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

2017-02-04文明泽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时政教学探索

文明泽

摘 要:在初中政治教学上,学生只是对课本进行死记硬背,一点都不结合当前的时事,所学知识非常死板。因此,在初中政治课堂中,要引入时政教学,使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也能够从时政中体会到政治的重要性。首先介绍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探索如何将时政教学运用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从而提高政治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堂;时政教学;探索

初中政治课的开设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它使学生的思想更加纯正,不至于在诱惑面前迷失自己,而是能够正确地把握方向。当前,我国初中政治课涉及的理论部分很多,老师都是按照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因此,学生听起来非常枯燥,一点新意都没有。这就使时事政治的引入非常必要,可以打开学生的视野,用政治的眼光看待时事。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

教师的教学态度决定着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看法和学习的重视程度,很多政治教师对于政治的定位不准确,加上课程开设的少,一星期可能就一节课。教师在教学时也不认真对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把课本中的内容当做任务完成,这样没有一点效果,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也不认真,初中生心急气躁,对于政治课本中的一些消费观、道德观不会认真消化,所以,教师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2.教师对于课程教学目标不清楚

不管什么课程,清晰的教学目标都是上好这门课程的基础,前文中提到过政治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就是把课本给学生读完,这是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敷衍,初中生之所以开设政治教学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成长最关键的时期形成正确的“三观”与生活态度,以及对我国的一些国情有所了解,所以,这门课程是重要的,教师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带领学生走进政治生活,让他们的学习有所收获,这才是政治教学的目的,初中生的思维有的很偏激,政治教师需要用方法来让他们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不清楚,教师连开设课程的目的都不清楚,学生自然不会认真对待。

二、探索时事教学运用到初中政治课堂的途径

1.加强时政教学意识

老师和学生要树立起时政教学意识,要对当前的热点问题重点关注,把当前的时政引入到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打开眼界,去看世界。把时政引入到教学中来,老师就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去备课,多渠道搜集时政新闻,学生也开始慢慢对时政感兴趣,开始从报纸和网络上搜寻新闻,并积极进行思考。比如,在讲解“诚信”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入时政,当前一些商家为了自己的利益,放弃了诚信,给用户带来很大的危害。食品诚信、网络诚信等随处都是非常鲜明的例子,从三氯氰胺到苏丹红等,都是违背诚信的表现。

2.开展新闻评比

在教学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都对新闻进行搜索,把搜索到的新闻制作成小卡之类的,搜索完毕之后,每个小组把小卡片贴在黑板上,同学们进行评比,评出前三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学生就会动力十足,千方百计地通过各个渠道去搜索新闻。这样就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对世界更加客观地看待。这样通过新闻评比活动,学生学习时政的动力更足了,更加有信心学习政治。每个小组的新闻汇集到一起,学生就可以相互学习,这样所接触的新闻会更多,就会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更多的新闻。

3.让学生参与时事评价

因为初中生年龄还比较小,对当前很多的时政都不能深刻理

解,所以,老师可以开一个座谈会,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当前“苹果七”手机投放到市场,有的人觉得不买外国货,有的说买,面对这样的争论,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这样学生对于当前这样的热点问题就开始进行评价。有的学生说,苹果七先进,功能齐全,促进人和人的交往,应该买。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买国货更加能够促进本国消费,而买国外的产品对本国消费没有刺激作用,所以应该买国货。这样通过评价当前时政,学生就会吸取更多的观点,更加全面地看待一个问题,对时事理解得更加

透彻。

总之,时政教学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也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在利用时政教学方面还不完善,很多老师都没有充分利用起来。所以,要把时政教学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在学习政治的同时,更多地了解时事政治,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洪峰.试析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教学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2).

[2]王志勇,王新祥.有一种课程资源叫时政新闻: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开发利用时政新闻资源的研究[J].华人时刊(校长),2014(10):51.

猜你喜欢

时政教学探索
中学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
初中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浅析时政教学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策略