)

黔花生六号是贵州省油菜研究所用自育的黔花生一号为母本、引进的粤油200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经8年7代采用单株选择与集团选择相结合的方法成功选育出的优质高蛋白花生新品种,于2014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3]。该品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抗旱性、抗倒性及休眠性强,高产高适等特点,适宜贵州省海拔1 300 m以下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1]。

1 特征特性

1.1 高产优质

2011年、2012年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37.96 kg/667 m2,比对照品种黔花生一号增产0.64%。2013年贵州生产试验,5个试点平均产量288.0 kg/667 m2,比对照品种黔花生一号增产15.3%。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籽仁含油率47.50%,蛋白质含量32.22%,为高蛋白品种[1]。

1.2 农艺性状与经济性状

该品种为珍珠豆型早熟品种,在低海拔或低热地区春播全生育期128 d左右,夏播125 d左右;在海拔1 000 m以上地区全生育期135 d左右[1-3]。株型紧凑直立,叶片椭圆形,叶色浓绿,荚果斧头型,种皮粉红色。主茎高45.4 cm,侧枝长48.7 cm,总分枝数7.1个,结果枝数6.0个,单株结果数24.0个,百果重154 g,百仁重58 g,出仁率72.09%[1]。

1.3 抗性好

黔花生六号具有较强的抗旱性、抗倒性以及休眠性,且叶部病害(叶斑病、锈病)和枯萎病发生较轻[1]。

2 高效栽培技术

黔花生六号适宜贵州省海拔1 300 m以下地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1]。

2.1 地块选择与适期播种

贵州省境内的所有土壤类型都能够种植花生,但以土壤酸碱度在中性至微酸性的小黄泥土、黄沙壤土更适宜种植。计划种植花生的地块最低要求实行1年1次轮作,不能连作,否则会使花生易感病虫害导致减产降质,做到冬前深翻炕土,播种时翻土后再整地,并开好排水沟[4]。当气温稳定在13 ℃以上时即可播种,贵州省大多数种植花生的地区在4月5—20日期间气温基本稳定在13 ℃以上,达到播种温度要求,是最佳播种时期[4-5]。

2.2 播前种子处理

为了避免花生因为贮藏所产生的表面所带病源菌对出苗与生长的影响,在播种前须带壳晒种2~3 d,播种时边剥边播,切忌过早剥种,以免影响出苗率和苗势,同时播种时要选择饱满无霉病、无破损的种仁播种[4]。

2.3 合理密植

多雨地区或土壤肥力水平较高地块,行距40 cm,穴距20 cm,穴播2~3粒,单、双株留苗,种植密度1.8万株/667 m2左右。其它光照充足地区或土壤肥力较低地块,行距40 cm,穴距16 cm,单、双株留苗,种植密度2万株/667 m2左右[6]。

2.4 加强田间管理

播种时按(50 kg多元复合肥+2.5 kg辛硫磷)/667 m2混匀后撒施于播种行内并轻锄与土拌匀作种肥。出苗后10 d左右,结合清棵进行浅中耕并根据苗情施尿素15 kg/667 m2作提苗肥,有条件可施农家肥作基肥或追肥。清棵后20 d左右深中耕1次除草松土,盛花期结合除草培土应针1次,收获期适时收获以保证花生产量与品质。

[1]郭贵敏,江兵,杨顺国,等.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黔花生六号的选育[J].贵州农业科学,2016,44(2):10-11.

[2]马天进,林茂,吕建伟,等.高产高蛋白花生新品种黔花生5号的选育[J].花生学报,2015,44(1):66-68.

[3]李正强,郭贵敏,杨顺国,等.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黔花生4号的选育[J].湖北农业科学,2008,44(1):31-32.

[4]杨顺国,李正强.黔花生2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2007,26(8):103.

[5]杨顺国,简宇任.黔花生二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1,28(6):746-747.

[6]程增书,李玉荣,陈四龙,等.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冀花13号的选育研究[J].花生学报,2015,44(2):61-66.

Characteistics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for Qianhuasheng No.6,A New Peanut Variety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Protein

YANGShunguo,GUOGuimin

2016-10-20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2013]3014号)。

杨顺国(1969—),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花生育种与栽培及成果转化研究;E-mail:281923739@qq.com。

10.16590/j.cnki.1001-4705.2017.03.112

S 565.2

A

1001-4705(2017)03-0112-02

猜你喜欢

新品种贵州省花生
贵州省种公牛站
掏花生
青菜新品种介绍
贵州省博物馆大悬挑超限结构设计
抗BmNPV家蚕新品种“川抗1号”的育成
几个杏新品种介绍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